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Ashtanga yoga裡所受的傷

其它
發表於 2022/11/23 32,78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傷害」的文章,無論是肉體的傷或是心靈的痛,無論來自他人/自己,無論是有心/無意,想用這篇文章紀念我個人所受的傷害,並聚焦於練 My 之後。

曾在〈Ashtanga yoga 的中文是八肢瑜珈〉介紹過持戒(yama),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不傷害(ahimsa),即便瑜珈練習者總將不傷害或非暴放在意識的最前面,不可否認地,傷害仍不停地發生

「你這麼柔軟要小心喔!」有一段時間常常有人這般提醒我,弔詭的是,當時的我反而會因為這些關懷而受傷......

 因為柔軟所以缺乏力量

 因為柔軟應該更珍惜天賦、勤奮練習

 因為柔軟所以妳的努力都變成理所當然

柔軟何嘗不是一種標籤。

有趣的是,即便時常有人說我柔軟,而我也自我認同為一個相對柔軟的人,男友卻對此非常不以為然,甚至會說:「也還好吧?肥肉軟倒是真的。」

仔細回想從 2016 年開始專注練 My 至今,我的整副身心肯定都受過傷!但就現在的我來看,柔軟非但不是使我受傷的關鍵因素,反倒因為柔軟讓我更重視瑜珈練習中的力量,也可以說是肌耐力的鍛鍊,並且體悟到 Ashtanga yoga 真的是一項非常平衡的身體練習,光是柔軟或是單有力量都不足以繼續前行,唯有找到兩者之間的協調性,而肌耐力與柔軟度的質量都是相對的。

這 6 年間幾度讓我受傷的原因有二,有時候那些傷害還是反反覆覆地出現,有一種說法是受過傷的地方因為未曾痊癒,所以下一次又會傷在同一個地方。對於此,我倒是比較偏向「慣性」,因為習慣讓人重蹈覆轍。


久坐不動傷害身體

今年在寫手之路上發生質變,我開始寫廣編稿,而且是各式各樣的。就我個人而言,我從中撿拾許多新知識;對於他者來說,我也曾擔心寫這些文章會不會為整個世界帶來不好的影響,但假若這些廣告是必然需要的,那至少讓我謹慎收集資料後再合乎法規地寫出來吧!其中一篇廣編稿〈久坐藏危機 2招找回行動力遠離病痛〉讓我追溯至康健雜誌於 2013 年的專題報導——越坐越短命


拉傷的一瞬間QQ


某個時期我的下背部非常容易拉傷,特別是在進入 Dwi Pada Sirsasana 這樣的深度前彎體位法時,因為將右腿堆疊上去所形成的壓力相當大,過往受傷經驗也讓我至今的每次練習都格外小心。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受傷也是身體所回饋的寶藏

而那個時期我非常著迷於編織,自從荒廢編織後,我拉傷的次數明顯減少(笑)。我不認為是編織、是皮革手作、是寫作、是追劇,或是各種久坐不動的靜態活動讓人容易受傷;我也不認為是瑜珈以外的動態活動,甚至是激烈運動影響身體狀態,像大家常擔心的肌肉變太緊繃——重點不是那些活動,而是從事活動的我們的心態。那種執著於「等我做到某個進度再休息」,或是「再一下下就好」的貪婪,才是使我們受傷的原因,不是嗎?


溫柔的心保護身體

說到心態,雖然很久不見遠在北京的 Peyton 與信安老師,我還是會常常想起許多年前,從老師們那兒所得到的故事。記得有次信安老師分享隨著規律練習,他漸漸能透過觀察當天的身體狀況,來調整當下的練習,像是「如果感覺今天身體狀態特別好時,就要小心了,等下可能會受傷。」之所以印象深刻的原因是,跟我完全相反!我比較傾向身體狀況好時可以練得順暢,但有點累累時比較容易影響心緒,進而容易受傷。每個人的心真的都不一樣呢~

最近因為幾次的訪談經驗,而深感無論是瑜珈老師或是跑步教練、健身教練,從教學理念到師生互動,似乎都追尋著同樣的真理。以「手心向下的教練」自我期許的琦琦教練,相較於有些教練認為讓選手在最後一趟跑到全開才算訓練,他則認為:「不受傷才能繼續練;一旦受傷,過往再多的努力也都是白費。」

在另一段與珍珍教練的訪談中,我們天南地北地聊很多,印象深刻的是無論是學生或是自己都難免有懈怠、什麼都不想做的時期,她溫柔地提醒:「不要苛責自己」,並且相信這都是自然的過程。另外,我問起會不會有時候覺得健身很無趣,會不會想嘗試其他運動時,她也提出非常有意思的見解——運動就像朋友,各種運動就像不同時期所結識各種類型的朋友。有些朋友剛認識不久、充滿新鮮感,也需要花許多時間熱情地交流互動;有些朋友則是再熟悉不過、認識很久,可能因為忙碌而疏於聯繫,但再次見到彼此時還是默契十足。無論是哪種朋友,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侶,而我也是用這種態度來看待瑜珈練習,以及生活中的其他運動。當然,我不是那麼愛運動的咖~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那離別呢?

2022 年 10 月 14 日,我選擇回到在家自己練習的狀態,2019 年也曾有過這樣的嘗試。換個說法,當天我選擇離開前前後後跟隨五年的老師,選擇離開那個我曾經感到安心的空間,選擇離開熟悉的 My 友,其中有些人甚至不僅是瑜珈友人。

不誇張,我想過一百種書寫這個大慘事的方式。

更誇張的是,我到現在還是會夢到在教室練習,我也曾夢到那個離別的場景再次上演。那個事件也影響我如何去評斷自己的價值,我甚至懷疑我生命中的其他角色是否也難以勝任、是否都也失去資格?男友說:「妳必須接受被他人認為不符合標準的事實,然後放下,才能繼續前行。」

猶記住院時翻開一直沒讀完的《傳承》中,總是習慣在書腰或蝴蝶頁上摘錄字句的我,讀到自己不知在哪頁摘下的一段文字:

 不論造成受傷是故意的或無心的,不論傷害對你來說是好是壞。
 不笑一笑的話,練到最後一定會哭啊。

笑一笑吧!親愛的詠芝。

這一個月來,我仍沒辦法做到規律練習,我甚至有點懷疑自己真的做得到嗎?我唯一還能相信的是,這套練習本身,我想要身心健康地繼續練下去。如果早上爬不起來練習,至少把握午休時間游泳吧!很幸運地,我在一所大學校工作,從辦公室到游泳館僅僅步行 1 分鐘的距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很久以前便建議我兼做有氧運動以守護受過傷的心臟,現在總算跨出一步。

我喜歡那道鄰近窗邊的水道,天氣晴朗的日子,陽光會灑落在水面,即便視力模糊、我還能看見皮膚上布滿細小氣泡,很美。從一開始很害怕吃到水、很害怕踩不到地,現在已經可以不停歇地游 40 分鐘,不用游得很快、不用游得優美、不用游得俐落,我只要好好換氣就好。某個瞬間我意識到這跟 Mysore 練習是如此相似,這偌大的游泳池內,我們以各自的方式活動身體,而本質不過就是呼氣與吸氣的交替罷了!

最後,我還是相信這個事件是個契機,我也反覆玩味那位有智慧的 My 友所分享:「如果沒有一個大事件的發生,又怎麼有動力推進。」我想成為一位更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老師,我想成為一位更善待自己、珍惜自己的練習者,我想成為不傷害的貫徹者。


昔日在家練習的 Dwi Pada Sirsasana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