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成就最好的自己,94分我們做到了!-2022 臺北馬拉松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22/12/28 8,425 次點閱 3 人收藏 7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臺北馬拉松可說是跑者的年度期末考,不論是參與訓練營、跑班,又或是菜鳥初上場,都是為了參與這年度賽事。2022年8月時我終於決定要報名參加臺北馬拉松,但我準備好了嗎?一年半左右沒有比正規半馬賽的我,能夠在短時間三個月內突破極限嗎?

  前情提要:編輯簡介

上半年參與越野跑盛事三進七星山活動(照片來源:Teresa Pai)

Teresa Pai筆記特約編輯,森林系學士、環境教育碩士,因為喜歡跑步一股腦地投入研究,寫了一本關於路跑與環境保護的論文。抱石初學者。

近年參賽成績:2022礁溪越野19k女總二、2020 宜蘭國際馬拉松21k女總三、 2020 Formosa Trail 16k 女總六

半馬最佳:2022臺北馬拉松半馬PB 94’08’’(前一場 2021台新女子 99’50’’)

跑齡:八年,2014年初半馬、2016年初馬、2019入選NBRC台北馬訓練營、2020年開始越野跑。從前是隻看到太陽就會多起來的軟爛飼料雞,現在雖還在躲太陽但正努力邁向放山雞。2022年九月前跑課表就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嚴格來說是個課表小白


  STEP 1:尋找出課表的幫手

課表百百種,教練客製化、跑團團體課表、市面上跑步書籍規劃等各式各樣的跑者課表都有,到底哪一種訓練課表最適合我呢?在八月底決定參與年度馬拉松賽會,當時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為:「半馬突破98分就好,96分是夢想」。

短時間內要在速度與耐力上大幅提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時我想到出課表小幫手最佳人選-好朋友前三千障選手(以下簡稱Helper),Helper是大學時認識的朋友,也是最熟悉我的個性,且知道我過往屬於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的訓練模式,並且有實際配過五千。Helper在得知我的需求後,思考了一些時間後承諾在9~12月可以為了幫助我突破極限,進行客製化一對一專屬服務,但Helper有強調:「Helper只負責出課表,你必須要自己一個人跑課表,並且每天回報秒數,對課表有任何想法與意見可隨時提出。」

「WHAT!一個人跑課表?!」間歇訓練已經夠辛苦了,Helper並不會帶我跑,對此我感到非常無助與擔憂。

其實大多時候晚上的操場都是空無一人(照片來源:Teresa Pai)

我相信對許多人來說一個人跑課表並不是困難的事情,但對我來說這可是天大的事情,以往跟著跑團、團隊訓練營時我只管放空即可,但如今我必須要自己掌握配速、秒數、身體狀況等,對於當時九月的我來說這真的困難。

事發總有個原因,既然都報名了那就好好練吧。「你必須要掌握秒數,越是對配速熟悉,越能在賽場上取勝」Helper在讓我開始吃課表前如此提點我。

99分的突破之旅,從這裡開始。

   STEP 2:400間歇要跑好,速度起不來,別想跑半馬

我從2022/09/14開始吃課表,我強烈和Helper要求需要短時間大幅度提升速度,因此Helper讓我一週跑至少三次間歇,但「先不要跑長距離」。「什麼!不跑長距離?我從來都沒有這樣跑過!」顛覆以往的課表訓練,我不免難以接受和Helper請教。當時Helper給我的建議為:「你能訓練的時間很少,況且下班後時間更是寶貴,因此我們要重質!」「你有半馬跑進一百分內的能力,現階段最重要的是速度,速度要起來,速耐再加上去,半馬才可以又快又穩。」

400公尺間歇想跑的好不容易,剛開始一個人操練課表時每天真的是恨透操場,九月的夜晚暑氣尚未消退,夜晚的操場又無燈光真是讓人意志全無。「不能就這樣認輸!」想要立改乏味枯燥的感受,因此課表小白的我做了「拆解訓練」將注意力放在「立求間歇質量跑好」,這能幫助自己更容易抓到速度外,也能將注意力擺在如何提高跑步經濟性。「400公尺出去前先小跑步加速,前50公尺步頻拉高加速,灣道速度加起來,到達200公尺時保持穩定,300公尺彎道不要減速,身體自然即可,最後一百公尺每一趟直道要練習尾段加速,模擬比賽最後無氧衝刺」。以上拆解訓練,是跑400間歇兩個半月後得出最適合、鼓勵自己的小心得。

又為了要讓自己可以更有系統性紀錄訓練內容,並且對「秒數掌握更精確」,數字腦的我又把課表紀錄分成三區塊來書寫:「規定課表、實際執行、主課表執行秒數(間歇秒數)與訓練心情狀態紀錄」雖然在紀錄上有些麻煩,但對於我來說可以更快速直覺觀看進步幅度,也讓Helper可以更容易知道訓練狀態。

  STEP 3:減少你的抱怨,把握每一次訓練

10/12、12/21分別做了五千測驗,成績分別為22:29與22:19。當時候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對於速度的掌握可說是無,無法知道自己後半程會不會失速,因此跑得很保守。Helper看到成績後,與我分享經驗:「比賽日不論狀態好壞你都要上場,你不能因為『狀態不好』而放棄,你要做的事將注意力擺在怎麼樣把握配速,專注在每一圈跑步狀態。」從那之後訓練我幾乎沒有和Helper抱怨過「我狀態不佳因此我訓練不好」,Helper的提點點醒我,要我知道:「狀態好壞都是一種經驗,每一情境都是一種養分,幫助你在正式上場時能夠隨機應變,專注在自己能掌握的,剩下的就交給運氣。」

幾乎每天都跑步,打體能、打有氧基礎(照片來源:Teresa Pai)

打速度的間歇訓練對我這飼料雞「真的非常非常痛苦!」但說也奇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我知道:「當下覺得的痛苦這不是極限,還可以更好」我不滿足於現況。在那濕黏的九月、十月天氣,下班後還是來到黑漆漆的操場展開訓練。「一圈、兩圈慢慢地解決吧!」400公尺間歇是基礎,底子打得好,後段訓練成績才會上來。痛苦的400間歇在9~11月時跑得非常灰心,尤其1000公尺、1200公尺那更是我的罩門。大約距離賽前一個月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身體猶如吃下大力丸,我開始可以將400課表完整執行完成,並且還可以將速度自主提高、休息秒數縮減。Helper:「每一個人有適合自己的課表狀態,我們慢慢抓慢慢掌握,沒有絕對,肯練最重要。」

賽前最後一個月速度整體提升(照片來源:Teresa Pai)

  STEP 4:不要急!要有耐心!最後一個月再開始加長距離

Helper:「半馬重視速度,為了讓你突破目標98分,有效提升速度就是致勝關鍵。」在臺北馬賽前我只跑過一次16k長距離,別懷疑真的很少,但事實上我已在一個月內從月跑量150公里,增加到月跑量260公里基礎(9月163.3k,10月257.2k,11月256.4k)在這訓練期間我已和Helper培養出默契,Helper在不用知道我的累積跑量情況下,可以幫我抓到每月月跑量剛好狀態,並且身體、肌肉不會受傷。Helper:「速度起來、速耐間歇加上去,這訓練完全不輕鬆但能把基礎打穩,長距離最後加上就會很容易。」

不論晴雨訓練都無中斷,只為了突破極限(照片來源:Teresa Pai)

對間歇訓練需要有耐心,而除了耐心外,對我來說更多的是「細心」。剛開始在訓練時我的身體非常排斥跑間歇,因為「真的很無聊」而且就算練得已又熱又累,成績還是不見起色,那更是失望。但「無聊」不能成為藉口,還是得繼續訓練。身為一個理工女,我決定要「質量並重(質化+量化)」來自我檢測每一圈間歇狀態。在跑步時思考每一個彎道腿抬高的角度、步頻、落地姿勢、風向等,將注意力放在身上,關注肌肉在訓練時的反饋、身體對強度訓練的表現。「我還可以更好,我還可以!」從那之後將注意力更加集中在間歇訓練,我慢慢找到跑步那對上節奏的愉悅感。「不為自己找藉口,所有的準備都是為訓練負責」不論好壞都是經驗,訓練時更集中注意力專心執行課表。

  STEP 5:拉筋+開髂,無法取代的過往舞者生涯幫助我提升表現

過去我擁有14年舞蹈經歷,從小學習芭蕾、民族、現代、武功等舞蹈,超越人體工學的拉筋、高強度的舞蹈訓練、週末超過十小時的訓練,關於跳舞滿滿酸甜苦辣回憶都是人生滿滿的養分。開筋、扯腰、開髂等即便對我這有舞蹈底子的我來說還是相當痛!對,你沒看錯「就是痛!很痛!非常痛!」但我一定要這麼做身體才會有「各就各位」的感覺,走路才會順、睡覺才會安穩、跑步才會大步。Helper知道我有這特殊習(怪)慣(僻),他也交代我在每一次間歇訓練後一定要放鬆髂、開腿拉筋。

每次比賽前兩週開始進行「特殊開筋儀式」(照片來源:Teresa Pai)

  STEP 6:在寒冷的雨中模擬比賽天氣,十度低溫不算什麼

賽前兩週開始密切關注12/18臺北馬拉松的天氣資訊,那時候觀看氣象預報時得知到時候可能會是寒流十度以下低溫開跑。「天冷絕對不是理由,那就來模擬適應吧!」其實平日練習即便碰到大雨我也都是照常訓練,賽前兩週特別模擬又濕又冷的雨中慢跑,並且選在中午,模擬白天狀況,讓身體與心理都能有經驗來隨時應對比賽日突發狀況。我平時在很爛的跑道上練習,跑道全部都是攏起、青苔、積水、坑洞,沒有一個跑道是完整平坦,尤其下雨天更是摔倒多次。但也因為跑道爛,才能模擬比賽就算踩到貓眼也能瞬間站穩腳步反應能力。從前跑慣北田完美賽道的我,第一次在這爛跑道上練習時心裡難以適應,但每當晚間我看著田徑隊的學生奮力的在這跑道上進行跨欄、衝刺、跳遠等訓練時,發覺自己心裡那些「抱怨」都是多餘。只有將自己身體素質變得更強大,那些天氣、跑道等不完美的條件便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理由。

跑道爛沒關係,一樣可以訓練(照片來源:Teresa Pai)

這個模擬經驗幫助我很大,因為賽前兩週我早已適應十度低溫,並且更能知道自己在這樣的狀態下需要多久的暖身時間,有了這些經驗能協助我降低腿部、關節、腰、腳等各方面的受傷機會,更加專注在每一次的訓練。

  STEP 7:比賽日,「策略、戰術」屬於自己的比賽SOP

實在是餓怕了,這次帶了三條咖啡因膠、四顆鹽錠(照片來源:Teresa Pai)

比賽日前三天我預約好賽事當日早上計程車,比賽日當天早上03:40起床,04:30出門,04:50抵達趕快手刀進入台北市政府大樓室內,找一個靠牆壁的空間開始開髂。花費約20分鐘開髂確認腿部沒問題,05:45前往寄物,寄物完畢後沿著外圍進行熱身跑。

賽事當日03:40起床,04:30跳上事先預約好的計程車,充裕的時間悠哉的前往北市府(照片來源:Teresa Pai)

  Helper為我制定比賽補給策略,步驟如下:

  1. 賽前105分鐘吃第一條咖啡因膠
  2. 賽前30分鐘吃紅豆條(紅豆條是幸運物!甜的有力!)
  3. 開賽第8k吃第二條咖啡因膠
  4. 開賽第19k上麥帥橋後吃第三條咖啡因膠(不一定要吃,但最後還是吃了)
  5. 鹽錠帶四顆(7.5k,10k,12.5k,15k)
  6. 配速:剛開始出去一定會慢,等人少後抓在4:30~4:35,之後再來看狀況慢慢加

7:00半馬比賽鳴槍後,人潮洶湧站在B區的我大約花費快兩分鐘時間才通過起點,第一公里更是緩慢的5:17暖身。等到3k時人才慢慢減少到可以超車的階段。

這次配戴720armour變色運動太陽眼鏡,在寒風中不會被風吹到噴淚,能專注放心跑步(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5k的時候我發覺身後方有一位穿著綠色碳板鞋的帽子哥,帽子哥也很有默契的跟在我後方兩步路距離,不會刻意逼車或搶道,反倒是有種在幫我穩定速度的感覺。帽子哥一路帶了將近10公里的配速,期間我在水站喝水時較晚回到小集團隊伍裡,還會幫我留位置!帽子哥和我說:「穩穩跟在小集團後面就好,等一下上麥帥後不要衝,下橋不要暴衝,關鍵是最後一公里無氧衝刺!」我有點喘不能說太多話,只好用說一句:「沒問題!好的!」跟著小集團穩穩前進。在賽前長距離練習時我從未跑過4:20/km這個配速,一度看錶懷疑:「自己是不是壞掉?還是手錶壞掉?我怎麼可以跑這麼快呢?」很感謝有這機會跟到小集團,死命咬著,穩定專注前進。

意外跟到小集團,默默跟著穩穩前進(照片來源:尋寶網)

雖然在上麥帥橋前小集團已加速到4分速,想當然我已被甩飛,但還是很感謝帽子哥暖心棒忙,過終點後遇到還來問我有沒有達到目標!在賽場上遇到願意互帶的跑者,真的非常感謝。

  我們做到了!沒有極限,不斷努力

94’08’’除了穩穩破百外,還跑進95分內!超乎意料的好(照片來源:路跑協會)

「太不可思議了!」衝過終點時少了那種振奮人心的呼喊,腦中想著:「這真的是我嗎?我真的做到了!」回想賽前一個半月時和Helper分析98分目標的平均配速,在那時別說達到98分,連100分我都相當沒把握。「我從來沒有跑過這麼爽的一次,完全不會肌肉酸痛,也沒有受傷,心理狀態也相當好!」我和Helper分享這難忘的賽事經驗。

前半程因人多故速度有掉,後半程趕緊加速穩穩執行(照片來源:Teresa Pai)

「不敢相信!我真的做到了」剛過終點的我看到手錶上94’08’’相當驚訝(照片來源:Fatty)

在這三個月痛苦的訓練過程中,除了有Helper全力支援外,更感謝爸爸的補給車。2014年我17歲,那年我和爸爸一起完成初半馬,八年過去我成長茁壯,爸爸已漸漸跟不上我的跑步速度。在這次臺北馬我跑進94分後他和我說:「沒想到你能跑進95分,之後你要長距離時,我不跑步了,我要專心地騎車補給。」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鼓勵與後援隊,爸爸在這次台北馬也創造PB 1:46:40。

Helper&家人是這三個月最大的支持(照片來源:Teresa Pai)

我想和Helper、爸媽說:「謝謝你們在這三個月為了成就我的夢想,犧牲許多自我時間。我們做到了!有你們真好!」

「我們做到了!」從99分推進到94分的奇幻之旅(照片來源:Teresa Pai)

Helper:「你知道嗎,你該為自己感到驕傲,你不只跑得好,是跑得超出預期太多太好。不要為自己設頂,因為這不是你的極限。」我在賽後和Helper做了檢討報告,即便這次創造奇蹟PB,但這不是完美,我還可以更好,我也期待看到不斷突破後堅強的自己。

  2022是充滿奇蹟的一年,自律、專注,成就最好的自己。

2023半馬新目標,不斷突破自我極限(照片來源:Teresa Pai)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