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奧運的人

人物故事
發表於 2023/01/02 1,261 次點閱 0 人收藏 2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我的人生變成四年一個週期,2016年里約奧運結束之後,到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是我的日本年,這段時間我自學日文,研究日本地理文化歷史,高峰就在東京奧運;而當東京奧運一結束,就進入法國週期,學法文、念法國歷史…,高峰將在2024巴黎奧運。我的人生就以這樣的概念在走,接著2028洛杉磯、2032年澳洲布里斯本…,我要這樣追奧運…

我學外文也不是要去參加檢定什麼的,而是到時更能與人交流、更能吸收資訊,發揮自己在奧運現場的價值,本來我以為我就是這樣走,但寫完這本書以後,我變得更貪心了…。」阿智笑著說。

他是《42.195的夢想追逐關於奧運馬拉松的熱血故事》這本新書的作者詹鈞智,從1896年的第一屆雅典奧運寫到2021年東京奧運,整整125年的奧運馬拉松歷史,書中更展望下一屆–2024年巴黎奧運,是個不折不扣的奧運狂熱分子,到底阿智寫完這本書以後更貪心地想什麼呢?

(阿智來到錄音室當天也帶了我去年出版的《一起出發,一起到達!》 於是我們拿著彼此的書合影~)


👂收聽本集《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請點 這裡約55分鐘)

👀繼續閱讀請往下滑👇


短距離田徑選手的夢:跑42.195K

全新的一年開始了!訪問阿智給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敢做夢!只要有夢想,朝著夢想走下去,有一天你會看到,ㄟ,好像不知不覺,事情就這樣成了…。

這樣講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一點也不簡單,首先,你有夢嗎?還是只會做夢,夢完就算了?

你必須敢做夢,而且就去行動!

話說大學時是田徑隊的阿智,主項是400、200公尺,最長800公尺,但他心生一念:「想知道從100公尺到42.195公里,在正式比賽中每個距離能跑多快?」雖然理智告訴他,在完全沒有馬拉松訓練的情況下,去跑馬拉松簡直是「找死」,但仗著年輕,覺得自己的體能黃金期應該就在此時,最後以3:48完成人生初馬,完成第一個夢想。


第二個夢:去奧運!

大學畢業後離開田徑場,練短距離者沒有比賽可以參加,當不了田徑選手,可以看奧運比賽吧?退伍後開始工作,阿智有了第二個夢:想去2008北京奧運。北京離台灣近,又是說中文,可以去湊湊熱鬧,想說還有八年可以存些錢,結果2004年舉辦雅典奧運時,正處於工作轉換期的阿智,意外發現雅典奧運在招募志工,一申請竟然被錄取了,「從此開啟了我的奧運人生!」

(參加2004雅典奧運女子馬拉松的國手許玉芳 照片提供:詹鈞智)

奧運賽事中有很多角色:選手、官員、裁判、觀眾…,阿智找到當志工這個切入點,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當志工,身邊都是來自世界各地、追著奧運跑的志工,相較於一般觀眾看完比賽就離開,當了志工才發現奧運不是只有比賽,而是一個值得人去追求的領域,不同國家舉辦、具有不同個性,四年一度讓你了解一個不同國家,這會是人生中一件滿有趣的事!

2004奧運主辦國希臘的華人本來就少,願意當志工者更少,需要會講華語的人協助接待講華語的代表隊,當時阿智被分配到棒球場,協助棒球隊與大會溝通,正巧那年中華台北也打進奧運。阿智說,當志工得自費,機票住宿全得自理,主辦單位只負責當地交通,如搭地鐵公車免費。因為奧運志工人數可能高達五到十萬,除非特殊性質志工才會供住。


第三個夢:每四年去一次奧運!

「去了之後就上癮,這個經驗太美好,希望四年能去一次!」阿智默默做了第三個夢。然而申請擔任下一屆北京奧運志工卻被拒絕,猜想應該是語言能力的優勢不復存在,於是他決定以觀眾身分參加!奧運可以看的面向很多,以前以為只是運動員和體育圈關注的事,其實三百六十行在奧運這樣的大型賽會都有可觀察之處,如做廣告的,可以看奧運的廣告行銷,做交通管理的,可觀察奧運期間的交通調度,唸教育的,奧運舉辦前後期都有相關教育內容。每屆奧運都集結主辦國最優秀的人才,值得關注的絕不只是誰輸誰贏、拿幾面獎牌而已,「這就是後來我會去追奧運的原因。」阿智很肯定地說。

(上圖:參加2008北京奧運馬拉松的吳文騫跑進鳥巢內的終點 

下圖:2008北京奧運場館–鳥巢內的民俗表演,讓現場看馬拉松賽事的觀眾欣賞 照片提供:詹鈞智)


第四個夢:書寫奧運馬拉松故事

「本來只想從2004年第一次參與的雅典奧運開始,一直到我走不動為止,每一屆都要參加,接著的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2016年里約,直到2020年東京奧運延期而斷了連續參與的機會,只好在家看轉播,總覺欠了些甚麼,想到1964年東京也辦過奧運,就去查當年奧運馬拉松發生了甚麼事,原來1964年阿貝貝蟬聯馬拉松金牌,而銅牌的日本選手円谷幸吉壓力太大自殺…;再順著往後–1968年墨西哥奧運的馬拉松故事也都很精采!」

像追劇一樣,阿智追奧運,也給自己一個目標:兩個禮拜要寫出一篇奧運馬拉松故事。接著,1972、1976,寫到1980年之後開始思考,好像應該去找更早以前的資料,才能發掘奧運的脈絡?所以跳回最早的第一屆奧運–1896年,「會寫這本書真是個意外,如果我去了東京奧運,可能會注重寫當屆的所見所聞,就是因為去不了才往前寫,花了一年考古、整理,才有了這本書。」

(你看看,阿智的書房濃濃的馬拉松味兒,全是跑步相關書籍啊 

照片提供:詹鈞智)

(必須考古,研究奧運資料不簡單,這只是部分參考書喔 照片提供:詹鈞智)

書寫過程就像馬拉松,過程中遇見撞牆,寫不下去,史料有時找不到,去翻實體書、英文書,花時間閱讀、查字典,消化吸收,就像馬拉松的一公里、一公里,一屆一屆的寫,會寫多久不知道,遲早一定會到終點。

一開始沒有出版計畫,從2021年七、八月寫第一篇在網路分享,一直寫了四五個月奧運馬拉松故事,真男人張嘉哲建議出版社考慮出版;以前關於馬拉松的書多是和訓練有關,或名人的長跑經驗,談馬拉松的文化歷史書較少見,花了整整一年整理好文稿,《42.195的夢想追逐–關於奧運馬拉松的熱血故事》順利出爐。

全書十萬字,如同全馬公里數一樣,全書分成42個章節,阿智說,可以一天看一篇,如同一公里一公里慢慢累積;也未必需要照順序看,可以依你感興趣的城市或年分,如自己的出生年去看,最後所有的故事會串連在一起。


真男人:了解馬拉松歷史,你的靈魂會跑得更有層次與豐富

肉腳很喜歡Chapter 10–「一些有趣的數字與觀點」,你會發現,早期破3就可以拿奧運金牌;此外,運動員的交通工具大有關係,真正的民航大約是在1950年後才開始,但奧運早自1896年開始,當時選手們怎麼去參加奧運?「很難想像在船上如何維持訓練?難道繞著甲板跑嗎?多日乘船後怎麼可能比得好?越研究越發現影響馬拉松成績變數有多少,包括交通工具、補給、鞋子…,1960年羅馬奧運的阿貝貝是赤腳跑出2:15世界紀錄的…」。

(上圖:2016里約奧運女子馬拉松,下圖:里約奧運的森巴舞表演 照片提供:詹鈞智)

早期馬拉松多在下午起跑,「也許當時地球還沒那麼熱,也可能是因為下午舉辦對於賽事單位來講有較充裕時間可以準備,以前也沒有『可以創造選手更好成績』這樣的思維來辦比賽,而是站在主辦單位的角度辦理,選手配合。把時間軸拉長以後,就看見了歷來的演進與變化,在馬拉松比賽之餘,看看歷史的發展是滿有趣的事」。難怪真男人在推薦序寫著你如果了解馬拉松歷史,你的靈魂會跑得更有層次與豐富。

堪稱奧運馬拉松百科全書的阿智談起奧運馬拉松如數家珍,冷戰時期如何影響馬拉松選手參賽?蟬連兩屆奧運金牌者至今只有三位,當今的「馬拉松之王」Kipchoge挑戰2024巴黎奧運,極可能成為奧運史上第一位三連霸得主?


更大的夢:一生追著奧運跑

除了在好幾屆奧運現場看過馬拉松賽事、希望日後每一屆奧運都能參加之外,阿智覺得等四年才去一次有點久,現在的夢想更大了:「辦過奧運的城市也不過二十幾個,很多至今都還保有當時的場館,四年才辦一次,等四年才去一次太久了,在沒有辦奧運時我要到辦過奧運的城市去走一走;第一屆奧運雅典、第二屆奧運巴黎我都去過了,就想去聖路易(1904年,第三屆奧運)…。」

1908年倫敦奧運歷史照片 照片提供:詹鈞智)

阿智跑2022紐約馬拉松後,順道去了蒙特婁(1976年奧運),也決定日後只要有機會,就要去「補」這些城市,若能也在當地跑一趟當年的奧運馬拉松路線,或參加當地賽事就更完美。

「明年4月我想去跑一場巴黎馬拉松,順便場勘,尋找在奧運期間租的Airbnb公寓,到時大家可以一起在那兒交流…」,人生跟著奧運轉動,聽到這裡,你是否也想跟阿智一起追奧運呢?有夢最美!2023年,也來築/逐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吧!


**《肉腳的跑步人蔘》podcast節目歡迎點擊連結收聽,並訂閱、五星評論、分享喔~😁😁😁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