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跑姿,成績不升反降?

運科訓練
發表於 2019/07/02 9,664 次點閱 9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眾所皆知,不良的跑姿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如:運動傷害、更多的能量消耗、限制運動成績的提升等。對於菁英運動員來說,高效、經濟的跑姿是必要的,因為對於這些運動員,任何一個環節的不足都可能導致他們無法在最高水平的比賽中立足。也因此,田徑教練員在選材時,往往也看重跑姿,良好的跑姿可能就決定了這名運動員未來的發展潛力。

雖然跑姿如此重要,但是糾正跑姿卻有利有弊。有不少跑者調整了一段時間的跑姿後並沒有發現運動成績的提高,甚至出現了下降趨勢。有的跑者改進自己的跑姿,結果傷病反而更加頻繁。可見,調整“跑姿”,遠比想像中的要復雜。相關研究同樣證實:跑姿的調整應當慎重,不宜盲目地為所有跑者建立千篇一律的“標準跑姿”。

一、改跑姿未必能獲得理想中的效果

相關研究顯示:那些採用中前足落地的跑者,相較於腳後跟落地,具備更佳的跑步經濟性。然而這是否代表那些習慣於腳後跟落地的跑者,將自己的技術改為前腳掌落地,就一定能獲得成績的提升呢?似乎不然。在Melcher, D.A.等人的研究中,他們讓一群習慣於後腳跟落地的男性跑者,強制性地改為前腳掌落地。結果發現當要求這些運動員強行改變自己的落地方式後,他們的跑步經濟性反而下降了。

由此可見,跑姿的問題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強行改變跑姿未必能夠帶來理想效果。當然這並不代表改進技術無法帶來長期性的收穫。一旦這些後腳跟落地的跑者逐漸習慣了前腳掌落地,能否重新獲得運動成績的提升?該篇作者並未對此做深入調查。但已知的是,雖然從短期來看,改技術存在著較大風險,可是從長遠角度則是的的確確地存在著從中獲得收穫的可能,當然也可能運動員始終無法適應新技術,就此導致運動表現能力的“一蹶不振”。


圖片來源

二、不應盲目學習或教授“標準跑姿”

雖然在生物力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各種對於標準跑姿的闡述,然而在實踐層面,不僅對於技能類的運動項目,運動員之間有著不同的技術風格,即便是對於跑步這種如此“簡單”的動作,運動員之間也存在著差異,但這些跑姿的差異卻未必妨礙他們獲得好成績。具有代表性的各類跑姿如:姿勢跑法(羅曼諾夫)、骨骼跑法(鈴木清和)等等(當然還有太多跑法是我不知道的)。

姿勢跑法(圖片來源)

骨骼跑法(圖片來源)

雖然確有相關研究表明:跑步技術與跑步經濟性存在著相關性,但也另有研究發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跑步風格未必會存在明顯的跑步經濟性方面的差異。如在Lussiana等人的研究中,他們對重心偏向前(即跑動時給人感覺水平位移明顯、向前性好,垂直位移小)以及重心偏向上(即垂直震幅高、水平位移較小,給人感覺有點“跳”)這兩種跑步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二者在跑步經濟性方面沒有差異。這同樣表明跑步技術具有高度的個體差異

非洲人的跑姿重心通常較偏上(圖片來源)

亞洲人的跑姿重心較低(圖片來源)


長時間的跑步訓練已經使運動員形成了相對於自己較為流暢的“跑步技術”。 Moore也認為:應慎重推薦或教授標準跑步技術。因為這些來自於教科書的跑步技術大多是通過實驗研究、採用相關的統計學方法得出的。而學術研究在研究方法層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難以進行長期的干預分析、難以進行個體化研究等。 (目前對於跑步經濟性的定義仍然有些模糊,相關測量評價方法也並不統一。但大體上,跑步經濟性代表一個人在跑步時的能量節省能力。)


三、“不良”跑姿,究竟改還是不改?

訓練是一項非常個人化的過程。有人認為訓練是一門藝術,因為大量的問題無法在書本中找到答案,需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以及教練員的主觀感覺。對於跑姿的問題同樣如此。

對此,個人認為,相較於一味地糾正跑姿、要求運動員的跑姿朝著“標準跑姿”的方向改善,在實踐中更應關注當下的跑步動作是否的的確確存在著不足。可從以下角度思考:

1. 運動員的跑步動作的流暢性如何。流暢性如何可能無法用言語去描述,更多依賴於訓練與教練的主觀感覺。

2. 運動員身上是否存在疼痛、是否存在某個部位長期的肌肉緊張、酸脹、易疲勞。而這些問題是否與運動員當下的跑步動作有關。

 

圖片來源

如若不存在上述問題,或許運動員的跑姿符合它自身的實際情況,無需大費周章進行調整。

糾正跑姿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既需要教練的科學安排,結合肌力和協調性等訓練,也需要跑者的高度配合甚至是在跑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注意。在改變跑步技術的過程中,跑者傾向遺忘新的習慣,很容易出現由於不適應或者由於沒有時時提醒自己而回到舊有的習慣。因此,改跑姿不應盲目。學習標準跑姿或許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收穫,但也可能一無所獲甚至造成運動成績的下降。


圖片來源

參考資料:

Di Michele, R.; Merni, F. The concurrent effects of strike pattern and ground-contact time on running econom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014,4

Santos-Concejero, J et.al. Interaction effects of stride angle and strike pattern on running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

Melcher, D.A. et al. Joint stiffness and running economy during imposed forefoot strike before and after a long run in rearfoot strike runn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Lussiana, T. et.al. Different running patterns along the aerial-terrestrial continuum can result in similar running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 (September 6, 2016)

Moore, I.S. Is there an economical running technique? A review of modifiable biomechanical factors affecting running economy. Sports Medicine, (46)2016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