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肢瑜珈是哪 8 肢?

其它
發表於 2019/02/27 22,331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瑜珈課一開始我便會向學生自我介紹,我分享的是我練習的瑜珈派別 — —Ashtanga yoga,宛如白紙的學生便跟著我從拜日式、站姿體位法開始練習。直到有天學生問我:「Ashtanga 的中文是什麼?」我覺得有點感動,原本只是單純想活動身體,在下班後製造空間與身體對話,漸漸地,卻想更認識這套練習。

我回答「八肢瑜珈」後,並簡單說明八肢的內容。下課後想想,應該找個時間爬梳斷斷續續接收到的知識,並自瑜珈練習與生命經驗整合出我心中「八肢」的樣貌。它們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條,而是真實而自然地在生活裡。

簡單來說,這篇文章算是一種自我檢視,也是心得分享。八肢的梵文與翻譯皆參考 Daniel 老師所翻譯《瑜珈瑪拉》,詳細的理論盡能從經典中獲得。


哪 8 肢?

我們所練習的瑜珈派別為 Ashtanga Yoga,在梵文裡的意思即是「八肢」,Ashtanga 這個單詞可拆解為 ashta / eight / 八、anga / limb / 肢。八肢可以看做是這套練習的八步功法,而八肢又是哪 8 肢?

第一肢:持戒,包含不傷害、不說謊、不偷盜、不縱欲、不貪婪

第二肢:精進,包含潔淨、知足、紀律、讀聖賢書、敬神

第三肢:體位法

第四肢:生命能控制呼吸法

第五肢:感官收攝

第六肢:心靈集中

第七肢:冥想

第八肢:三摩地

在沒有一一解釋內容前,我們約略能看出來八肢包含個人修為、與身體的關係,還有超乎身體的、較抽象的、心靈層面的領域。但在我們的練習系統內,直接教授的只有第三肢「體位法」,前兩肢被視為自己的功課,而後面幾肢呢,我們不刻意追求,並且相信隨著練習一切終將沓至。


YAMA 持戒

- ahimsa 不傷害

- satya 不說謊

- asteya 不偷盜

- brahmacharya 不縱欲

- aparigraha 不貪婪

不傷害為持戒之首,如果說是八肢之首也不為過。那什麼是不傷害?不吃肉算是一種不傷害的話,那吃菜還有傷害嗎?不用「吃」的就不形成傷害了嗎?我不會吃人,我也不會動手動腳,但這樣就表示我不傷害他人嗎?而過度的練習使身體疲累、疼痛,這不也是傷害嗎?練習能讓你感到平靜而安定嗎,若不,這是否也是種自我傷害呢?

才剛開始談持戒,便有好多問題湧現。


自己剪裁的人形小卡,背後是部落格的 QR code。


從小被教導要誠實,不只真誠對待他人,更要真實地面對自己。最近因為想讓更多人看見我的文章、瑜珈課,我自製人形小卡,並盡可能去擺設在會被看見的地方。剛好遇到一位朋友,他沒有半句言語,卻表露出讓我不舒服的神情,我因為他的誠實而受傷嗎?還是這算一種善意的提醒?

會不會無形中,有意無意地,我們抱持著善意卻傷害了誰?以前我總嚮往著「赤裸的真實 / 真實的赤裸」,但誠實可不可以稍微穿著外衣,不用太溫暖但也別讓人打哆嗦。


Klimt 的畫作:赤裸的真實(Nuda Veritas)(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順手牽羊這等行為就不用說了,但現在的我們很容易在網路上「分享」他人的言語、文字、想法與概念,跟「」之間差在哪?差在有引用出處嗎?我開始去思考什麼是他人的,什麼是自己的,以及兩者間的界線。

或許,我們的擁有皆非「理所當然」。

最後的不縱欲跟不貪婪,都是避免「過度」。特別強調這裡的欲望並非獨指性欲,也並不是要求你禁欲,任何的欲望都有被滿足的可能,就看你感到足夠的閾值高低,如果吃很多、喝很多、睡很多、做很多愛都還不能感到足夠,這似乎也是一種貪。


NIYAMA 精進

- shaucha 潔淨

- santocha 知足

- tapas 紀律

- swadhyaya 讀聖賢書

- ishwarapranidhana 敬神

相較於持戒告訴我們應遠離「惡」,精進則教導我們如何趨近「好」。從身體表層的照料,到常拂內心的塵埃,提供我們一個好的方向。

很慶幸遇到許多好老師,他們並不用刻意強調「好」,卻使我自然地往那個方向前行。當我對於練習或身邊的人事物有懷疑時,Peyton 與信安老師提醒我去檢視這些心緒與行為是 ──讓我離「瑜珈」變得更近,或是更遠呢?而且,什麼是「瑜珈」,我當然不會認為只是體位法的練習,但又困塞於太龐大、難以說明清楚時,信安老師直白地分享:瑜珈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從體位法開始

ASANA 體位法

傳統上,一位 Ashtanga 練習者是從體位法開始學習,而一位 Ashtanga 老師表面上看起來只有教體位法,卻是「身教重於言教」,他的身體承載著持戒與精進,那是得透過體位法以外的展現來觀察與認識。

不過,最近我才知道《奧義書》僅提到以體位法為起始的六肢,而持戒與精進,分別被囊括在感官收攝與心靈集中。這樣的對應很有趣!屏棄惡使我們的感官回收,因此更專注,而親近良善讓我們超越感官,心變得更堅定。

細讀《瑜珈瑪拉》後,我才更明白從體位法開始練習的深意,如果你總是在生病、過敏,拖著了無生氣的臭皮囊,很難做到持戒與精進,強健的體魄是一切的基礎。

先前生病的經歷讓我很有感觸,當時走過鬼門關的我,身體雖然已經沒有大礙,但我的心卻還停留在創傷裡頭。只能慢慢透過重拾身體的自主權,找回與身體的連結,並建立信心,漸漸才能相信自己能好好活下去!

沒辦法掌控自己的身體,真的很令人感到挫敗呢!


PRANAYAMA 生命能控制呼吸法

我們的練習非常強調呼吸,我跟學生說三個元素中呼吸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凝視點與體位法,對我的教學或是練習,也都是以此為準則。自由的呼吸,我會鼓勵學生去聆聽自己的呼吸,那個我們常忽略、以為理所當然存在的呼吸。

在加護病房後半段的時間,有專門的呼吸治療師訓練我呼吸,很難想像「呼吸」還需要練習吧!就像因為久臥而無法走路,呼吸器戴久了,整個胸廓的肌肉跟著萎縮,第一次練習靠自己呼吸真的好累又無力。拔管的當下熱淚盈眶,心想我真的能活下去,能呼吸真是太棒了!


PRATYAHARA 感官收攝

DHARANA 心靈集中

對我來說,最熟悉的感官收攝就是這套練習系統中「凝視點」的設計,在教學與自己的練習,它都是繼呼吸後的重點。聽覺上透過呼吸,視覺上透過凝視點,當這兩個最容易被干擾的感官,一點一點加強我們與它的連結,進而掌握它的特性,當外界刺激出現時,我們可以更有餘力去回應。

我相信隨著專注力的提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安定、更平和。


DHYANA 冥想

SAMADHI 三摩地

許多老師以「動態冥想」來形容我們練習的過程,不同於大家以往對冥想的印象,穩定而靜止的,我們卻在一個呼吸與身體動能都如行雲流水般的情境下,因為專注在每一個呼吸與身體的共鳴間,沒有餘力去胡思亂想,重點是結束時能感到平靜,是不是很像冥想呢?


它是黑暗中的微光,它是我們內在的神性。


終於勉勉強強寫完了!獻給我可愛的學生們,你們是我的靈感泉源,以及動力。


原文出處:Ashtanga yoga 的中文是八肢瑜珈

生病後才更懂自己的身體:十年瑜珈練習與一場病:生病

瑜珈教學的 FB 社團:瑜珈芝体?‍♀️?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