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台北 Sub 4! 在賽道上遇見更強的自己!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7/12/22 876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 弱弱的全馬資歷 ] 

從開始練跑以來,就是以半馬為主,對於全馬總是保持畏懼之心,所以每一年也就只跑一次,網路上下載課表後就自己一個人練,初馬是2015公司自辦的馬拉松,在完賽獎金兩萬元的利誘下,4小時38分完賽。2016年公司免費提供名額跑新加坡渣打,機票食宿報名費全免,這次我練得更勤,無論颳風下雨都不怕,一心想要突破4小時,卻以5小時20分完成首次海外馬,21K以後就抽筋到不行,後半程幾乎是用走完的,全馬遭到嚴重的挫敗!

[ 加入決戰台北訓練營 ]

2017年3月參加UA鬥陣跑團並於7/23完成舊金山半馬之後,決定打鐵趁熱,繼續報名決戰台北全馬訓練營,這次沒有任何外在誘因,只想為自己認真跑一次全馬!由Hank文彥教練領軍,寶哥Ada擔任助教,尼西健康小學堂傅傅擔任治療師,強調技術、肌力、恢復並重的超強團隊。在小班制一對一的教學下,與教練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幾乎每位學員成績都突飛猛進!有興趣的跑者可參考決戰台北官網

[ 訓練重點 ]

本次訓練營的概念是先練速度,再練距離。讓學員先有良好的技術與速度基礎,再把距離拉長。所以課程安排中,依序有1600公尺測驗、10K測驗、到21K測驗,讓學員在每階段找出適合的配速,進而推算出比賽當天全馬的配速。記得先修班第一次上課自我介紹時,我天真地喊出330的目標,而訓練的過程中我也一直以保持每公里5分鐘來當作自己的M配速。但在幾次長距離的課表後,我了解到這樣的配速,我是跑不完全馬的,比賽當天的配速勢必還要下修。

[ 進化成果 ]

整個16週的課表中,10K破PB一次,來到了45分;21K破PB三次,來到了145;連全馬也在歡樂的田中馬不小心破了一次(當天課表約28K,剩下14K吃吃喝喝邊跑邊走完賽),成績來到了425。除了證明之前PB是紙糊的以外,更表示紮實訓練吃課表的過程中,學員們已開始進化,教練團果然強大。推測自己台北馬破四應該沒問題,只是可以把成績再往前推多少而已。影片連結:彼得與迪倫的五十道回憶 ,片尾有彩蛋喔!

[ UA考前衝刺班 ]

比賽前最後兩週,UA舉辦了考前衝刺班,結合了決戰台北的課表,讓有相同目標的一群人,可以在UA照顧下,完成最後兩週的課表,很多UA的老朋友新朋友又重新聚在一起了!

[ 1~10K ]

比賽當天UA直接把信義旗艦店當成跑者們的避風港,可以在此寄物、熱身並暫時躲避外面的寒風,真是太貼心了!賽前問了教練今天應該怎麼跑,教練開出了最後一份課表:E10 M25 T7。提醒大家前面十公里一定不要太快,而我也決定用跑課表的方式來完成台北馬。寶哥說即使每公里慢十秒,總共也才慢七分鐘,於是我把目標修正為340完賽。起跑後,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快,即使稍微掉速都沒關係,後面距離還很長,很快得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戴著耳機專心地跑著,跑過Annie身邊,說了一句“小姐一個人”?Annie沒回話,露出笑容打了我一下,我說聲加油就繼續往前了(Annie是訓練營第一女高手,最終351完賽)。10公里很快就跑完了,吞下第一份能量膠,發現還不難吃,平均配速約5'10",內心鼓勵自己跑得很好。此時Peter也輕鬆刷過我身邊,提醒我步頻太慢了,我跟Peter說,沒關係你先走,不用等我,雖然我和Peter在每次課表中都像連體嬰一樣的跑著,但我知道這次全馬我不能再跟著他了,他實力明顯在我之上(最終Peter是338完賽)。

[ 11~29K ]

從11K開始我把配速稍微拉快一點,每公里配速大約落在5'00"~5'05"之間,一路都保持的很好,進入河濱之後,知道已經完成了一半的賽程,一切都是熟悉的場境,在這個路段不知跑過多少次了,即使有些逆風也不算什麼,突然看到山路之王哲睿就跑在我的前方,從來沒想到我居然追得上哲睿(阿甘盃第二組跑最快的學員),打了招呼之後,哲睿表示他在降速休息,於是我維持相同的配速,慢慢超越了他。正當覺得一切在掌握當中時,兩隻腳底板出了狀況,因為之前一直有腳底起水泡的問題,所以賽前特地在腳底貼了透氣膠帶,希望減少起水泡的狀況,但我發現透氣膠帶掉了,不斷的在腳底與襪子之間滑動摩擦,每一步都疼痛,讓我陷入到底要不要停下來的掙扎,發現彩虹橋就在前方,於是趕快跑到旁邊的椅子坐下,將右腳脫鞋脫襪膠帶撕掉,再重新穿襪穿鞋繼續跑,此時剛好完成25K,每公里配速也因為耽擱首次掉到了5'43",而當時坐下的瞬間,有一種快抽筋的感覺,重新起跑先想穩定自己的配速,卻發現有點拉不起來,哲睿又重新回到我的前方,我卻再也無力追趕,只能死命跟在他的身後。

[ 30~37K ]

跟到了30K,真正的考驗開始了,換左腳也開始不適,雙腿也明顯開始緊繃,經過水站時,我乾脆停下來再次脫鞋脫襪,順便想拉一下筋,結果情況更糟,我大腿真的抽筋了,接下來是無止盡的掉速,只能讓雙腿保持在不抽筋的邊緣,而哲睿早就消失在我眼前。大直橋已印入眼簾,原本飛快的昇哥居然走在路邊,昇哥在訓練營中是狀況最好的學員之一,也是自從UA訓練營以來的好戰友,賽前推測成績應該在320以內,我拍了他肩膀,他告訴我舊傷復發,除了提醒他要保重外,我自己也是無能為力,只能繼續在賽道上努力(最終昇哥仍展現強大的意志力,克服膝蓋的疼痛,420完賽,大破PB 1小時)。此時賽道對向傳來熟悉的聲音,是組長Neil大喊我的名字,他已經準備好紅牛等我,讓我精神再次振作了起來。大直橋折返之後,終於在35K拿到Neil幫我準備的紅牛,狂喝了好幾口,也停了兩次醫護站,拿著肌樂狂噴,卻還是止不住掉速,終於在37K的時候掉到了六分速,更慘的是345列車從我旁邊呼嘯而過,正式宣告我340目標破滅,只能眼睜睜看著大隊人馬消失在我眼前,卻完全無力追趕。

[ 38~42K ]

每十公里都了吃一份能量膠,加上Neil給我的紅牛,我身上補給品已經吃完,剩下最後的五公里,我只能保持六分速前進,大腿股四頭肌與小腿都在快爆炸的邊緣,我只能保持冷靜地繼續跑下去,折返看到隊友Wendy(401完賽,差點破四)與UA第四組圈圈還在努力,我大聲的喊出加油,更像是為我自己加油!上了環東,下了基隆路地下道,我只能盡力維持,這次絕對不當步兵,出了地下道後左轉,我知道終於快跑完了,身邊的人開始加速,讓我想起兩年前,我就是在這裡,帶著老婆Kelly完成她人生第一次10K破1小時,一路上我不斷的激勵她,告訴她只要跟著我就一定可以完成目標。現在我只剩下自己,即使無力衝刺,我也要跑完這最後一公里,終於剩下最後一百公尺,在看到計時器顯示著3小時50分的瞬間,我居然無法自控開始哽咽,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終於通過了終點!

[ 完賽的感動 ]

寶哥的呼喊聲幫我拉回現實,這時候看到認識的人真好,眼淚不停在眼眶裡打轉(還好有帶墨鏡),擊掌之後,寶哥幫我拍照記錄這美好的一刻,照片裡的我顯得非常不自然,我在強忍內心裡的激動,告別寶哥後,我把完賽毛巾蓋在頭上痛哭,16週的辛苦訓練,我終於做到了,大破PB約48分鐘!情緒穩定之後,我一跛一跛地走回信義UA,雙腳的不適終於全面爆發了,明明短短的路程卻好像另一個全馬那麼遠。進到UA之後,看到Kelly我抱著她又哭了一次,大聲喊著全馬好苦喔!哈哈!但是我不怕苦,330遲早會達成的!

除了完賽的歴程之外,我更有一些寶貴的經驗要分享:

1. 跑間歇時,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用輕鬆的感覺,把每一趟都能夠穩穩地跑在配速內。上課初期我就常常前幾趟超速,以爲跑得快就是進步,結果後面幾趟根本跑不進去。就是要嘗試失敗以後,才願意把教練的話聽進去。

2. 練習時不要貪多,該放棄的比賽就要放棄。16週的訓練目的是要把狀況在比賽當天調到最好,所以千萬不能提早梭哈,多跑多練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原本歡樂的田中馬我只想跑完課表就好,剩下路程吃吃喝喝走走跑跑應該沒差,提前破了PB,卻造成我接下來兩個禮拜狀況很差,課表都吃得很辛苦。絕不能小看長期累積下來疲累。小蜜酥Ada的提醒不能忘啊!

3. 賽前務必充分休息睡眠充足。很可惜我賽前剛好遇到門市開幕,五六都不能休息,睡眠也明顯不足,很有可能就是我續航力不足的原因。

4. 放鬆按摩的重要性。我賽後直接鐵腿兩天,但週三公司剛好有10K的比賽,我原本設定若狀況好要來破公司的紀錄(46分左右),結果卻連走路都有問題,上下樓梯簡直要我的命,甚至考慮要直接退賽了。後來公司主辦希望我能協助賽前熱身帶操,於是我想至少要能夠完成帶操的任務,至於能不能跑就看當天狀況吧。兩天回家至少花一個半時按摩,努力的伸展,一時之間效果也不明顯,直到週三當天早上自己做完熱身之後,才確定自己能跑。帶操的時候,我把Hank教練教的全用上了,現場同仁一片哀嚎,卻在帶完操後響起一片掌聲。起跑後,我不刻意求速度,只求能順利完賽,一直保持在第二名的位置,幾度有機會超前,但全馬的疲累還沒恢復,也會擔心跑到爆掉,最終還是以第二名(47分)完賽。雖然沒破紀錄,也沒拿到第一,但我為自己感到驕傲,終於知道何時該收何時該放了

[ 最後感言 ]

最後,謝謝今年UA一路以來的支持,讓我在跑馬路上認識了好多好朋友,也很幸運能參與拍攝UA的跑步影片。每位素人跑者都要在工作、家庭與跑步之間找到平衡,但只要熱愛跑步,一切都能夠克服!我跑得不快,故事也沒很特別,但希望這部影片可以激勵在各個角落自我訓練的跑者,汗水不會白流,練習一定會進步的!謝謝這16週一同訓練的教練與學員,認識你們就是我跑馬最大的收穫!

Run With Fight! We Will!   影片連結:榮耀終點的一分鐘,源自起跑槍響前的十八週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