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當年拒用「台灣」參加奧運 現在想用還不能用

發表於 2018/07/25 12,276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18-07-25 08:00 聯合報 記者黃國樑/報導


2016 里約奧運舉重女將許淑淨成功摘金,讓中華台北的會旗在會場飄揚。(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個由奧運世界名將紀政領銜推動的「二○二○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還未完成第二階段連署,對岸與國際的封殺行動卻已展開,原來明年 8 月要在台中舉辦的東亞青年運動會,昨天經東亞奧會召開臨時理事會以舉手表決方式,取消了台中的舉辦權。

這當然是對岸一次嚴厲的示警行動,要以強烈的訊號告知台灣內部,公投不過是一場徒勞無功的政治遊戲,就算公投通過了,台灣也不可能真的以「台灣」的名義參加奧運賽事。對於台灣推動 2020 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活動,大陸籍的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劉鵬明確表明,此舉「公然挑戰奧會模式」,對東亞運動會產生巨大風險,因而建議取消辦理賽會。


年底公投 「中華台北」走入歷史?

前年 8 月里約奧運開幕,依照往例我國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賽期裡我選手獲得獎牌時,也只能升中華奧會會旗,吹奏國旗歌,但台灣內部隨統獨消長,愈來愈多人對此一安排不滿,一些外媒也加入表達不滿情緒的行列,當時美國網路媒體 Newsy 即以一篇標題為「台灣得在奧運期間,使用不同名號、旗幟、國歌」(Taiwan Has to Use A Different name, Flag and Anthem for the Olympics)文章報導指出,如果觀眾有收看開幕典禮,就會看到有一支參賽隊伍令人感到奇怪,而這支隊伍叫做「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這面旗幟,不屬於任何國家,而中華台北也不是一個國名。


2016 年數十個獨派團體或政黨發表「我們的台灣,我們的旗」共同聲明,並在網路公開徵選「台灣奧運旗」,進軍 2020 東京奧運。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里約奧運一結束,北社、台灣教授協會、時代力量等數十個獨派團體或政黨即開了一場記者會,發表「我們的台灣,我們的旗」共同聲明,疾呼「以台灣之名向國際發聲」,並在網路公開徵選「台灣奧運旗」,進軍 2020 東京奧運。

今年 2 月,由紀政掛帥的東奧正名公投即正式提案,並很快在 3 月 23 日的中選會委員會上獲得通過,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第二階段連署,台灣藉由年底公投終結「中華台北」似乎來勢洶洶。


國策顧問紀政(前左二)發起 2020 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32開始 邊抗日邊派隊參加奧運

1932 年,中華民國政府首次派員參加奧運會,選派田徑選手劉長春為「中國」國家隊代表,由於正值抗日時期,更特別刊登劉長春照片,稱他為「中國四億人的唯一代表」,從 1932~1948 年的五屆賽事,中華民國確實就是「中國」的唯一代表,但這期間中國都在應付日本的侵略,或是接踵而來的國共內戰,無法真正派隊參賽,只能象徵性地由少數個人與賽。

當時的台灣仍在日本統治之下,在東京念大學的台灣人張星賢,曾代表日本參加奧運,成了第一個參加奧運的台灣人。


北京、台灣 奧會准雙方同時參賽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1952 年的奧運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兩岸政治分裂情況浮上檯面,國際奧會首次討論「中國問題」,會中決議兩岸運動隊伍可以同時參加此屆奧運,可是我方秉持「漢賊不兩立」憤而退賽,而這是中共首次參加奧運。

當年,國際奧委會以三十三票對二十票通過,准許中華民國和中共雙方參加比賽後,我國當時奧會代表郝更生立即宣布「中國」(即中華民國)將退出世運以抗議准許中共參加。

1956 年墨爾本奧運,國際奧會要求台灣以「福爾摩沙中國隊」名義,與對岸的「北京中國隊」共同參賽,這次改由中共堅持「台北不出,北京不入」,退賽杯葛。


要求我改名「台灣」 引爆抗議事件

1960 年羅馬奧運,國際奧會針對「中國問題」,做出對中華民國不利的要求。決議認定,位在台灣的「中國奧會」,因管轄未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在台灣台北的「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不能以「中國奧會」名稱繼續接受承認。但是換個名稱依舊可以申請,最後國際奧會同意我國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為名稱,但必須以「台灣」或是「福爾摩沙」的名義參賽。

這次,我方雖與賽,但為表示抗議,開幕式上我代表團手持「Under Protest」白布條,緩緩通過司令台,這是目前奧運史上唯一一次開幕抗議紀錄。

其後,1964 年東京奧運、及 1968 年墨西哥奧運, 中華民國雖使用「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但實際上,在參賽出場及大會的公報或文件上,仍稱中華民國為「台灣」。

不過,1972年,經我國長期抗議,國際奧委會再度就「中國問題」提出討論,結果表決多數贊成我以「中華民國」參賽。


蒙特婁奧運逼改名「台灣」 我退賽

1976 年奧運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這時加拿大剛和中國大陸建交,在中共施壓下,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聲明「一個中國」立場,要求我改稱「台灣」,否則不得入境。我代表團一行人當時已抵達加拿大,卻不得入境,轉至波士頓待命。但最後斡旋失敗,我代表團開賽前夕退出奧運。


1976 年蒙特婁奧運,我代表團因名稱問題無法參賽‧。圖為紀政(左)與楊傳廣在蒙特婁機場留影。(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79 年,國際奧委會達成名古屋決議,推翻 1960 年的協定,正式確認北京在奧會的地位,內容為:

  1. 承認北京之奧會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與國歌。
  2. 中華民國奧會將在「中華台北奧會(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的名稱下繼續參加奧運會,但須提出不同於以往使用的國旗、國歌,並由執委會批准。


中華台北模式 洛桑協議定調

在不願更改國旗及國歌下,我國於 1980 年暫停了所有奧運活動。並向國際奧會總部瑞士的洛桑地方法院申請假處分,請求停止名古屋決議之效力。但最後迫於無奈下,我簽下《洛桑協議》,確認台灣奧會名稱變更為「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以及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所提送之旗幟及標誌,即梅花加上五環標誌。但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享有與所有國家奧會完全相同之權利與地位。「中華台北」的名稱即沿用至今。

洛桑協議是在 1981 年 3 月 23 日,由我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沈家銘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瑪蘭奇,在洛桑國際奧會總部簽訂的,全名其實是「國際奧會與中華台北奧會協議書」,我國之後陸續運用相類的模式參與許多其他國際組織或會議,這種模式即常被稱為「奧會模式」。


1981 年中華奧會主席沈家銘向記者展示國際奧會簽署同意我國使用的會旗及協議書原文。(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當年棄「台灣」 現卻變成追尋目標

由於台灣內部政治意識的變遷,「台灣意識」高漲,台灣自認為「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已寥寥可數,當年我們認為是屈辱的名稱,很弔詭地,在今年卻變成了公投要正名的目標。可是,這個所謂的正名卻儼然是對北京所認定的現存架構的嚴重挑釁。

東奧正名公投案在 2 月提案後,即遭對岸人士多次嚴厲批評,質疑這項公投挑釁兩岸關係、炒作台獨。中華奧會前國際組長姚元潮更在 4 月寫信給國際奧會,直指紀政是在推動台獨,藉東奧正名來偽裝,將引起台海危機。他還建議國際奧會,透過中華奧會給台灣當局警告,以防此事發生。

為此,國際奧會也在今年 5 月初主動發函給我中華奧會,表明國際奧會執委會會議中討論了台灣欲改名參加東京奧運議題,最後決函知中華奧會,任何更改名稱之舉動都將「不予核准」。亦即,公投都還在連署,國際奧會已經封殺了改名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中方主導停辦東亞青運投票 1:7我大敗僅日棄權


*運動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