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二三事》關於運動,其實我想說的是。。。

其它
發表於 2021/09/10 21,283 次點閱 3 人收藏 9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跑步,對於我來說已經是生活的一部份,但我不會只說跑步的好、只推薦大家來跑步;因為還有很多運動也值得我們去嘗試玩一玩。學生時期的我各種球類運動舉凡籃球、棒球、壘球、排球、羽球、桌球和足球都有在玩,在高中時期開始爬山並學會了溜冰(那時候溜冰很風行),大一接觸了保齡球,出了社會則和同事玩起了直排輪。籃球算是比較常做的運動,一直到受傷後才改成跑步。

不管如何,先找到一項你比較適合的運動,然後試著愛上它,最後看看能否變成你的日常運動。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運動這檔事。包括:

  • 猜一猜,誰是長壽運動的第一名
  • 四個步驟,輕鬆開始做運動
  • 有氧+無氧運動,增肌減脂一起來
  • 運動消耗的熱量,沒有你想像的多
  • 提供小撇步,運動後該補充什麼

(騎腳踏車好處多,燃燒熱量比走路多兩倍)


猜一猜,誰是長壽運動的第一名
根據2017年《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佈一項持續做了15年的調查,列出前五名最有助於長壽的運動,以及其降低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讓人出乎意外的是,排行第一的運動並非是為人所熟知的跑步,而是「持拍運動」!

是的,就是最近在2020東京奧運大放異彩、為國爭光的羽球及乒乓球項目。不管是戴姿穎對決陳雨霏、麟洋配力戰大陸雙塔的金牌對決,還是林昀儒與鄭怡靜在混合雙打項目奪下銅牌的精彩表現,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也讓人不禁想拿起拍子玩一玩。

(謝謝你們讓台灣被看見/照片來源: 戴姿穎FB、體育署、中央社)


持拍運動對速度、肌耐力、爆發力的要求都很高,不僅可以鍛鍊肩肘、手部、下肢等部位,還能活絡大腦。另外持拍運動還可降低綜合死亡風險47%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56%。

在台灣,羽球、乒乓球的普及度相當高,根據羽協統計,近兩年來,羽球運動人口已成長到300萬人,是單項運動人數最多。另外的網球、壁球也在逐漸流行開來。至於跑步,也不遑多讓排在第四名,主要能鍛鍊心肺功能和強化下肢力量,老了以後可站得穩以降低摔倒風險,還能延緩大腦衰老,而在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的機率也高達45%。 

(跑步是長壽運動的第四名/2020.5妹子陪跑團)


四個步驟,輕鬆開始做運動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項或兩項日常熱愛的運動,非常恭喜你。如果,你現在才想要開始運動,但又不知道從那一項運動開始,那麼,下面提供4個步驟供你參考。

1. 從心理負擔較少的運動開始

東奧剛結束,大家可能跟風似的去打羽毛球,但是對於從不運動或很少運動的人來說,恐怕不太適合。就好比你很少爬山(或從不爬山),忽然有朋友糾你去爬玉山,你就想挑戰看看,除了難度太高也很危險。

對於想把登山當作運動開始的人來說,建議可以先從市區的郊山(1,000公尺以下)開始,等到一段時間爬出興趣後,再逐步進階到小百岳,而後中級山再到百岳。因此,選擇對你比較容易開始的運動,例如騎腳踏車、健走或瑜伽都是比較好的方式,除了可以立即獲得運動所帶來的愉悅,也可以增加成就感。

(你也可以成為森林系的一員/照片來源: 跑跑Jenny)


附帶一題,如果你有體重過重、或是有退化性關節或膝蓋問題的人,千萬別一開始就急著做太激烈的運動。除了容易過度運動引發肌肉酸痛外,也很容易受傷。

另外,跑步也不建議(母湯喔)。研究發現,每跑一步,膝關節承受壓力大約是體重的3~4倍。建議可以先從慢走、騎腳踏車項目開始並進行減重,同時搭配鍛鍊下肢肌力來增加肢體的負荷能力。

(想運動,可以先從騎腳踏車開始/2017.12青春無敵94愛跑團)


2. 培養動機

不管你想做什麼運動,首先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動機以及達成後的獎勵,因為這樣做可以激勵你,也比較不會中途就想放棄。例如,我想透過運動來減重,那麼瘦下來後就可以買新衣服、新褲子來犒賞自己,把那些大尺碼的衣服通通丟掉。

或者像我的朋友跑跑Jenny(註),當初想跑步的原因,就是想有一天能夠參加日本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在抵達終點的那一刻可以被帥哥親自掛上Tiffany項鍊。這讓Jenny每每一想到那個畫面就開心,越跑越起勁。

(給自己一個持續運動的動力/2019名古屋馬拉松)

註: 文章《名古屋女子馬拉松》以半馬視角,見證好友Jenny以5小時拿下人生初馬


3. 量化目標

有了動機之後,接下來就是把運動量化下來。作法很簡單,例如以健走來說,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走5千步或1萬步,你可以搭配計步器或運動手錶來幫助你記錄。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針對18-64歲活動量建議動動150,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量化方式。所謂《動動150》是建議我們能夠每週至少 5天、每次運動至少維持10分鐘,然後每週累計達到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還能輕鬆說話),或是75分鐘的費力活動(說不出話),而1分鐘費力活動等於2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如下圖)。如果每週能夠達到300分鐘則運動效益會更佳。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中等強度活動有哪些呢?

包括健康操、快走、普通速度騎自行車、舞蹈(不含慢舞)、登山健行及慢跑等運動。費力活動則包括跑步、登山爬坡、上樓梯、快速騎自行車、有氧舞蹈、快速持續游泳、球類運動(不含保齡球)等運動。

上述所講的由於大部份是屬於有氧運動,持續時間較長因此又稱心肺耐力運動。因此,建議在《動動150》之外,如果可以的話,每週再增加無氧的肌力訓練活動1~2次,來強健你的肌群包括腿部、臀部、背部、肩膀、胸部、腹部及手臂等,同時提高代謝效率。例如短跑、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深蹲(弓步深蹲)、棒式、抬腿、使用彈力帶、啞鈴,或使用腿部彎舉機、背部伸展機等重量訓練,相信運動效果會更好。

(跑山路是很費力的運動/2020.10武嶺)


4. 約人一起或參加團體

跑步圈裡有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跑的快,一群人可以跑的遠。」相約一群人絕對比你一個人運動有趣,也因為有伴比較能夠持續下去。就像我欣賞的藝人田馥甄(Hebe)一樣,一開始被爸媽帶去爬山後,後來就力邀姊妹淘Selina和Ella一起爬山,從此「三友」變成了「山友」,現在粉絲想要見到他們恐怕去爬山會比較容易一些。

(合歡山主峰3417公尺/照片來源: 跑跑Jenny)


另外,你也可以加入以運動為主題的社團或社群網站,召喚三五好友一起來運動。像我自己就有四個跑團。《福祿壽歡樂跑跑社》是每年都會一起出國來一趟跑旅行程(馬拉松+旅遊);《妹子陪跑團》主要是相約日常的練跑及參加路跑活動;《三蘆新力量》則是參與間歇訓練為主的社團;至於《青春無敵94愛跑團》則是我發起成立的社團,年齡族群偏高,主要是推廣及帶動跑步風氣。

不管如何,剛開始不要一個人,記得休糾一起來運動。

(參加社團,一起玩運動)


有氧+無氧運動,增肌減脂一起來
有運動或健身概念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想要減脂、消耗大量熱量有氧運動會比無氧運動來的好些。若是想要增加肌肉、同時促進消耗熱量的速率,那麼選擇無氧運動會比有氧運動更好些。不過若想達到最好的減肥瘦身效果,其實兩種運動缺一不可喔!


何謂有氧及無氧運動

需要依靠「氧氣代謝」來燃燒脂肪、消耗熱量的運動,包括慢跑、健走、單車、飛輪、有氧操、游泳等運動。而心跳需達到最大心跳率(註)的65%至85%的區間、且持續至少 20 分鐘才算是有效的有氧運動。

而在運動過程中以「無氧代謝」並產生乳酸來進行能量轉化,最大心率達90%左右,是一種會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快速的運動。在健身房中許多人喜好的重量訓練就是屬於無氧運動的一種。其他包括短跑、間歇跑、跳高、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深蹲、核心肌力訓練等。藉由短時間內的爆發力、較高的運動強度來健身,並經由破壞肌肉纖維、促進肌肉再生的循環來有效增加肌肉量。

(馬拉松是屬於高度有氧運動/2017神戶馬拉松)

註: 最大心率= 220-年齡


認識快肌和慢肌

長時間只做單一有氧或無氧運動的人,在體型上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例如100公尺短跑對比馬拉松選手就差異非常大。

原來每個人身體的肌肉都是由一束束肌纖維組成,並可分成兩大類:「快肌」和「慢肌」,雖然它們比例很大程度是天生的基因,但也可以靠後天的訓練。一般人的比例大概各佔一半,或者是60%的慢肌與40%的快肌組合。但如果是短跑運動員,快肌可高達90%,相反的長跑運動員慢肌則可高達90%。

另外,快肌纖維決定爆發力,而慢肌纖維決定耐力。倫敦國王學院教授SteveHarridge就表示:「如果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短跑選手,腿部肌肉需要擁有更多快肌纖維,在更短的時間內產生能量。」這也就是為什麼短跑運動員體型偏壯,而長跑運動員體型消瘦的原因。

(照片來源: google圖片)

由於做越多有氧訓練你的慢肌會變多,而做越多速度訓練快肌則越多。因此,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體型因為只做一種運動而變成極端(太壯或太瘦),又想要同時減脂又能增加肌肉量,那麼記得在你常做的運動中(通常是有氧運動),增加一些無氧運動,就可以讓你的身型及線條看起來更漂亮。

 

運動消耗的熱量,沒有你想像的多
別以為運動後就可以大吃大喝,其實運動可消耗的熱量沒有你想像的多。想要以運動之名行大啖美食的人,或者想要單單只靠運動就想減重的人,勸你最好打消這個念頭。

(最期待馬拉松後的慶功宴/2016那霸馬拉松)


從下表可以看出,以一名體重60公斤每一小時的運動量計算,騎腳踏車消耗熱量180大卡、快步走消耗186大卡,游泳(時速4公里)也才消耗264大卡熱量。運動後隨便喝一杯Latte(350毫升) 就高達 180 卡路里,如果你點的是焦糖、玫瑰或榛果 Latte 這些有另加糖漿的飲料,熱量更可達 300 大卡。那麼,好不容易空出一個小時來運動的努力,立刻就還回去了。

(資料來源: 2014.9.23聯合晚報/林進修)

另外,實際測量跑步所消耗的熱量,發現跑個5公里可以消耗的熱量大約也只有300~400大卡(圖一),10公里才消耗到約600大卡的熱量(圖二)。因此,對於想要減重的人,除了藉助運動之外,飲食控制絕對是主要關鍵。

(圖一: 實測跑步5~8公里消耗的卡路里)

(圖二: 實測跑步10公里消耗的卡路里)


提供小撇步,運動後該補充什麼

身邊很多朋友都認為運動後好不容易消耗了一些熱量,應該不要吃東西才對。然而,運動完30分鐘內吃東西,其實是不容易變胖的。而且一定要吃,吃比不吃更容易瘦。

那是因為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之後,營養素的分配也會出現一些改變。運動後受損的肌肉會發出強烈的訊號,使得大部份的營養素會進入肌肉而非脂肪組織。另外運動時,肌肉收縮需要能量,會促使「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4)的活性增加(如下圖),讓肌肉細胞更快得到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而在停止運動30分鐘後,肌肉細胞的GLUT4活性就會開始減少。

(資料來源: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那就是當你運動後30分鐘內吃東西,大部分的熱量會進入肌肉細胞裡面去被利用掉,就不會有多餘的熱量轉成脂肪儲存下來,所以不容易變胖。但相反的,若是運動後間隔太久才吃東西,由於GLUT4活性下降,讓這些熱量不容易進入肌肉細胞內,若有剩餘沒被消耗掉的熱量便會轉成脂肪儲存下來,那就容易變胖了。

所以,把握運動後30分鐘的黃金時間吃東西絕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但是也不能亂吃,或是被運動後身體發熱的感覺給騙了而大吃特吃。

那麼,該吃什麼呢?

  • 以低卡食物、容易吸收的高GI(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食物為主,可以促使胰島素分泌來幫助肌肉的合成。
  • 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一起補充會比單一補充效果更好,更可以促進肌肉生長。若以30~60分鐘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或重量訓練來看,建議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比例為1:2;若運動時間持續在1小時以上或運動強度更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比例可提高到1:3~4。
  • 詳細資料可參考下圖

(運動前中後的補充原則)


另外,想要減脂的人,運動後飲食建議控制在200至300大卡為佳。而在運動後的飲食需要一定要有優質的蛋白質才行(茶葉蛋、無糖豆漿、毛豆都是不錯的選擇);並且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的比例,才可以減掉脂肪。

(照片來源: 跑跑Jenny)

最後,受到疫情影響不能外出運動或去健身房時,提供一個簡單均衡的運動菜單(先無氧再有氧)給大家做參考,以下是以一小時的在家運動時間來做規劃。

  1. 暖身5分鐘。
  2. 伏地挺身、深蹲、棒式、鳥取式等訓練肌肉的無氧運動15~20分鐘。可選擇3~5項為一個組合,每一項做6~8次循環,每次做20秒、休息10秒,再接續下一個動作。
  3. 選擇跑步機、踩飛輪或有氧體操等其中一項有氧運動30分鐘。
  4. 伸展收操5分鐘。

 (居家防疫動起來,一起來做甩肉操)


#跑跑康手醬

#康手的跑步日常 #康手愛RuN跑

#福祿壽歡樂跑跑社 #妹子陪跑團

#三蘆新力量 #青春無敵94愛跑團

上一篇網誌:《以馬拉松為師》這些年,15場馬拉松教會我的事/Part 2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