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防護】平底鞋和夾腳拖 醫師說這個對象不適合穿

發表於 2017/08/31 6,577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17-08-30 19:13 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即時報導

平底鞋和夾腳拖則是鞋底缺乏彈性,穩定度及防滑效果較低,及看似舒適的功夫鞋因包覆性不足、避震效果差而不適合年長者(圖片來源:記者許振輝攝影)


選好鞋、穿對鞋不僅能避免跌倒,也能讓足部健康,減輕負擔。挑選一雙適合的好鞋,從足底腳型、鞋子尺寸、材質、防滑與避震效果、鞋款及試穿技巧等都要兼顧。對銀髮族來說,隨年齡增長足部肌肉、韌帶和肌腱開始退化,挑鞋更不能馬虎。


一名患關節炎的 60 多歲婦女,足底關節逐漸僵硬,使其中一隻腳足弓突起,演變成高弓足,當遷就相對正常的另一隻腳穿上舒適的鞋,也會因支撐力不佳、受力不穩,長久下來傳引至膝蓋、髖關節造成疼痛,在訂製高弓足適用的鞋墊後才逐漸好轉。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指出,當年紀增長,足部肌肉、韌帶或骨骼逐漸退化變得疏鬆,腳跟脂肪愈來愈薄,一旦穿錯鞋,不僅足部皮膚缺乏彈性容易龜裂,更常見拇指外翻、雞眼或足弓塌陷形成後天性扁平足、關節炎,臨床中也遇過不少跌倒骨折的案例。


台灣義肢裝具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智光說,尤其當足部周圍有血管病變,選到鬆緊度不佳的鞋款,可能使得周邊血管缺血;又當穿鞋未掌握鞋底厚薄和鞋形,也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或關節變形,往上影響到膝關節、髖關節、骨盆或脊椎造成疼痛。


「有些鞋穿起來舒適,卻不適合老人家。」釋高上解釋,許多長者愛穿全氣墊鞋,對年輕或中壯年族群適合,但長者會因平衡感變差,踏在過於柔軟的氣墊上,就如同踩在沙地,無法提供足底與地面穩定的接觸面積,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平底鞋和夾腳拖則是鞋底缺乏彈性,穩定度及防滑效果較低,及看似舒適的功夫鞋因包覆性不足、避震效果差而不適合年長者。


適合長者的鞋款材質,陳智光說明,人造皮鞋不透氣,不僅易讓足部流汗且柔軟度不佳,真皮鞋或以透氣布料製成的運動鞋,透氣性較好;綁鞋帶的鞋款能讓鞋與腳更服貼,做到最好的調整,對年輕或中壯年來說是較好的選擇,但考量長者視力、腰椎逐漸退化,手部能做的精細動作也不如從前,以魔鬼沾黏貼的鞋款操作方便,固定效果也佳,是替代的選項。


另一項要注意的地方,陳智光提醒,銀髮族適宜的鞋款要能防滑,平底鞋穿起來雖舒適、穿脫方便卻因鞋底薄,難以做到「深」鞋紋,鞋紋深才有較好的防滑效果。皮質製成的鞋底,缺點則是「遇水則滑」。


較適合的鞋底材質,包含橡膠製成的鞋底摩擦係數較高,多數休閒鞋的PU鞋底要選擇鞋紋深的設計,原理如同輪胎,紋路深摩擦力大,橫向紋路又能提供較好的防滑效果。


釋高上解釋,挑選鞋時鞋前要寬,腳趾與鞋前應保有約一公分的長度,讓腳趾有空間能輕微活動;鞋的軟硬度過軟支撐力不足,太硬則會過度支撐,鞋的材質軟硬適中較佳,至於後腳跟需有包覆性,不宜選擇平底鞋缺乏彈性與穩定性,鞋跟應選高度在 3 公分內。


陳智光說明,銀髮族適合的鞋子結構,鞋後方應比前方高,適當的鞋跟高度可提供步行或快走時,腳跟著地的吸震效果,或者也可在鞋跟下方做個氣墊,讓步行時有個緩衝,因此,前高後高的厚底鞋並不適合長者。


試穿鞋時的技巧,鞋子大小尺寸該如何選?釋高上說,試穿時除應保留鞋前與腳趾有一公分的空間,買鞋時間可選在傍晚或夜間,因銀髮族雙腳在一整天行走後,腳容易輕微水腫,與早上尺寸約會差一號,此時能選到較大號的鞋,且兩腳皆須試穿,試走約 5 到 10 分鐘,再做些蹲下、墊腳尖的動作,且試穿時必須穿襪子,襪子是皮膚與鞋之間的緩衝,有透氣、保護和舒適的功能。


陳智光說,若是足底關節退化,必須要看關節可活動的範圍,關節柔軟容易產生扁平足,受傷後若關節僵硬可能形成高弓足,當有扁平足或高弓足的長輩,即使鞋子挑得好,也會因鞋子的鞋墊不適合感到雙腳不對稱,建議可量身訂製鞋墊當作輔助,針對足部相對應的受力點進行減壓。


延伸閱讀:

【傷痛防護】夾腳拖路跑傷害實際案例



資料來源:udn聯合新聞網

*跑步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