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霞郊遊趣】_輕旅漫遊_桶後越嶺

其它
發表於 2018/08/19 951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烏龜霞之四桶烏的37公里路 

四城啟游興,一期禾香濃;纍果鐵冬青,荒地青葙萌。 

山高座天邊,藍天映容煥;相送不辭遠,補給友情堅。

吸血是牛虻,螫咬是胡蜂;戒慎心不驚,江湖鍊智勇。

 推芒尋去路,險步苔石路;斷壁繩為路,溪床亦是路。

草木色蒼蒼,溪石共潺潺;空山多寂寂,禪心意悠悠。

 蹴傷闊步難,友情助向前;堅志藏心坎,沉雲凝讚嘆。

 急雨賀有成,清山冉美景;駿馬遞溫情,烏來戀不終。

行程規劃:宜蘭四城火車站→桶後越嶺→烏來勇士廣場,共計43公里。

桶後,因位於烏來大桶山的後方而得名;桶後越嶺道,穿越雪山山脈,係泰雅族民順著桶後溪蜿蜒走出的獵徑,其最高點鞍部,亦是台北及宜蘭交界。

20多年前我曾走在其間,沿途溪流因著地勢,或急、或緩,激流成瀑、也湍流出可戲水的淺灘;溪水清澈如鏡,可近看魚兒優游;雖有些高低起伏,但接近烏來端的步道平緩易走,曾是越野車的聖地。

自從2014年開始迷戀烏來山區,一直嚮往再訪桶後越嶺道。然而,歷年來的風災不斷,尤其2015年8月8日受蘇勒迪颱風的摧毀,許多林道和山徑被沖刷成崩塌斷路,所以,欲完成越嶺願望,有些路段必須高繞、另闢蹊徑。

懸念20多年前走過的美麗印象,但…單憑我,很難。

非常感謝輕旅漫遊的掌門人吳逸駿特別為我規劃這場活動。為了能安全且順利完成,逸駿花費很多心思,從策劃、製作路線檔,到行前2週嚴密注意該越野路段的相關消息和雨量,甚至擔心我們如期出發到宜蘭,天氣丕變,還另外想出備案和路線供我們解脚癢。

逸駿幾乎週週帶我們出去知性之旅,跟著他走,每個人都變得更開朗。用心的逸駿,感召在礁溪上班的留言風,兩人各掏腰包為我們在進入山路前設兩個補給攤,省卻我們漫漫長路背重補給的困擾。

參與的同學略分四組:

  • 補給組
  • 星期六要上班的留言風,上班前運送兩箱補給,放在約11K處及13K登山口。
  • 相送組
  • 劉志權和黃瑞祥因有要事,陪我們到登山口後,在宜蘭端原路折回各自的里程。
  • 越嶺組
  • 吳逸駿(為了服務同學,於登山口轉成相送組)、許毓峰、何惠姬、陳旺、王玉瑞、翁明才、陳子揚、陳明賢、盧月霞
  • 週週慢跑社的歡樂組
  • 由於葛瑪蘭客運的車位難求,這組尖兵晚我們一班車到達四城,雖原計畫要聯誼共走,但不熟悉越野的輕旅漫遊同學,擔心在越嶺段跟不上週週的腳程,故先行慢遊,初估我們走路,晚半小時的週週很快就會追上我們,但最後的結果是,週週的同學比我們還歡樂,一直在我們後頭。

逸駿陪我們從宜蘭的四城火車站走到登山口,分批送我們進入山徑,含週週慢跑社有20多人,直至11點多才離去。

【四城-登山口段】

四城啟游興


一期禾香濃


纍果鐵冬青

荒地青葙萌

跟著google走,四城火車站→站前路→礁溪路一段(台9)→育英路(宜8),宜8路郊道旁即田埂,一期稻作正在收割、筊白筍在綠叢中膨長著、白鷺鷥飛過來飛過去、野花掙出盞盞艷麗、絲瓜花鮮黃向天、路樹鐵冬青的果實澄黃飽滿,樸實的鄉村風光隨著前進的腳步輪轉著→大坡路二段(192縣道)→梅洲二路(宜5)-3.6K山寨村右轉後,小礁溪在左、右方荒地長滿青葙。

山高座天邊,藍天映容煥

走走走,我們要走13公里路才能抵達遠方高高的山頭,目測好高好遠呀~順著道路往前並循桶後指示牌走,過礁溪一號橋、礁溪二號橋,只有一條產業道路蜿蜒向上、陡上,走著聊著,脚没停,口也没合…談笑風生莫憂路迢遙。

相送不辭遠(向哭哭的志權道別,我也感動到快落淚啦~)

志權為了省卻我的負擔,盛情建議互換背包,他因有要務在身只能陪我們到11K處,不能續演十八相送,感恩他幫我揹沉甸甸的背包將近10公里,讓我能於前段輕鬆且愉悅地徜徉在藍天白雲下。

陡上的道路上,有翁明才和一隻乖狗狗一直相陪,揹著志權的輕包,走跑起來很輕鬆。吾友志權,我要說"減重真的好輕鬆"。

第一個補給站(11K處)是逸駿為我們準備的冰品,他經常默默地幫我們預備補給,替我們著想很多細節,是令人由衷敬重的掌門人。

補給友情堅

第二個補給站(13K)在登山口,留老大先請蔣公看守我們的補給箱。我們除吃喝水、運動飲料、冰啤酒、蔥油餅、西瓜外,進入越嶺道前,還装满備用水…滿滿的情意和能量,又再度幸福填膺。

【宜蘭端登山口-桶後越嶺步道】

吸血是牛虻

登山口有一群牛虻跟我們相見歡,不斷依附在身上,黃博士說對付人畜皆吸血的牛虻,就是拍死牠,嗚~真恐怖,黃博士還光著身子呢!

吸血是牛虻,螫咬是胡蜂;戒慎心不驚,江湖鍊智勇。

走入山徑,有幾處芒草叢也有蜜蜂嗡嗡嗡,小方在前、我在後,胡蜂一直跟著小方,冷靜的小方停步,巡邏蜂繞小方數帀後離去,而後方停止的我,卻得全副武裝抵禦牛虻。

走至鞍部口,乾枯的溪床,差點糾擰出幾滴淚,曾經涉水的小溪呢?!

許毓峰、何惠姬和王玉瑞三個人在旱溪的遠端找路,總覺得當年涉溪而過就是步道,步道口沒有那麼遙遠呀,趕緊呼喊他們回頭,以免誤入歧途。

原來前方的大石頭上,已有善心人士立疊石指路,小方也很認真的在石頭上刻寫箭頭並寫上”輕旅”兩個字,方便後來的同學循指示,跟上我們。

找到正軌,是令人興奮的,我們在步道口合照後,就再也沒遇見許毓峰和何惠姬,他們兩人分別是男總一和女總一。

推芒前行,胡峰繞身嗡嗡作響,稍偏右側就會跌落溪谷,只能靜靜地安住當下。

遇見禁止通行的告示牌,很自然地往其左邊的道路走,走沒幾步才恍然大悟,禁止通行的路就是正道,於是越過圍欄,湊巧剛從烏來端來的登山客爬上來,詢問路況,他們說好難走,心裡更是提高警覺,此行必是多險阻,要收斂多拍照的念頭。

受颱風蹂躪的步道,崩塌斷路已阻卻很多遊客的愜意行,行人少,草木益發茁壯,苔石濕滑難行,走在前方的小方頻顧我的落腳點。

原始,浪跡都市叢林半生後,身體總是很想念有點野蠻的自然,眼前原始的景象,令我悸動,我願臣服於前路的種種障礙,倚著左方古道坡壁的護持,以最虔誠的心意和我思念的步道再次敘舊。

青蛙躍過步道往草叢去、樹幹上有小小獨角仙寸移著、石縫透出尾巴的小蟲好像鍬形蟲,飛呀飛~不知名的昆蟲們在眼前掠過,哎呀呀,我需要跟上小方的腳步,安全考量,不允許自己落單,耳邊有鳥語和微微的林風催促我「跟上、跟上」。

若不趕路,在步道裏,每一停留,都可以細品豐富的生態,蛙、鳥、蟲、草、木、花…天呀,只能匆匆過眼,小方快回頭呀,喀嚓一秒,為這潮蔭的森林留下一張菇菇照。

一直盼望後面的跑友跟上來,等不到人,只好使勁丹田呼喚前方的跑友,只有王教授回應,和王教授會合後,我們在淺灘的溪谷休息,等逸駿他們跟上來,小方、王教授脫衣滌身、我則掬一口清涼解渴。等久會冷,我們只好續攻前程,但口裡心裡都為後方的跑友擔心,怎麼可能?烏龜我走走等等,他們怎麼沒跟上來!?山區無通訊,漸走漸擔心…



雖然有雲雀導航,但多處斷路,還是要打開地圖看看桶後溪的位置、判斷前方可行的路,須經過幾次高繞、攀坍方山壁、涉溪,盯著桶後溪的流向,還不致於會迷路。

歐耶,我們終於走到烏來段的親山步道,多麼平緩的杉林區呀~腳邊低矮蒼翠的蕨類也顯得好親切。

斷壁繩為路

溪床亦是路

高繞完,接軌到正式步道,是令人振奮的,但走著走著又是險阻,冷靜,怎麼通過,都是考驗。

推芒尋去路(嗚~又要走入胡蜂的家)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平緩的烏來段之後,又有小斷路,明知渡過小溪水,越過芒草區會更接近登山口,但是,約19公里處,唯一的前路,是蜜蜂的家,好令人猶豫哦~看著胡峰在芒草叢裏群集,王教授開始為我擔心,前進吧,眼前是唯一的道路。

走入胡峰的家,屏氣凝神,任其搜身,眼盯著蜂,小躊躇一下,霎那間踩空,腳踝扭傷,天呀,右腳無法著力,瞬間我變成豬隊友,眼看天漸黑,速度又拖慢,真是對不起。

明才&小陳

過了芒草叢,前方道路又崩塌,只好藉渡溪前進,右腳很難在濕滑的溪石上站穩,唉!有勇健的雙腳真是福氣。還好,涉溪找路時,翁明才和小陳從後面趕過來,也得知逸駿並沒有進山區,以及後方朋友還在玩樂中。

陣容變大,每個人都幫我分擔背隨身物,我只要專心不跌倒就好。眾人協助下,終於步出溪谷,王教授負責押後,看顧我的安危。

沉雲籠罩,大夥已無心在美麗的山徑、壯觀的攔砂壩前合影留念,快步前進至離登山口約500公尺處,瞬間豪雨,腳下路徑滿溢雨水和蔓草相連,已分不清是路還是會落空的草叢,小心再小心,走出登山口那剎那,真是又驚又喜,平安&謝天。

【桶後林道段】

急雨賀有成

21公里處,出山徑了。暴雨狂賀,霧煞煞的雨水中,合影越嶺成功照,隨即請小方丶王教授及小陳三人,快馬加鞭跑出去叫計程車,翁明才陪我。

很冷,明才鞭策我一定要往前走,以@12分速前進,大雨中,兩人邊走邊吃背包裡過剩的糧食,德國豬腳配啤酒再加味最純淨的雨水,好似高級的饗宴。

清山冉美景    烏來戀不終

雨漸收了,山嵐開始在山巒間游移,群山既澄澈也縹緲,無想無念,痛好像没那麼難熬。

氣喘吁吁的小陳跑出去又跑回來

第一位跑出來的週週成員,徐銘賢

和跑出來的週週成員合影

不久,小陳又跑回來通報我們前方道路有路障,車子没辦法開進林道,没關係,雖走得很烏龜,只要一直走一直走,一定可以走出去。接著,在我們後方的週週慢跑社團員也一個又一個的跑出來,得知他們已出山徑的消息,也放下心上的石頭。

看!前方崩塌的山壁,飛瀑勁瀉之勢,恰與吾人滾滾的豪情相呼應,哈哈哈~路中間坐立大石,告知我們「無法通行汽車」,還好,有認份走出來,若在21K的山徑口等小黃,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

37K處,史上感人的故事之一,發生了。掌門人逸駿偕同留老大,從宜蘭端開車到烏來端來接我們。原來,他們看氣象報導,烏來下午三點鐘暴雨,掛念我們的安危,且礙於無法和山區的我們通訊,只好速速從宜蘭趕過來烏探視我們。

雖然,這週我們密切觀察豪雨特報,都沒有跡象顯示有暴雨,唉!天氣難捉摸。事後得知,那陣暴雨,是午後雷陣雨,在我們後方的同學根本沒感受到下雨的威脅,試想,撩溪巧遇雨神,還真令人憂心。晚上回家看新聞報導,消防隊至烏來山區救援受困在暴漲溪流的遊客,謝天呀~天色漸沉,還是不宜久留山區。

輕旅漫遊同學

駿(吳逸駿)馬遞溫情,傷兵我可少走6公里路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