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焦點人物】高階經理人的斯巴達逐夢之路--超馬好手賴國揚

發表於 2018/09/25 27,61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超馬好手賴國揚,生活上須同時兼顧工作、學業、訓練與家庭,一天 24 小時他可以樣樣安排好。(圖片來源:Raymond


挑戰極致 目標直指超馬界的夢幻賽事 

每年九月底在希臘雅典舉辦的斯巴達超級馬拉松(Spartathlon),在超馬界是極具指標性的一場賽事。參賽者除了得不眠不休、在 36 小時內跑完 246 公里,還得面臨高達 30 度的日夜溫差,每年僅僅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完賽。然而它的難度正是這場比賽的迷人之處,世界各地的超馬好手將斯巴達超級馬拉松視為一場證明個人實力的夢幻賽事,也使得參賽門檻隨著報名人數逐年提高。在今年入選的 399 名選手中,臺灣參賽人數 8 人,而接觸超馬僅 3 年多的賴國揚便是其中之一。


挑戰過幾場全馬後,決定往超馬賽事突破自我,便以斯巴達超級馬拉松為目標。(圖片來源:Raymond

 

工作、學業、訓練三項全能 

該如何在生活和訓練中求取平衡,是許多業餘跑者都會面臨到的課題,對在科技產業擔任管理職的賴國揚來說也是如此,但他除了原有的生活與訓練課表,在 2016 年考取了臺大EMBA 後,又多了一個學生的身分。面對來自不同領域的挑戰,賴國揚非但沒有適應不良,反而在各種角色間轉換自如,不僅在今年提早拿到 EMBA 的學位,更於二月的新生花博 24 小時計時賽中,以 190.281 公里、分組第二的成績順利取得了斯巴達超級馬拉松的參賽資格。不論是工作、學業或是訓練,賴國揚都能以優異的表現站上巔峰,讓人不禁好奇在三者皆成功的背後究竟有何祕訣?


回想學業正忙碌的時期,有時需要清晨三點起床,進行長距離訓練後進公司上班,下午再到學校上課,結束一天外面的行程,最後還要留點時間陪伴家人,究竟他如何將角色轉換自如?(圖片來源:Raymond


多年前,賴國揚因為健康因素而開始跑步。起初,他就像一般跑者藉由到各地參加賽事測試自己的練習成果,體能也伴隨著成績一天天進步,但就如同他在職場上精益求精的態度,賴國揚並不以此為滿足,在挑戰過全馬跑者的最高殿堂--波士頓馬拉松後,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下一個目標。他知道以自己的條件,若想在全馬賽事中爭分逐秒,進步必然有限,「無法成為最快的,那就成為跑最遠的吧!」因為這樣一份追求頂尖的初心,讓賴國揚一舉踏入「超馬」的世界裡。


賴國揚自認快不過新人輩出的年經跑者,「跑遠」反而能帶給自己更多挑戰性和成就感。(圖片來源:Raymond

 

在接觸超馬不久後,賴國揚就把跑者心目中的夢幻賽事--斯巴達超級馬拉松設定為自己的目標。開始練習超馬的第一年,他在啟蒙師父王雅芬的帶領下跑遍大臺北的山路,甚至挑戰人稱「大四喜」的經典賽事(新北如來神掌 100 公里、鎮西堡 100 公里、南橫 100 公里、冬山河 100 公里),之後每個月平均 500k 的月跑量,(備戰斯巴達馬拉松期間,月跑量更達 700k)以及不間斷的挑戰 24 小時計時賽,如此扎實的訓練和賽事規劃,為的就是取得前往斯巴達超馬的門票。


賴國揚常於清晨出門,在山間裡穿梭,扎實訓練從不馬虎。(圖片來源:Raymond

 

EMBA 開啟了新的視野 

2016 年,賴國揚因為工作上的需求報考臺大 EMBA,沒想到這個決定反而為他的訓練帶來不一樣的刺激。2010 年臺大 EMBA 第一次組團參加「玄奘之路國際商學院戈壁挑戰賽」,從那次之後,這場為期 4 天,全長 112k 的艱辛旅程就成了學院歷屆相傳的傳統,目的就在於讓高階經理人征服極限、挑戰自我。而平時就在進行超馬訓練的賴國揚,很自然的成為戈壁挑戰賽隊長的不二人選。


原本不考慮參賽的賴國揚,在大夥們呼朋引伴下,成了第 12 屆戈壁挑戰賽的隊長。(圖片來源:Raymond


平均年齡 47 歲的戈 12 成員 

回憶起參與戈 12(戈 12=戈壁挑戰賽第 12 屆)的過程,賴國揚坦言,他一開始因為顧慮原本的訓練課表並不打算加入,但這場賽事卻是他日後回想起來最特別,也最感動的一段經歷。在賴國揚所帶領的 A 隊成員中,許多人過去不僅沒跑過全馬,甚至鮮少跑步,卻為了替學院爭取榮譽勇敢踏上海拔 1,500m 的高原沙漠。歷經數月的密集訓練,當所有人同心協力征服長達 4 天 112k 的賽程,順利通過終點的那一刻,這群平均年齡 47 歲的戈 12 成員們,不僅延續了學院的精神,更證明了自己永不停止探索,迎接挑戰的勇氣。也因為有這段一起訓練參賽的好情誼,許多 EMBA 的學員後來也加入賴國揚成立的臺大超馬團,成為他訓練之路上很大的一股動力。

 

經歷過無數賽事與無數練習的賴國揚認為,戈壁挑戰賽與隊友並肩作戰的回憶最刻苦銘心。(圖片來源:賴國揚)


從失敗汲取經驗 便離夢想更靠進一步

然而,在賴國揚追求頂尖的訓練過程中,也不是沒有遭遇到瓶頸。為了取得斯巴達超馬的參賽資格,他連續三年報名 24 小時計時賽,但前兩次都沒有達標(24 小時成績 180k 以上),但他並未因此停下腳步或是盲目的提高訓練量,而是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從中汲取寶貴經驗。比如:跨夜比賽的休息時間不好掌控,賽前他便擬訂好策略,只作短暫的休息;考量到冬天入夜會面臨到低溫的考驗,就趁著出差的機會在雪天中多進行幾次耐寒訓練,終於在今年二月的新生花博完成前進斯巴達的夢想。


24 小時計時賽最大挑戰是必須抵擋疲憊感與夜間想睡的誘惑。 (圖片來源:Raymond


專注目標 駕馭多重角色

當談起成績進步的祕訣,賴國揚謙虛的說自己很幸運,一路上受到很多前輩指點,讓他少走了許多冤枉路。但他也認為不管從事任何訓練,訂立明確的目標是進步的不二法門。比如,雖然都是長距離,但全馬和超馬的訓練課表就完全不同;而在訓練背後則要靠強大的心志作支撐,才能從刻苦的練習和挫折中堅持下來,不會輕言放棄。同樣的道理,他也應用在工作和生活上,很多人會好奇要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安排吃重的訓練,賴國揚說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時間比別人多,只是他更懂得專心投入當下的目標,並且會安排好生命中的順位,做出取捨。

像當時已將目標訂在今年的斯巴達馬拉松賽事時,去年即早早完工 EMBA 碩士論文,為的就是不讓學業影響大量的訓練安排,也防止訓練延宕學業進度;工作上則做好分工調度,不論是 EMBA 或工作上的應酬也會篩選過;而陪伴家人的時間,賴國揚認為「跑旅」是能挑戰賽事又能和家人相處絕佳時光!


了解現階段目標,專心致志,雖然生活必然有些犧牲,但做對事情與順序,工作、學業、訓練與生活都能兼具。(圖片來源:Raymond


不畏懼挑戰 Never Stop Exploring!

不論工作、學業或訓練,賴國揚從不畏懼考驗,即使接受考驗的結果不如人意,他也會將這些失敗視為讓自己進步、成長的動力。在完成斯巴達超馬後,下一步他打算挑戰 19 天環臺或是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不論下一個目標在哪裡,可以想見的是,他都將持續挑戰自己的極限,而那些因為追逐夢想而做出的努力.都會成為他人生歷練中最美的風景。



以上內容由 THE NORTH FACE 贊助刊出

*跑步人物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