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評測】四平八穩 不張揚的低調之選 ASICS DynaFlyte 3

發表於 2018/10/15 13,050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ASICS DynaFlyte 3(圖片來源:賴信翰)


在台灣跑步的同溫層中,不論是專業選手、業餘跑友或假日跑者,「ASICS」跑鞋有一群忠實的愛用者,鞋款從輕量競速到避震穩固都有,涵蓋面極廣選擇多樣,尤其「虎走」競速鞋款更是位居翹楚的地位,我所認識的跑友中,甚至有每年固定會買新款虎走汰舊換新。

相較於其他日本運動品牌,我一直覺得「ASICS」的運動商品,不論是衣服、褲子、或跑鞋,除了有日本細膩的設計風格外,圖案與樣式也充滿運動潮流的設計感,即使平常不運動時穿出門遊街,也不會有土土的感覺。

這次很榮幸獲得「ASICS DynaFlyte 3」的測試機會,自 2016 年推出第一代以來,在 ASICS 的鞋譜中,它屬於較新款、也應用了更多新製鞋技術,雖然 ASICS 標榜這是雙兼具輕量及高避震的跑鞋,但仍與我常穿的輕量路跑鞋不同,其屬於單腳重 250 公克以上的練習鞋,就來看看它有何令人驚豔之處!


開箱


 

鞋盒上標示 28.5cm 的 DynaFlyte 3,此款鞋沒有寬楦版,這是正常楦頭尺寸(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身主體是大片黑色網布包覆,網布底下隱約透出紅色的 ASICS 傳統三條線標誌,不仔細看還真不知道這是 ASICS 跑鞋。搭配整片深紅色中大底,與一般走螢光閃亮色系的跑鞋很不同,改走沉穩低調的潮鞋風格(圖片來源:賴信翰)


與同樣是 28.5 號的 ASICS 虎走(左)相比,雖然「虎走」已是 2E 寬楦,但 DynaFlyte 3 正常楦(右)的尺寸仍比「虎走」大一號,是一雙完全不用考慮出不出寬楦頭的鞋型(圖片來源:賴信翰)


 

前腳掌離地面高度為 12mm,腳後跟離地面 20mm,前後高低足差 Drop 為 8mm,這是個很舒服又帶點前傾的角度,讓跑者可以順勢帶動腳步往前(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面延續 DynaFlyte 鞋款的傳統,採雙層無接縫伸縮編織網布,隱約可以看到底下透出 ASICS 三條線標誌的紅色膠條,具有包覆性完整與活動靈活的特點(圖片來源:賴信翰)


足跟杯除了伸縮網布外,內面鋪有厚實的海綿緩衝,外面再以貼皮加壓包覆,形成穩固又安全的腳踝保護(圖片來源:賴信翰)


耐磨大底往前延伸包覆住腳趾前端的網布,增加腳趾的保護(圖片來源:賴信翰)


中底採 ASICS 新世代中底材質 FlyteFoam,較傳統的 EVA 材質輕 55%,且能提供更優秀的避震與緩衝(圖片來源:賴信翰)


大底鋪設區塊式的 AHAR 耐磨大底,提供優異的防滑與耐磨性(圖片來源:賴信翰)


前腳掌大底有軌跡導引的溝槽,讓跑者能順勢往前推進(圖片來源:賴信翰)


後腳掌的中底中央內崁 ASICS 專利的亞瑟膠,具有減緩來自地面衝擊力的作用(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帶孔採 12 孔 + 2 孔的設計(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舌上有片很漂亮的 ASICS 標籤貼片,以及標示「DynaFlyte」第三代的鞋帶環(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舌背面寫尺寸與越南製造的標籤(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帶孔以較為輕薄的鞋面包覆,讓腳背部位與鞋面更為貼合(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墊不同於「虎走」,顯得相當踏實,看來是不需要特別換鞋墊了(圖片來源:賴信翰)


鞋內做工(圖片來源:賴信翰)


由鞋內看,鞋身因採用較厚的雙層網布,透光性並不好,不知會不會影響鞋內透氣?(圖片來源:賴信翰)


你沒看錯,28.5 號正常楦男鞋,單腳重 288 公克,略為厚重的份量(圖片來源:賴信翰)


測試

撇開聽不懂的新科技名詞,跑鞋還是要跑者自己實際穿過體驗過後,才能找到符合自己跑姿與習慣的「天命真鞋」。穿上「ASICS DynaFlyte 3」跑鞋,共跑 60 公里,心得如下:


正式測試(圖片來源:賴信翰)


第一回測試 地點:大安公園外圈 距離:14km 時間:01:03:21

趁著毛毛細雨,來進行 ASICS DynaFlyte 3 的第一次測試,繞大安公園跑 14K,心得如下:

  • 這雙鞋不論楦頭、鞋長、前後足差等穿上後第一印象,都讓人覺得舒服
  • 鞋面的雙層無接縫伸縮編織網布,讓腳掌在鞋內做跨步彎曲伸展時,不會有一些較硬網布的鞋有卡腳感
  • 實際穿上跑起來,雖然不致於像 200 公克出頭的跑鞋那樣輕盈,但確實讓人忘記它單腳有 288 公克的重量
  • 雨天穿這雙鞋跑在人行道上,完全不會濕滑
  • 最後一公里竟然可以飆到 4:04,下次來測看看 5K 可以飆多快


第一次測試 14 km(圖片來源:賴信翰)


這雙鞋不論楦頭、鞋長、前後足差等穿上後第一印象,都讓人覺得舒服(圖片來源:賴信翰)


第二回測試 地點:大安公園外圍 距離:14km 時間:01:03:30

下了好幾天的雨,今晚終於停歇,可以看到月亮了。21 度舒服的氣溫,穿 ASICS DynaFlyte 3 做第二次測試。

今晚穿較薄的壓縮襪,跑了 5 公里後,感覺右前腳掌微微發燙,有如要起水泡的感覺,換一個綁鞋帶的方式,才漸漸緩減右前腳掌的灼熱感,重新整理好鞋帶後繼續完成今天的課表。另外,也發現依照平常下腳的力道,這雙鞋所發出的腳步聲有些大聲,有點像是腳掌踩在中空但有點破損的鼓面時,所發出「趴趴」的聲音。


第二次測試 14km(圖片來源:賴信翰)


下腳時的腳步聲略大(圖片來源:賴信翰)


第三回測試
地點:大安公園外圍 距離:15km 時間:01:11:47
  • 白天跟小朋友打羽球,用到不同的肌群,晚上跑步時小腿就有些痠軟,穿上 ASICS DynaFlyte 3 做第三次測試,很明顯感覺雙腿提不起勁,加上單腳 288 公克的重量,剛開始如同腳綁沙包般千金重,還好跑了 6 公里肌肉熱開鬆開後,才漸漸可以帶上點速度。
  • 大底的軌跡導引,讓鞋底在著地後,順勢將力道由腳底推蹬延伸到前腳掌離地,順暢不拖泥帶水。


第三次測試 15km,鞋底在著地後,能順勢將力道由腳底推蹬延伸到前腳掌離地,順暢不拖泥帶水(圖片來源:賴信翰)


第四回測試 地點:大安公園外圍 距離:17km 時間:01:19:03

FlyteFoam 新世代中底材質的避震效果非常顯著,且重量減輕許多,一趟跑下來,腳掌所承受地面的反饋力道並不會造成痠痛,這點讓我在跑了 60 公里後,印象極為深刻。有些跑鞋穿上跑時,小腿會特別用力,跑同樣里程後,小腿容易痠軟;DynaFlyte 3 感覺不需費力便能將力量分攤到大腿與小腿,跑起來不覺得哪部份特別費力!


第四次試跑 17km,新世代中底材質的避震效果非常顯著,且重量減輕許多,一趟跑下來,腳掌所承受地面的反饋力道並不會造成痠痛(圖片來源:賴信翰)


大底在經過 60 公里的測試後,只有腳後跟外側有些微的磨耗,相當耐磨的材質。


四次測試共計 60 km,大底相當耐磨(圖片來源:賴信翰)


結語

ASICS DynaFlyte 3 是雙四平八穩的跑鞋,在不同跑者的定位考量下,它以新發展出的輕量 FlyteFoam 中底材質、超強耐磨大底、再外裹上雙層無接縫伸縮編織網布,搭配合宜的鞋楦鞋身尺寸,確實能讓跑者能在安全緩衝、彈性包覆的條件下,舒服地享受跑步的快樂。

但也因為各方面表現都不多不少地剛好符合做為平常練習鞋的條件,雖然廠商不斷強調 DynaFlyte 3 的「輕量緩衝」特性,也確實看到 ASICS 為了這目標所做的努力,但仍嫌重量稍重,如果能做到相同的緩衝條件,重量控制在 230 公克(28.5 號)左右,那所能應用的範圍就會更廣。


「ASICS DynaFlyte 3」可做為跑者平常的練習用鞋(圖片來源:賴信翰)


「ASICS DynaFlyte 3」可做為跑者平常的練習用鞋,適合全馬完賽時間 04:00 至 04:30 以上的跑者比賽使用。耐磨緩衝又輕量的特性,也適合不講求追速度的超馬比賽。

 

個人跑步資歷

自 2010 年陽明山馬拉松初馬以來,目前累計跑 55 場馬拉松賽事(23 場超馬,32 場標馬)。

  • 半馬 PB 01:26:58(2014 高雄馬拉松全馬組前半馬)
  • 全馬 PB 03:05:56(2014 萬金石馬拉松,分組第八名),連六度達波士頓馬拉松參賽標準
  • 50 公里賽 PB 04:00:27(2013 冬山河超馬賽 50 公里組,分組第一名)
  • 100 公里賽 PB 09:35:38(2014 冬山河超馬賽 100 公里組,分組第三名)
  • 12 小時賽 PB 121.208 公里(2016 府城 12 小時超馬賽,總名次第二名)
  • 24 小時賽 PB 187.629 公里(2018 台北超級馬拉松 24 小時賽,M45 分組第一名)



以上文章由 ASICS 贊助刊出。


*跑步產品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