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運動時如何補充水分才正確? 醫師這麼說

發表於 2017/04/22 11,996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17-04-21 17:25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許多民眾擔心外面飲水機水質不良,不敢直接飲用(圖片來源:123RF)


路跑、騎單車、健身、瑜珈,越來越多民眾熱愛運動,如何適時補充水份,可是門學問。家醫科醫師林青榖提醒,運動前、中、後,都應隨時補充水份,每 15 分鐘補充一次,才能避免水分攝取不足,引發不適症狀。


林青榖指出,人體缺水時最常發生四大不適症狀為「感覺疲勞、昏昏欲睡、口乾舌燥、便祕」,整個人沒有精神,這些看似與喝水無關,但實際上缺水就會引發眾多不適症狀。


一項最新「國人外出飲水健康力」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自覺每天外出、運動時,喝水量並不夠,其中又以 20 至 34 歲女性、年輕族群喝水不足的現象最為嚴重。高達八成三受訪者表示,對於公共飲水機水質品質、來源不安心,以致補水不足。


調查發現,89.6 %民眾平均一天喝水量(不含飲料、茶類),遠不敵醫師建議的平均喝水量,女性遠高於男性。值得注意的是,高達 48.2 %受訪者表示,即便在運動時,也沒有養成隨時補充水份的習慣。超過 78.4 %受訪者曾因喝水不足、水份攝取不夠而「口乾舌燥」,26.8 %排尿不順、尿道炎等症狀,16.4 %的人甚至曾經出現中暑現象。


至於一天得喝多少水才夠?林青穀表示,千萬不可等到口渴才喝水,以 60 公斤體重換算,每天建議攝取的水量應該達到 2,400 c.c.,也就是體重(公斤)乘於 40。


若是飲水不足,輕則引起腸胃炎、感冒、心臟血管疾病、以及女性最常患的尿道炎;重則容易產生中暑、休克,尤其是運動時極有可能發生熱衰竭、橫紋肌溶解、抽筋等現象」。


林青穀提醒民眾,外出或運動時,應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以防身體缺水,如果能夠隨身自備良好濾水功能的濾水瓶,在外喝水時,就能多一層把關。



資料來源:udn聯合新聞網

*健康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