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4/10/10 2,385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當衝過終點拱門,完成這場賽事,並且計時器的時間顯示在44分餘秒時,也許因為太多的感觸與感動,我的腦海裏直覺浮現出的第一句話竟是村上春樹這本書的書名,「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一本記述他與跑步因緣的書籍。 8月24日「嘉里大榮環保綠色路跑」10公里的賽事,才剛以每公里約5:20的配速寫下自己10公里53:36的PB。對我這樣一位自小不專長運動,體力又早已衰退的中年老爹來說,自然會把10公里1小時當做自己的天險與極限,因此認為這樣的成績不過只是一次在天時、地利、人和俱佳下的偶然,能有這樣的記錄,自己已經超級感恩,所以對於這場「新北市工安盃路跑賽」的成績目標,我在「運動筆記」勇敢的填入了48分,一個自己一直擔心會達不成但又希望能繼續維持住的目標。 一樣的河濱公園,只是上次的「嘉里大榮環保綠色路跑」是在我一向練跑因此賽道十分熟悉的大佳河濱公園,這次的賽道則是在我未曾來過的板橋華江河濱公園,但是大台北的河濱公園好像也意味著路徑的同樣平坦。 一樣的秋涼,一樣的微風徐送,正是同樣一個適合路跑的時節。只是上次的「嘉里大榮環保綠色路跑」選擇在6:30起跑,這次的賽事也許因秋分已過,白晝漸短,黑夜漸長,在日出較晚之故,所以選擇在7點起跑,但是因僅事隔一個月,天候條件其實差異不大,跑將起來並無異樣。 一樣的小型賽事,因此與賽人數不多,所以鳴槍後依然可以很快衝出拱門,也可以很快刷過人群,開始享受跑步那種「強風吹拂」的愉悅。 我以每公里4:45的配速,維持了3公里左右,大約跟前一場「嘉里大榮環保綠色路跑」賽事相同。最明顯的進步是在後面的5公里,我的體力充足,所以都能以接近每公里5分鐘的配速穩定向前推進,較前一場5:25的配速有明顯長足的進步,甚至到最後一公里的衝刺,還有餘力再次跑入5分速以內。如果要完成10公里50分鐘以內的挑戰,我還有5:30來跑完這最後的1公里,衡量自己當時通過終點的體能狀況,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易言之,我已經有10公里跑入50分鐘以內的實力。天啊!這是真的嗎?這是一個一直跑步以來,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達成的成績。 第一次的成績,自己會覺得不過偶然。當第二次再度達標,而且更有進步時,連自己都不禁開始相信這已經成為一個事實,我真的已經進化成一個10公里能跑入50分鐘以內的跑者。 跑步,是個不斷突破、挑戰自我的過程,這不就像是每個人的人生。只要你能持續、不間斷的投入,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自己正向更好、更強的自己邁進,也許步調很慢,慢到連自己都察覺不出來,但一場賽事、一場挑戰,會讓你不經意的知道過去的努力沒有白費,一切的投入都有價值,因為天道酬勤,然後你更能昂首闊步。 我的每一場大賽,中間間隔大約2、3個月。因為要完賽,所以除了維持基礎跑量讓身體保持在適合跑步的狀態,當然也會在賽前增加訓練量,期望跑出好的成績。 我的前場大賽是在七月的安平星光馬,下一場大賽則是10月下旬的山徑全馬。 七月完成初馬後降低周跑量,稍事休息,做為體力的恢復後,從8月起我就將周跑量提高到每周至少60公里的基礎量,其中至少包含一趟的間歇跑、一趟的山徑跑。間歇跑有助於速度的提升及肌耐力的維持;山徑跑可以讓自己的心肺功能增加。也許正是因為準備10月大賽的練習,幫助自己能在10公里賽事的成績有所精進。 其實一個跑者,求的是跑步的量與質。量容易累積,只有穿上跑鞋走出去,就能將自己的跑量加上去。但是質的精進,如何讓自己的跑步更有效率,卻是一個更單調、漫長的過程,需要的是基本動作的訓練及跑步知識的吸收與應用,而這也是當跑步累積到一定數量,邊際效用遞減至近乎直線時,自己就會遭遇的瓶頸。 這場賽事的另一個亮點,是在自己經過折返點的回程半途,我被一個年紀與自己父親相近的皓髮老翁輾過。沒錯,他是在跑過路程的2/3輾過我的,換言之,他的配速應該在5分速以內,而且是在體能愈來愈充沛的情況下。印證了「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這本書告訴我的:「如果19歲開始跑步,過了八年,到了27歲達到顛峰水準,要到 64歲才會退步到19歲當時的水準。」所以跑步真的是一個可以陪伴一生,而且有很長時間讓你精進的運動。 秋意已起,跑風漸盛,也許正可期待這一季的豐收。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