新訓練展開!2025 MIZUNO WAVE REBELLION 萬金石馬拉松訓練營 開訓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前言先來說一下【動機】
深知自己的個性是屬於「目標達成型」人格,做事情都蠻需要有明確目標才有動力。(直白的說就是要被push)
所以非常喜歡搜尋針對賽事舉辦的訓練營~
原因在於期間限定(比較有盡頭,不像跑班需要一直持續的花時間練下去,畢竟職業婦女的時間有限,也還有家庭要顧🥹)
為了一場目標賽事,花三個月的時間密集訓練爭取好成績、獲得成就感,這投報率很可以(撥算盤)
而MIZUNO針對萬金石馬拉松舉辦的訓練營,其實我去年底就有注意到。
去年很多友團同學們在參加完台北馬的訓練營後,馬上無縫接軌的投入這團,且訓練地點也蠻常在自己常出沒的板一,自主訓練(準備名馬賽事時)就常看到同場訓練的美津濃訓練營。
覺得這個訓練營針對不同配速分成很多組別,還有訓練時還有加入角椎做不同的跑動練習,感覺非常新鮮有趣。
很幸運今年也成加入,成為其中的一員!
萬金石馬拉松對我來說,是馬拉松賽事中最硬、我最怕的一場(抖)
不但有傳說中的麥當勞坡、還有強風吹拂的海風~
十年前曾經參加過10K組,跑完後感冒的經驗,讓我對這場以及海風賽事一直莫名有心魔。
由於從今年九月開始,已經連續接受了12周飛馬計畫的訓練,想說現在的體能狀況應該是我人生的高峰期了(吧?),接續著這樣的基礎繼續訓練應該更有把握順利完賽!抱著這樣的想法跟梁靜茹借我的勇氣,$1830刷下去。
【甄選】
訓練營的甄選,初步門檻為有萬金石賽事資格
且全馬最佳成績 男4:00 / 女4:30 內之跑者,或半馬最佳成績 男1:50 / 女2:10內之跑者
課程目標:達成目標突破 男3:30 / 女4:00
幸運通過初選,獲得了面試及體測的機會~
面試很有趣,是同時10個人依序聊聊的概念,同時跟評審及參加人員們介紹自己的跑步背景,
身為社恐人我以為我會很結巴(幸好沒有~可能當天比較平常心吧,自從拿到44號整個突然看很開哈哈)
當天也聽到另外九位跑者分享自己的故事,很有趣阿
謝謝建國哥大學長跟住附近的大迫達來幫忙探班,太有情有義了(看到熟人彷彿定心丸無誤)
當天還看到熟悉的運筆工作人員(Nick跟Trista)也是感覺安心許多~
體測的部分,一開始先各自熱身(據說熱身動作也是教練觀察的方向之一)
接著教練提供許多組目標配速讓大家自己挑選,跑400m 12圈,主要是觀察大家配速的穩定性,以及團隊的溝通。大家依序輪流配速,自己也配了最後兩圈,感謝我後面一位同學(穿藍色鐵人衣)提點我的配速跟他手錶秒數有沒有一致~
公告錄取名單的那天,突然覺得我有更多的力量來面對這場萬金石賽事了(充滿感謝)
【開訓】
(終於要進正文了哈哈)
12月7日第一場開訓日,地點為台大,7點報到後即可以領取品牌MIZUNO贈送的豪華物資(謝謝乾爹超大方~)
當天一共領到了:
※ MIZUNO NEO VISTA 系列一雙($5,380)
※ 運動T恤一件($980)
※ 路跑褲一件($680)
※ 運動路跑帽一頂($880)
※ 運動襪3雙($660)
※ 鞋袋一個($580)
※ 毛巾一條(這是加碼的喔耶)
換上全套裝備後開始進行熱身,由陳盛琦總教練及陳彥霖教練等教練團隊,
進行一連串的跑動動態熱身。
接著緩跑兩圈,第一次參加這麼多人的訓練營實在有點緊張,
看到熟人建國哥就跟了上去一起緩跑
由於再過一周就面臨台北馬,大概一半的同學學長姐也都有參加這場大拜拜,
教練也很體諒大家,讓有參賽的當天跑自己原定的課表,也提醒大家他建議量不要超過12K
我當天原定課表是16K五分速,最終就是跑了12.05K P4:58
(同學一個都還不認得,跟建國哥也不同配速,當天就自己獨推)
進行完跑步訓練後,接著是偽台大生的一堂室內課(解鎖台大聽課成就)
其實在開訓前一周的周五晚上,琦琦教練就已經很用心的提前安排了線上會議,
預先跟大家溝通了關於訓練上的一些事項以及勉勵
當天則是更完整的內容,聊了許多主題
「短跑與長跑的乳酸閥值」、
「訓練方式有消耗肝糖(速度無氧跑)及消耗脂肪(輕鬆/恢復有氧跑)不同的課表變化」、
「課表用語對照」、
「Long run 脂肪利用率」、
「訓練強度維持在70%(分配好自己體能,不讓自己練到耗竭)」、
「課表70%是由Easy run+Recovery run組成」
以及教練帶過的學生們進步的成績,還有強者大學長回娘家演講分享的部分
教練的這位舊學員跟我的成績軌道很像,印象深刻(特別拍了起來)
我初馬(2014年)4:45
今年3月第二馬3:56
今年12月第三馬3:37
當天整場下來感覺熱血激昂~
課表一定會努力吃飽吃滿,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及能量面對這場萬金石全馬賽事!
最後用教練當天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兩句話做總結:
「慢的下來才有辦法跑快。」
「要練得意猶未盡,而不是精疲力盡。」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