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仁:跑步是我的氧氣罩

人物故事
發表於 2023/03/13 3,066 次點閱 1 人收藏 4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人稱「策略大師」的知名管理學教授李吉仁,2月才以114.935K的成績打破高懸十年的12H超馬分齡全國紀錄(原全國紀錄為112.222K),名列12H男子總五,不到一個月又挑戰226超級鐵人賽,三項運動都破個人紀錄,這樣的體能會不會也太強?李老師目前擔任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致力於創新的偏鄉教育,工作超級忙碌,怎麼會有這麼多時間訓練?難道運動也有「策略」🤔?答案是:有!他還說:運動讓工作更有效率!💪🏻💪🏻💪🏻

👂聆聽本集《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請點 這裡(約35分鐘)

👀繼續閱讀請往下滑👇


月跑量不到200K12H超馬跑者

李老師上節目時自謙很心虛,形容自己是不太有紀律的跑者,說來令人驚訝,他從來都不吃課表,唯一一次吃漢森課表不到兩個禮拜就停了,平常月跑量都在200K以下,唯一的例外是這次參加12H超馬賽之前一個月,破了300K,也是他十幾年來第一次破300K。「月跑量200以下去跑12H會被人罵…」,他笑著說。

李老師是52歲時,因為和學生一起參加第八屆戈壁挑戰賽才開始跑步,至今累計已跑六十七個全馬,速度高峰是在60歲那一年的2019倫敦馬,創下PB 3:24:26。「我想,之後應該再怎麼跑都不會這麼快了,追求速度有意義嗎?想通了就覺得跑步的目的不只是破PB,求速度是一種、距離也是另外一個面向;2018年接觸到超馬,從6H、50K、100k到12H,時間越長好像就越適合我,可以較低速度或定速LSD、並掌握心率完成,除了間歇和速度,還有很多面向可以訓練自己,於是一頭栽進去,已經連續六年參加超馬了,就當做每年一次儀式性的賽事。」

(2020年李吉仁首度挑戰100K成功衝線)

找對方法 限制點就是成長點

回想第一次參加12H賽,當時國家級選手標準是117K,李老師想說應該有機會,沒想到最後跑到112.725K,差了4.275K,但是也燃起了第二次希望,只是第二次就退步了五公里多,讓他感到挫敗。「跑完後我思索到底要不要再嘗試?開始找我的限制點,發現重要的是後面六小時,我開始好好解析如何越過我的限制點。」為了確保前六小時能在穩定速度下達成過去最好的成績:62.8~62.9K左右,李老師帶兩位第一次跑六小時的朋友,他們的任務就是達到老師過去的最好成績,「這樣就有人能以穩定的速度陪同度過前六小時,後面六小時靠自己耐力,這樣機會比較大,有同伴就不敢偷懶。」

他們也開始嘗試背靠背練習,分別在早上和下午三、四點,跑20+20K或30+30K。「一天六、七十公里的範圍都吃得下來,相當程度就可模擬後面六小時的感覺,發現效果很好。這對資深前輩是常態,卻是我第一次練,結果發現在後段的體能下滑沒那麼快,身體能承受的痠痛也往後延,找到方法才能越過限制點。」

策略大師的運動策略:以終為始

李老師強調,一向確保自己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訓練,絕不會為訓練而受傷。但他怎麼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李老師說,必須了解自己的身體和訓練。他深深記得這輩子第一次受傷就是初馬,當時已跑過六、七個半馬的他,聽多數人說只要跑過半馬就可以跑全馬,自己也信了,參賽前還特地去練了一趟30K,結果途中覺得腿後肌不太對勁也不以為意,導致後來在那霸跑的初全馬整個過程痛苦不堪,以5:27靠近六小時關門時間完賽,賽後足足恢復了兩個星期。後來慢慢理解肌肉是有記憶的,必須一寸寸往外延伸,賽前的肌肉從未經歷30K的考驗,受傷時只覺得不舒服而大意了,導致全馬跑得那麼痛苦,這讓他領悟「必須理解訓練和身體狀況」。

2016年開始玩三鐵,李老師認為游泳可以練核心以上的肌肉、騎車可訓練髖和腿部的運行,再搭配跑步這種垂直向的運動,運用不同肌肉,讓肌肉不致於一直重複使用、平衡發展,而挑戰不同項目的過程中自然有不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此外,老師也跟著練習瑜珈多年的師母一起練瑜珈,「一周一到兩次瑜珈,對我來講是一項祝福,讓人在肌力與肌肉正位有很好的覺察與調整,對跑姿的調整尤其顯著,從前我的兩腳施力不平衡,坐姿有時也歪一邊,導致跑步有時一腳會crash,如今跑步效能感提升了。」李老師提醒,千萬不要在錯誤的身體結構下努力運動,這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慘

三年前,老師從台大的教職退休,特地搬到有社區游泳池、距離練跑的河濱只要五分鐘的地方,家裡也設有訓練台,「條件先弄好,一天最多不花超過2.5小時,就可以將訓練執行完畢。」

做任何事必須以終為始,這是學習『策略』的基本思維,也自然內化到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上。現在參加比賽都是給自己一段時間之後的想像,從那個想像促使自己必須努力運動,否則無法在時間衝突下擠出時間運動,以終為始是很好用的思維邏輯,跑友可以參考。」

運動就是氧氣與能量,對工作是正向的互補,忙碌會促使自己對要做的事有所選擇,讓工作更有效率,前題是不要over do。」


跑步猶如氧氣罩 「自我效能」感促使進步與成長

下半年李老師還將參加一場113,屆時將首度挑戰海泳,另外還要再挑戰一次西進武嶺。至於七十歲前完成百馬的目標,目前還差三十三馬,「距離七十歲的時間綽綽有餘」(笑~

我問老師,12H賽都已經打破分齡紀錄了,會更進一步挑戰國手標準嗎?這才知道原本117K的國家選手標準早已提升為133K!「這輩子已經到不了了,我跟國家級選手大概就無緣,好在今年進入65歲分齡組,發現65歲以上的人很少跑,不論6H、12H、48H都是很久以前的紀錄,所以我覺得65歲還有很多紀錄可以破…」(笑~

(2023年台北花博超馬12H賽,李吉仁打破分齡紀錄並名列男總5)

跑步是我的氧氣罩,讓我產生更大能量去做其他事,另外就是自我覺察,對身體和體能狀況的敏感度會因為運動而增加,身體若有些微改變都會覺察到,好像身上放了很多sensor,讓我覺察到身體必須平衡。平衡的工作和運動,幸福快樂感才會提高,運動不是為了比賽,而是為了自己的成長。」

每項運動一定有一個發自內心的理由,那個理由驅策我們往前進,讓我們更進步也更勇於挑戰,這就是組織管理學中的「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李老師分析,如果沒有自我效能感,也無法有動力,動機與能力必須同時發展,運動的路才能走得長長久久。所以,讓我們好好掌握自我效能感在適合自己的運動上吧💪🏻💪🏻💪🏻

**《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節目歡迎點擊連結收聽,並訂閱、留下五星評論、分享喔~😁😁😁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