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臺灣KOM登山王之路初挑戰:差一點Sub 6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8/07/17 9,147 次點閱 3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以前跟造型設計師聊天,總聽他聊東進武嶺有多痛苦多過癮(他本身也是自行車高手!)。那時我主要在跑馬拉松,不理解。直到為了準備2017年的Ironman 70.3 Taiwan,2016年初跟學弟買了二手單車後,這兩年多是花了比跑步多的時間騎車。也因為風櫃嘴離我家近,我很常在清晨騎風櫃嘴-中社路-劍南路後再趕上班,我想我是蠻喜歡爬坡的。
去年七月與造型設計師吉米清晨在中社巧遇

(去年七月清晨中社練車,巧遇最速造型設計師Jimmy)

2017年成功挑戰Ironman 70.3 Taiwan,也完騎了TWB北高360KM。那今年呢? 聽說10月份有一場國內外一級車手雲集的”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TAIWAN KOM CHALLENGE)”,但得先有7小時內完賽成績才有資格報名,而資格可以在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於每年春季及夏季舉行的”臺灣KOM登山王之路(THE ROAD TO TAIWAN KOM)”中取得。

(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TAIWAN KOM CHALLENGE)是享譽國內外的KOM大賽!)

賽道路線:花蓮/太平洋濱/七星潭→太魯閣大橋→台8線→天祥→西寶→新白楊→碧綠神木→關原→大禹嶺→台14甲線→合歡山武嶺,總長105公里,終點海拔3,275公尺。

設定了目標,因緣際會下有朋友幫忙湊團協助接駁及住宿等事宜,於是報名了7/14的場次。倒數的日子,既緊張又期待,臺灣登山王之路!新手司機準備上路囉!

賽前準備:

馬場老前輩有句話:有練就有,沒練就無,總是這樣的。下班後,我沒有力氣跟時間去踩訓練台,家裡也沒有空間擺台用ZWIFT線上訓練,我有的就是我家離風櫃嘴很近,我也很可以早起外騎獨推。所以平常上班前短里程練爬坡,周末假日就往台北近郊繞大圈有氧騎。

基於對KOM的尊敬,自我要求及足夠的騎乘量都是必要的。那怎樣才是足夠的騎乘量 ? 每個人身體狀態不一樣,我也說不準,反正記得沒事多運動,多運動KOM就會沒事!

4月,準備4/28 Challenge Taiwan 113,累積騎程395.58公里。

( ^ 4月運動紀錄)

5月,CT113結束後我去了蘭嶼,回來之後接著跟大佳龍舟隊的夥伴們在船長的帶領下,備戰6月份”2018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隊長要求我們每周二、四、六開船練習…划完都乾了哪還有力氣騎車..

( ^ 5月運動紀錄。奇怪…5/6-19我在幹嘛?一個運動紀錄都沒有…)

6月,6/18-19熱血龍舟賽結束後(今年成績很不錯,公開混合小型龍舟第7名喔!)趕緊再把運動重心放回自行車。每天看著日子減少,不想被KOM KO就把握剩下的時間騎多少算多少!

( ^ 6月運動紀錄 )

7月,看過七龍珠都知道,悟空悟飯打賽魯前沒有過度訓練而是放鬆休息,KOM前也是一樣,但仍要運動輕鬆維持狀態。這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場FrontierXTopeak風櫃嘴計時賽,隔天還約我爸爬陽明山大縱走的路線至擎天崗,透過運動轉換讓心肺及肌力維持在備戰狀態。

( ^ 七月運動紀錄)

7/13(五)賽前一天,與團長及其他朋友集合後,便驅車前往花蓮。大家眾志成城,將挑戰嚴峻的2018夏季登山王之路…

關於挑戰KOM,我用Xplova X5 Evo車錶錄了許多片段,剪了一支影片跟大家分享

(賽道影片有大雷,請斟酌觀賞,錄影車錶Xplova X5 Evo)

一直到現在,我還忘不了最後大禹嶺至武嶺,短短6公里給我的衝擊….!

賽事中拍了幾張照片,KOM賽道真太美了...大家一定親自去看看(然後體驗大禹嶺27.3%坡 GO! )


想和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及注意事項:

關於裝備:
除了必備水壺、工具罐外,建議裝備前燈和尾燈。進入賽道中後段的金馬隧道碧綠隧道幾乎是全黑,如因賽事需求追求輕量,前燈可略,但尾燈因可確保後方選手不會追撞是必須的。同時也建議大家進入隧道前應提前將太陽眼鏡掛耳後或塞入車衣內,以利騎乘的視線清晰,確保騎乘安全!否則真的像瞎子在騎車,看攏謀!

( 隧道內黑得就算學姊在你面前也看不見,錄影車錶Xplova X5 Evo)

關於補給:
KOM在爬,充足補給要有!這次隨身攜帶的補給有SiS果膠(6條)、amino VITAL PRO BCAA(2條)、淨極勁葡萄糖(4顆)。我第一次吃SiS果膠,除了包裝體積有一點大攜帶較不便之外,不同於他牌較濃稠的果膠,SiS果膠相當好喝(動詞),非常容易入口吸取,我每一個小時補一包。amino BCAA則在新白楊(第2補給站)及大禹嶺(第5補給站)各吃了一包,但賽事後段我仍感覺大腿隨時就要抽筋...。淨極勁葡萄糖也是第一次嘗試,是真男人張嘉哲代言的產品,號稱入口即化好吸收,並能迅速轉換為能量,我把它當最後的救命仙豆,賽段最後快撐不住時,就開來吃,起碼讓快抽筋的腿肌知道我有在補給,硬硬的你要撐下去!

( 當天我帶的補給,SiS果膠、BCAA、葡萄糖)

關於天氣:
因為KOM是爬坡賽道,若有定時補給,身體應會有熱量運作並能維持體溫,但隨著海拔每提高1,000公尺,氣溫會降低6度,越騎氣溫會漸漸降低,而過了碧綠隧道後有一段將近5公里的下坡,高速下滑將伴隨著冷冷涼涼的風,怕冷的朋友可隨身攜帶外套在身上備用保暖!比賽當天我們很幸運,天氣很好,下滑吹風十分舒服!

(謝謝台灣TREK攝影師替選手們拍照!)

終於完賽:
KOM中最精華最困難的賽段,就屬大禹嶺到武嶺這短短10公里,真的非常虐心。在此之前,扣除停下來拍風景照不算,我僅停靠補給站休息3次,而這短短的10公里,我也停了3次…當然也有許多選手第一次爬就成功達成不落地,非常厲害!當天的我,不知怎的,前進過程中不時出現手麻及身體麻的狀況,迫使我爬到相對平緩的地方必須落地手撐著握把,喘息調節後甚至補充葡萄糖才能再繼續前進…雖然慢,雖然猙獰,但我終究是通過終點了!我終於知道當初設計師說的那個既痛苦又過癮又痛快的滋味了,就像麻辣鍋,麻辣得淚流滿面,卻也因此允指回味無窮,令人想著盼著。

(謝謝台灣TREK攝影師替選手們拍照!)

(謝謝ZIV 俊瑋大哥在最後坡道替選手們拍照!真的很痛苦...爬坡我本很自信的..)

臺灣KOM登山王之路(THE ROAD TO TAIWAN KOM),艱難嗎 ?! 我覺得,艱難的是自己是否面對挑戰,沒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若大家看網誌後感到熱血,可以好好準備來年挑戰,一定會永生難忘的!而這回初次挑戰,我留下06:02:46,總排94 / 560的紀錄,很開心自己的成績,但大禹嶺賽段被痛擊,無法達成不落地是有點遺憾...但總是要有遺憾下次才會再來,我要爬得更快更穩並且最後大禹嶺不落地!(握拳) 

( THE ROAD TO TAIWAM KOM PB:06:02:46)

(騎自行車上來武嶺了!0=>3275m!我跟我的TT車^^)

最後也要感謝這趟旅程給予協助及同行照顧的前輩及朋友:Aeroman 威漢、Bunker、歐北共趙哥、Meya、勇至及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們,我,完賽了!呼!

(好不容易帶回家THE ROAD TO TAIWAM KOM的完賽獎牌,超好看的!)

( 恭喜本來要棄賽,但最後仍堅持到底成功挑戰KOM的Brenda攻頂!)

看完我的KOM故事,下次換大家分享你們的KOM故事了!(交棒!)

( 2018目前的戰果!So Far So Good~!)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