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跑步筆記立場
42.195 過了8年多終於又再來挑戰
EXPO
第一天中午就到EXPO會場,人潮超乎預期的多特別的是老外非常多!!
在櫃台領取物資第一個狀況就來了放眼幾乎都是老外但外國人窗口就還是那幾個也沒視情況把一些人調過
來支援紓解人潮,再來整個排隊動線很亂已經到沒秩序可言~
說真的這居然會發生在日本還是東京馬領取物資這現場沒在現場的人應該很難想像!!
一出來看到跑者牆有看到中華台北但找了兩次還是沒看到我名字就死了這條心~
這邊可能只顯示2023的跑者吧,我這2020繳兩次費用的就沒在上面囉!!
來到EXPO 2樓這區才發現這邊才是主戰場區!!
每個攤位都要大排長龍~~
想進去看個ASICS也是要排隊,想說排隊人數就幾百人就排看看
結果一排下去才知道戶外區還有好幾百人真的是大失策!!
還好今天沒排其他行程就繼續手機看片吹冷風等進去ASICS
少說排了2小時多終於進去到ASICS
進來後當然先攻東馬限量T區!!
短T價格訂價含稅4200日幣其實不便宜但看在限量就還是挑了兩件
之後也挑了東馬限定腰包跟號碼扣,終於可以離開這ASICS了
出來還是看到幾乎無盡頭的人龍繼續排隊等入場~~
之後看到群組有人拍到短T第一天幾乎都完售,這樣排隊看下來多少是有點意義的了!!!
賽前宣言~~
超火紅的大谷!!
離開2樓會場想說東馬EXPO也太少了吧!!
順著指標來到B1果然其他小型攤位就在這裡!!
但已經在2樓浪費太多時間這邊就只是順著路看看
看了一下攤位優惠都有限,這邊倒是很多補給品能買!!
東馬EXPO真的有點出乎我意外的少攤位給的贈品也是很少
當天領到的物資
賽事篇
等了三年終於來到這天了!!
分區已經知道是G區所以也不用特別提早到會場卡位
在都廳稍微找了一下終於找到G區入口
進入所屬分區要經過金屬感測門及檢查背包及寄物
而寄物區在手冊沒提到在哪,來到會場後才知道自己所屬的寄物車就在自己的分區內!!
處理寄物後最最重要的事去排上廁所!!!
當然這邊又是無止盡的人龍,但跟EXPO ASICS相比就真的沒啥了~~
當天約8度絕對不會是舒適的天氣~~
這時大創買的100元長雨衣就有發揮用處~
大會已經有說不回收舊衣服但事實上路邊還是一堆人丟!!
說真的這點要完全管制也很難但一個國際級賽事出發區路邊都是雨衣跟舊衣也不太好看是真的,賽後看到
網路有說不少男子在出發區路邊就方便起來~~
經過漫漫的長路G區通過起跑點已經18分過了
出發很自然地按下GARMIN跑錶開始記錄這東馬
出發就順順的跟著人群跑也不用特別去穿越
但不到1K手錶就提示過了1K了
就知道跑錶距離跑掉了之後數據也不用參考了
就跟著同區出發的速度跑
這約5分半配速對我來說算是輕鬆跑~~
在約1XK處約日本橋就看到對向頂尖跑者已經跑過32KM
可惜來不及拍到大迫傑~~
前半馬剛好約2小時,比我預期中的配速還慢一點
我賽前是希望前半馬1小時50分 全馬4小時完賽!!
很就沒跑全馬就照著全馬補給包吃能量膠及BCAA
東馬水站夠多也夠長但就很一般般的補給沒啥特別只有一站有給一大包的能量凍
而約莫快到29K處大腿內側開始有要抽筋的現象就剛好進去
撒隆巴施有在路邊公園有提供一人一小罐撒隆巴施
噴了立馬舒緩不少,但沒跑幾K後遇到小上坡又開始有抽痛感
就開始沿路看私人補給有撒隆巴施就借來噴噴舒緩~~
全馬真的就是30K後開始見真章
平常練習量不夠也沒練到這麼長距離
所以掉速不意外但抽筋倒是我完全沒想到
想說都有吃能量膠跟BCAA也有喝寶礦力應該不會抽筋才對
後面水站及上坡路段就用走的
所以成績離四小時也越來越遠了
後段幾乎都是跑跑走走的撐完
還好也被4小30分列車超過
所以最終個人成績4小21分完賽
遠不及賽前預測
沿著指示領取賽後物資
獎牌跟毛巾衣都是放在桌上自己拿也沒做領取的記號,台灣賽事倒是都會逐一勾選,所以後來聽群組說
毛巾衣的確有少不過後補寄送就還好!!
其他賽後物資就只有水跟寶礦力
至於官方商品錫箔紙則不確定是否每個人都有後面回來的好像都沒拿到~~
賽後大家又換回一般服裝去搭地鐵囉~~
當然也蠻多人就套這毛巾衣掛完賽獎牌搭地鐵去!!
六大馬賽事但從EXPO到賽場及賽後其實我個人認為狀況很多,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印象中大阪馬就規畫得很好沒遇到這麼多狀況
說真的台北馬部分還相對的規劃比東馬好,不過總參賽人數跟外國參賽者人數是完全沒得相比~~
但東京馬能全程跑在市區內真的比起台北馬還要跑河濱好太多了!!
花了兩次費用終於帶回來這兩面獎牌了!!
個人覺得2020獎牌設計好看些,但如果能跟大阪馬一樣有點彩色會更好!!
最後還是不免俗地來張完賽照!!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