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傷痛防護】對症下藥選護具 保護事半功倍

發表於 2018/08/23 23,15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身為跑者的你,練跑過程中是否曾因過度訓練、運動姿勢不正確、肌力不足等狀況而導致受傷、身體疼痛?日常生活或運動場上也常看到大家為了緩解疼痛、或預防二次傷害而配戴護具。但問題是,大家似乎都不太懂如何因應自己的症狀以及生活型態,選擇適當的護具。這次 3M 特別邀請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同時也是國家代表隊隨隊醫師的王凱平副主任,來教大家護具選擇 Tips,讓大家能聰明挑選、安心動。


(圖片來源:3M 護多樂™)


   跑步人人都會,長跑的過程中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運動傷害的問題呢? 

慢跑,看似毫無技巧可言,但是其實跑步姿勢、跨步步伐、練習頻次與強度都蘊含大學問。錯誤的動作、過度訓練,肌肉力量無法負荷運動的強度,都會增加跑者受傷的機會。而膝蓋、足踝承受著人體的重量和跑步時的衝擊力,因此更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受傷部位。


  • 膝蓋:膝蓋問題可粗分為急性、慢性。急性期,多由外力而造成內外側韌帶、半月板或十字韌帶的損傷,跑者會有很立即的疼痛感受;慢性傷害,則是因慢性的肌肉疲勞、緊繃所致,例如:肌腱炎、跑者膝(髕骨股骨傷害)等,因為初期的疼痛較不明顯,傷者常會隱忍疼痛,或為了持續運動,而改以其他的跑姿來避免疼痛,多半容易讓傷勢更加嚴重。


  • 足踝:是個活動度很高的關節,為了活動度,關節的穩定性相對比較差,運動過程中難免會受到運動傷害。最常見的急性問題還是踝關節扭傷;慢性問題,則以小腿肚肌肉緊繃所導致的阿基里斯腱慢性發炎為主。


(圖片來源:3M 護多樂™)


   跑者或民眾該如何挑選適當的護具呢?  

王醫師提到,當正值膝蓋或足踝受傷的急性期,若不能避免勞動,就建議佩戴護具來限制患部移動的幅度,並讓患部得到適度的支撐、穩定。不同的護具會根據材質、結構設計、以及包覆的範圍而發揮不同的功能。因此,選擇護具時應先了解確切的問題與症狀,並考量自己的工作、生活型態,才能讓護具發揮最大的功效。


關於護具的挑選,以護膝為例:

  • 依照穿戴方式可分為套筒式、纏繞式。套筒式護膝,能提供全面且均勻的支撐及束縛壓力,護膝穩定性佳、支撐度高、活動時不易鬆脫、滑動和變形。而纏繞式護膝,對彎腰困難,甚至上肢無力的人而言穿戴相對方便許多。


  • 依包覆範圍、結構設計,則以髕骨有無挖洞、左右是否含支撐片做區隔。全面包覆型護具,意指髕骨處沒有開洞,完整包覆膝蓋,穩定性、支撐度佳。對於膝蓋不適,卻無法具體指出疼痛問題的民眾,能提供全面的支撐與穩定。但王醫師也提醒,這類全面包覆型的護膝不適合膝蓋時常需要大幅度彎曲的民眾。主要因為護膝會限制髕骨與股骨的相對位置,在膝蓋彎曲時恐會對髕骨造成不正當的壓力。對於這類的民眾,則建議使用髕骨挖洞設計的護膝款式。


  • 護膝左右多有雙支撐片設計的款式,主要是強化膝關節內外側穩定性,建議膝蓋兩側受傷需要保護的跑者使用。


 

(圖片來源:3M 護多樂™)


  • 另外,除了很常見的護膝外,還有髕骨加壓帶。一般大家所認知的髕腱,可能只是「膝蓋下面的那一小段」,實際上,大腿肌肉一路延伸至膝蓋下緣,當跑者長期大腿肌力不足或肌肉處於緊繃時,大家可以想像大腿肌肉就如同彈力繩一般,長時間被拉扯的狀況下,當跑者再進行跑步或跳躍的動作時,膝蓋下方就會產生疼痛感。髕骨加壓帶的作用就是壓住髕腱處,讓肌肉不會繼續被拉扯,給予支撐並分散所承受的張力。


(圖片來源:3M 護多樂™)


而針對護踝,重要的任務就是預防習慣性扭傷,透過護踝限制腳踝關節活動範圍,達到穩定、支撐之效。跑者可根據自己的生活型態、職業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款式。此外更重要的是增加肌力,讓身體能有更好的保護能力。

而近年運動場上除了護具以外,也常看到運動壓縮腿套。王醫師表示,透過適當壓縮力量強度的腿套可以給予腿部肌肉保護、支撐,減少運動中肌肉震盪,增加運動協調性,進而可以增加運動表現,而與一般護具有功能性的差距。


(圖片來源:3M 護多樂™)


   除了護具款式挑選有大學問以外,還有甚麼其他應該要注意的呢?  

選擇配戴護具存在正確觀念,才能幫助身體部位的修復,並達到支撐、保護的作用。而在穿戴上,建議護具還是貼肌膚較為合適,若是護具隔著褲子配戴,會容易造成護具的滑動。最後還要提醒大家,護具僅是保護身體的一部分,培養正確活動、運動、穿戴觀念,才能避免舊傷反覆發生,在身體正確良好修復的機制下,加上護具帶來的保護效果,才能發揮最大功用。




以上內容由 3M 護多樂™ 贊助刊出。


*跑步產品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