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東京馬拉松期許台北馬拉松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6/02/01 7,361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圖片: 2010台北馬拉松

: 原文已投書台北市長柯文哲信箱

 

有人說,台灣人一生中必完成的三件事

1. 騎自行車環島; 2. 登玉山; 3. 泳渡日月潭

其實看起來有點像是運動三鐵競賽的放大版(三鐵: 游泳、慢跑、自行車)

只是將慢跑換成了以雙腳登高(當然跑步與登山,有許多不同點)

既然如此,為什麼沒有人把" 完成台北馬拉松 "

當作人生必完成的第四件事呢?

 

近年來台灣慢跑風氣盛行

小小的台灣一年有將近有五百場路跑賽事1

賽事如此之多主要是因為路跑賽事不但可以用雙腳認識這片土地

且一場路跑賽事帶來的周邊觀光效益是相當的巨大

根據報導指出2

東京馬拉松帶來的周邊經濟收益約超過17億港元(70億台幣)

而同為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的紐約馬拉松

更帶來了26.35億港元(超過100億台幣)的周邊經濟效益

在許多長期參與慢跑運動的台灣跑者口中

常常聽到希望能出國參加國外六大馬拉松賽事

尤其,地處亞洲、離台灣最近的東京馬拉松

更號稱台灣跑者一生必定要參加一次的賽事

那麼,為什麼台灣跑者不是把台灣的某場馬拉松

當作一生一定要參加一次的賽事呢?

我想只要是參加過國內及國外馬拉松賽事的跑者都知道原因

那是因為台灣馬拉松賽事在各方面的水準都差人一大截

誰會為了跑完一場台灣的路跑賽事而感到極為感動呢?

 

筆者曾參加過2014東京馬拉松3

是個於完賽時間內壓線完賽的初級跑者

僅以東京馬拉松對比台北馬拉松(其他台灣城市馬拉松亦然)

希望台灣路跑賽事不要只是賽事場次多

更要提高賽事水準以吸引更多國外跑者、增加台灣能見度

為此,台北貴為台灣首善之都

而台北市長柯文哲除了曾爬過玉山

日前更完成了一日自行車北、高兩市的壯舉

這舉動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台灣人

身為一個有耐力、毅力的" 體育人士 "

柯市長應該能了解路跑跑者們對於提升賽事品質的需求

那麼何不讓一個好的慢跑賽事延續這樣的感動呢?

 

1986年,台北舉辦了首次的城市馬拉松

今年,2016,將是台北馬拉松20週年

而第一屆東京馬拉松於2007年就由東京都政府主辦、日本亞瑟士公司協辦

到今年2016屆滿10週年

為什麼一個才10屆的東京馬可以擠進世界六大賽事

可以成為國際田徑總會(IAAF)認證的金標賽事

20年資歷的台北馬連個銅標認證都拿不到?

使得台灣的體育好手往往為了要拿到國際認證賽事的成績

必須飛到國外參賽

直到去年2015

台灣才有了一個銅標認證的" 萬金石馬拉松(新北) "4

我想,完全就只是政府的執行力問題

柯市長號稱執行力一流、一上任就拆除台北車站前公車專用道

並提出台北2050年願景計劃、希望把台北打造成宜居城市

我們當然希望您的執行力可以用在馬拉松賽事上面

過去的台北市長都不願意去提升賽事品質

而現在,您隔壁縣市的朱同學都完成了一個銅標認證賽事

我們更相信您一定也可以!

 

台北馬拉松占有了天時地利

在天時方面

除了今年會是台北馬拉松第20週年、有著特別意義外

明年2017台北更要舉行世界大學運動會

那麼可以聯合世大運宣傳、置入行銷台北馬拉松到全世界

(不用再另外多花經費)

並可以把台北馬拉松當作世大運的前哨站

讓國外人士更能藉由體育了解台北

而在地利方面

雖然很不幸的在奧運比賽時國際都稱呼我們為Chinese Taipei

但也正因為如此國際間最熟悉的台灣城市就是台北

台北馬拉松可謂是台灣馬拉松的領頭羊

有必需要提升賽事水準的必要

且台北除松山機場,離桃園中正機場也不算遠

若機場捷運通車則更為方便

對於外國跑者從國外到台北都是相當便利

因此我們誠懇的呼籲柯市長

" 現在不做,將來一定會後悔 "

 

要改變台灣的馬拉松,從台北做起

而相較於國際知名高水準的馬拉松賽事

台北馬拉松該如何改變呢?

 

1. 固定日期

東京馬拉松比賽日期是每年2 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報名日期是前一年整個八月

而台北馬拉松是12" 中旬 "(有時第二有時第三)

報名時間更是亂糟糟,不知道何時開放報名

比賽和報名時間總是要等賽事接近才揭曉

這點對於跑者是相當的困擾

為了讓台北馬成為每年固定盛事

固定時間不但可使國內外跑者提早規劃

更可讓台北市居民每年比賽時都知道" 這週末台北市內有重要的賽事 "

方便交通管制的安排

 

2. 路線的安排

試想,如果您今天有機會出國到一個國家遊玩

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您會想逛哪些地方?

一定是當地最著名的景點、名勝

想必絕對不會是一條普通的小河吧?

很遺憾的,歷年來的台北馬拉松

非但沒經過幾個著名景點

甚至慢跑路線有超過一半都在跑窄小的河濱步道

更甚者,跑一遍不夠還折返跑兩遍

如果詢問參加完台北馬的外國人

" 這場馬拉松你對台北留下什麼印象 "

我想除了河、擁擠、賽道窄小以外應該沒其他的感想

那麼這樣的賽事,如何能吸引人來參賽呢?

以東京馬拉松看來,其比賽路線為

東京都廳 => 飯田橋 => 皇居前 => 日比谷 => 銀座

=> 淺草雷門 => 築地 => 豐洲 => 東京國際展市場

沿路還可以眺望到東京鐵塔以及晴空塔

這些都是東京的精華鬧區、更是觀光客想要前往的名勝所在

不但跑者跑完全程後回憶滿滿

陪同加油的跑者家人們也可以在明顯的地標等待幫跑者加油(順便逛名勝)

且這些景點本來就人潮眾多

才能聚集更多的加油觀眾

(路跑不是只有跑者參與,路人加油和義工也很重要)

那麼,台北馬拉松該安排怎樣的路線才能吸引跑者呢

我自己稍微安排了一個路跑路線(並非最好,但可供參考)

  

在此路線中我們一樣由台北市政府出發(地廣人潮好集合)

由仁愛路經新生南路(大安森林公園)轉信義路(台北101)

接忠孝東路於南港火車站折返

沿途經過國父紀念館、大巨蛋後右轉敦化北路(小巨蛋)

於民權東路左轉(台北松山機場)後路經行天宮上新生高架橋

通過圓山大飯店後於福林路士林官邸入口處折返

藉新生高架一路南下到和平東路右轉至龍山寺

(如東京淺草雷門,賽事後段安排較窄的跑道較不會造成人潮壅塞)

再經剝皮寮、西門町屣步區、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

至終點台灣民主紀念園區

這樣的路線在地圖上顯示為42.9公里

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即為一場標準全馬賽事

且沿途路經許多台北知名景點

相信跑過一次一定終身難忘

在路線方面更要額外提醒的是

沿途一定要有充份標示" 廁所 "的所在位置

以一場七個小時的比賽來說

要一個人跑好幾個小時都不上廁所是不可能的事

東京馬拉松每3~5公里就會有設置流動廁所

甚至提醒還要經過多少公里就會有設置廁所

讓跑者能夠提前準備

 

3. 交通管制

我想,交管一定是台灣路跑賽事最為跑者詬病之所在

因此談完路線後、再來一定是交管

比賽時間、交通管制範圍

必須早在賽事前幾個月就加強對民眾宣傳

如上所述,東京馬拉松經過的都是鬧區、精華地帶

以筆者親身參加體驗東京馬拉松來說

賽事全程六個多小時

完全沒有任何路口會被攔下來禮讓汽車先行

因為那天大家都知道有一場重要賽事、跑者就是當天的主角

不僅僅是國外邀請來的頂尖跑者

即便是最後剛好七個小時完賽的跑者都是主角

在全程比賽中,賽道裡只能有跑者

車輛以及行人都不能通過

因此在交管及維安裡

東京馬拉松就派出了上萬名警力執勤5

如果日本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交管,為何台北不行?

在台灣的比賽,往往國際邀請來的精英跑者們回到終點

各路口就開始開放管制車輛通行了

筆者曾經親看過台南馬拉松全馬跑者為了締造個人最佳成績

(當時時間約是可望達成SUB 3,全馬三小時以下完賽)

因此腳步不停的闖過警察已放行車輛通行的大型十字路口

多輛汽車緊急煞車、並接著大罵跑者

或許很多人覺得不過是等個紅燈一分鐘沒差多少

(通常不會只等一個路口紅燈)

但對於締造個人紀錄來說,即便只差一秒鐘

三小時整和2:59:59其意義有著天壤之別

更不用說比賽快要關門結束

或許只因為等一個紅燈就超過時間而無法完賽

任誰都會覺得扼腕嘆息吧?

另外柯市長請想想,騎過自行車的您一定了解

等紅燈再起步那一開始一定是較為艱難

而一個已經跑到精疲力竭的跑者

或許停下腳步就再也沒力氣向前奔跑了

或是急速衝刺的跑者被硬生生攔下

那都可能造成嚴重的運動傷害

所以交管對於一個賽事來說是何其重要

筆者建議的路線中,有許多路線是經過捷運沿線

其好處是路人可經由各個捷運地下通道過馬路而不影響跑者

事實上,即便在沒有捷運站的地方

日本的馬拉松賽事也早已研究過如何讓路人過賽道的解決方法6

而我提供的路線中也有一大段在新生高架橋上

人在橋上跑、車輛可以在橋下走

應可降低路跑賽事對車輛行走的影響

另外,東京馬拉松嚴格執行時間控管

全賽道42公里中約有8~9個關門點

平均每 5公里給予45分鐘的跑步時間

關門時間一到未通過的跑者就無法繼續向前

而路段就開始開放車輛通行

而台灣賽事往往就是只有抵達終點的限時時間

中間毫無控管導致路段無法開放車輛通行

說了那麼多,其實解決交管的方法實在太多了

因此無法做好交管,根本只是能力不足的藉口

 

4. 志工訓練

根據2012年東京馬拉松官方數據7

為了舉辦好東京馬拉松、為了三萬多名的跑者

東京馬拉松招募了一萬多個志工,並在半年前就開始訓練

(台灣賽事志工都沒有訓練,一堆人當天才知道要幹麻)

賽事中準備了九萬五千條香蕉

一萬個人型燒、四十萬四千杯水(一人可喝十多杯水)

以筆者親身體驗來說

東京馬拉松的志工分成四個部份

這四個部份都相當重要

若是台北馬拉松可比照辦理

一定會是一個國際知名的賽事

 

A. 水站志工(穿著藍色外套)

全賽道每2~3公里一個水站,共15個水站

每個水站長度至少50公尺,不會擁擠

 

B. 運動飲料志工(穿著橘色外套)

緊臨水站,給予BCAA等運動飲料補給

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

 

C. 交管維護志工(穿著黃色外套)

10~20公尺一位站崗、維護秩序,全賽道站好、站滿

 

D. 醫護志工(穿著紅色外套、配備自行車、行動AED)

5公里一組(2~3),還有跑者中有規劃醫療跑者

醫生出生的柯市長一定能夠了解

一個大型比賽一定要有足夠的醫療小組

台灣的賽事往往忽略了這一塊

造成台灣每年有多名跑者在路跑賽事中休克死亡

實在是相當遺憾


 


文章停筆於此

以一個小結論來說

只要能做到以上賽道路線、交管以及義工訓練

台北馬拉松已經可以列名IAAF認證

至少是個80分等級的高級賽事了

接下來講的都是比較枝微末節的加分條件

 

5. 報名抽籤、限制人數、現場報到

賽事報名可採抽籤方式

仿照東京馬拉松在半年前給予一個月的線上報名時間

然後抽籤決定

一來是因為抽籤較為公平

二來是國外人士根本不會有閒情逸致在那一直跟新網頁

等時間到在那搶著報名(何況有時差問題)

而限制人數目前台北市政府已經有在做8

有別以往台北馬拉松大拜拜似的無限擴張人數

參賽人數只為了讓政治人物覺得很有面子

跑者數目雖多,但賽道都是人根本降低了賽事品質

而抽籤決定、降低人數雖然可能造成無法順利報名參加比賽

但是這個賽事又不是只辦一年

如果把品質提升,那年年都會有人想一報再報才是更重要的

至於現場報到雖然比較麻煩

當然賽前報到(通常為賽前三天)需要在三天內處理兩三萬跑者的報到

其事前準備工作、人力一定都要很完善

但賽前報到的方式有多種優點

優點一: 降低代跑比率

代跑是慢跑賽事的弊端之ㄧ

如去年美津濃舉辦的接力賽有多支隊伍因涉及代跑遭取消得獎資格9

以往路跑賽事的物資(比賽號碼布、晶片)

大多採一週前郵寄到府

要找人代跑、或是轉讓名額有較為充足的時間

若仿照東京馬拉松現場報到(比賽前1~3)

由於還要到現場去拿物資、且離比賽時間較為接近

雖不能完全杜絕代跑、轉讓歪風

但至少能大大降低發生的比率

優點二: 要辦好一個好的賽事需要很多資金贊助

而贊助單位一定需要相當多的曝光舞台

東京馬拉松就提供了賽前EXPO的會場10

讓主要贊助商日本亞瑟士公司以及各家廠商進駐

藉由販賣商品帶動運動發展

我們也可以以此為借鏡

在起跑點很近的世貿展覽館辦理報到及EXPO (世貿本來就是展覽館)

更可藉此介紹台北馬拉松的歷史,更帶動活絡經濟

 

6. 起跑時間、市民參與

一場好的比賽除了賽道、跑者

更重要的是要有熱情加油的民眾

筆者參加東京馬拉松時

沿途或有體力不濟、撐不下去的念頭

但只要聽到路旁日本民眾的加油聲" Taiwan 頑張~~ "

或是看到台灣加油團舉著國旗大叫" 加油!! "

那種精神上的鼓勵遠大於一包能量補給包

足以讓一個筋疲力盡的跑者馬上電力充沛、奮勇向前

由此可知道,不但跑者是主角、加油的觀眾也是!

然則,看看2015台北馬拉松的起跑時間,6:30

除了有堅強意志的馬拉松跑者們

有哪一個民眾的在這麼早的時間出門當加油團?

更何況台北捷運6:00才首班車發車

從台北任一處搭車到起跑點都是來不及參賽

無交通工具前往下也是賽事的一大阻力

當然,台灣路跑賽事都很早就起跑有兩大原因

A. 台灣天氣炎熱不太適合慢跑,不早點起跑之後會很熱

B. 早點結束比賽不會影響交通、減少民怨

民怨這個問題我想只是政治人物不願意去碰觸

重點也只就是多溝通罷了

一樣地,東京馬拉松都可以沒什麼民怨了,台北為何不行?

而關於天氣因素

筆者認為,天氣本就是賽事的一環

我在參加東京馬拉松時也遇到下雪

而我老婆更是在京都馬拉松時低溫又遇到大雨差點失溫

台灣雖不像世界慢跑六大賽事一樣地楚高緯度適合跑步

但想想較我們低緯度的國家也是爭相舉辦馬拉松

甚至香港還獲得IAAF金標認證(當然香港馬很早起跑,6:15)

而號稱台灣最熱門的賽事,11月初舉辦的米倉田中馬拉松

2015年更在超過30度高溫的狀況下舉辦(6:20起跑)

但還是吸引了萬餘名跑者共襄盛舉

如果要來參加台北馬拉松,自然就應該要把天氣因素考慮進去

突然遇到天氣放晴變地像田中馬拉松一樣超過30

或是來個霸王寒流下起雪來

誰又抓得準天氣呢?

要讓跑者有充足睡眠、吃飽早餐然後交通方便的到達起跑點

又要有熱情的加油觀眾參與賽事

比照東京馬拉松9:10起跑

筆者認為台北馬拉松可以改成8:00左右起跑是很適當的時間

 

停筆於此

若要繼續寫下去

起跑、寄物區、完賽區路線、補給、獎牌衣服等設計都可以寫 

唯一想提到的,就是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我們都知道很多體育項目的某某協會其實都是政治酬庸

路跑協會亦然(看理事長就知道)

也由於政治上的關係,他們在申請路權上會比較方便

但,路協也就只有這個好處

對於舉辦比賽來說,只能說非常糟糕、網路罵名不斷

不然台北馬拉松也不會20年來都沒進步

如果台北市政府能搞定路權

我相信台灣許許多多路跑團體都可以辦的比路協還要好

(例如台灣知名賽事,田中馬拉松)

雖然我相信台北馬拉松依舊會請路協協辦

但跑者們都希望主辦的台北市政府能夠多用點心

不要所有事情全部交給路協處理(那就是不會處理)

 

文章最後

我很欣賞柯市長在完成自行車北高一日行時說過的一句話

" 當一個人真的有心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

整個宇宙會默默地幫忙 "

其實很多人都希望您能夠改善台北馬拉松、將台北推上國際

而我也不是第一個投書給您的人

真心希望您能夠認真的辦好這場比賽

因為

" 當您真的有心要完成台北馬拉松的時候

整個路跑界都會默默地幫忙 "

 

改變台灣路跑界,從台北馬拉松開始!!

 

1. 台灣一年路賽事近五百場

2. 世界六大馬拉松周邊經濟效益比較

3. 2014東京馬拉松,初馬完成

4. 台灣唯一IAAF認證賽事,萬金石馬

5. 東京馬拉松,萬人維安、警察

6. 馬拉松進行中的行人過馬路

7. 2012東京馬拉松之人力物力

8. 台北馬拉松精緻化,將限制人數在兩萬七千名

9. 美津濃接力賽,多支隊伍" 代跑 "遭取消得獎資格

10.東京馬拉松EXPO-1  

   東京馬拉松EXPO-2

   東京馬拉松EXPO-3

   東京馬拉松EXPO-4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