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來自海峽對岸的「中國馬拉松第二高手」

發表於 2016/03/07 23,999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蔣介文是台灣馬拉松三大現役高手之一,並在去年打破了塵封22年的台灣半馬紀錄。


我第一次注意到蔣介文這個名字,是在撰寫《中國最成功的馬拉松跑者》一文的過程中。


根據中國田協網站的2014至2015年「國內選手排名」,前兩年在中國馬拉松選手(非體制內)中排名第二的,是緊隨李子成之後的蔣介文——2014年,他在北京馬拉松以2:18:29獲得第七,僅比李子成兩年中的最好成績慢8秒,同樣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內選手。


(圖片來源:愛燃燒)


從排行榜上蔣介文姓名用的繁體字和拼音推斷,他顯然不是大陸人。網上搜了下,他果然來自台灣。


一個來自人口僅2300萬的寶島的跑友,卻能以驕人成績在全國馬拉松選手榜上高居第二,而且是在PM 2.5指數爆表的2014年北馬。另外,他的名字也令人浮想聯翩——難道和台灣蔣家有什麼淵源?


(圖片來源:愛燃燒)


強烈的好奇心促使筆者產生一個念頭:一定要會會這位高人。

承蒙台灣知名跑步網站「運動筆記」的朋友許先生熱心幫忙,我們拿到蔣介文的聯繫方式,並對他進行了電話專訪。


雲南長跑隊的編外隊員

電話另一頭的蔣介文人就在大陸——雲南呈貢體育訓練基地,他正在那裡接受高原訓練。

這個基地位於昆明郊區,海拔1800多米。「台灣雖然也有高山,但路線太陡。」他說。


呈貢基地是雲南省體工隊男子長跑馬拉松組的大本營,蔣介文在那裡和雲南省專業隊一起練;「有伴才好練。我們教練也蠻有名的,叫張國偉,號稱“亞洲長跑王子”。」


1959年出生於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的張國偉,是中國10000米突破29分鐘、5000米破14分和3000米破8分大關第一人,也是中國獲亞洲萬米和5000米冠軍的第一人(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


1987年第6屆全運會,張國偉一人獨得三枚長跑金牌:5000米13:41.24,10000米28:39.08,馬拉松2:12:17。同年他在捷克跑出3000米7:56.19,至今仍是全國紀錄。1990年他因傷退役,1993年起擔任雲南省長跑馬拉松主教練。


蔣介文每天和雲南省隊一起訓練。「教練把我當成他的隊員。訓練不用交錢,因為我和教練關係很不錯,只要交伙食費和住宿費這些最基本的(生活費)。」他告訴筆者。


和其他隊員一樣,蔣介文也是兩人合住一間宿舍。他的室友我恰巧認識:曾在愛丁堡馬拉松跑出2小時12分的楊定宏。2014年11月底我跑完首屆武夷山馬拉松之後,在當地機場邂逅剛奪得半馬冠軍的他。


得天獨厚的高原環境,為雲南哺育出眾多長跑高手。「全國冠軍好幾個都在這邊,包括董國建、楊定宏。山東是5000米厲害,雲南是萬米跟馬拉松厲害。我們隊的楊定宏和小女孩張德順,創造了2015年度萬米全國男女最好成績。楊定宏萬米PB是28:17,去年跑了29分16秒。跟他們練蠻辛苦的。」蔣介文說。


他第一次來雲南是在2000年,當時還是學生,利用寒暑假過來作系統性訓練。剛開始高原訓練之初,他跟不上那些當地高手。「因為我們不是高原人,攝氧量不夠。現在適應了,跟得上。」


雲南專業隊每周跑量200公里左右,沒有休息天,每天都跑;主要跑山路和公路,較少在田徑場里練。


「我們比較少跑間歇,只是在比賽季——賽前一個月,每星期才跑一到兩次,因為跑間歇會浪費你的體能。節奏跑則每天都練。」


教練會為「大部隊」定一個節奏,通常是400米90秒;隊員自己想更快也可以。

這個配速相當於每公里3分45秒,對高手似乎不算很快,畢竟蔣介文全馬可以跑3:1x的配速。「跑久了很累。我們這種節奏跑沒有熱身,一開始就是這個速度,後面可能越來越快。天天用這個速度跑也會很累。」他解釋說。


好在不需要天天跑節奏。筆者採訪這天,他們的訓練課目是放鬆調整,跑十來公里,沒有配速要求,跑完即可。對蔣介文來說,放鬆的配速是4分到5分。下午更輕鬆,只要打打球——籃球或足球,「也是教練安排的」。


蔣介文認為,在雲南訓練對自己效果明顯:「高原訓練,又跟這些能力好的選手一起練,對我真的有幫助,因為水平會提高得比較快。」難怪他選擇長駐雲南,「2014年,我總共只回台灣1個月。」


這導致他無法參加今年1月「總統」和立法院大選投票,因為台灣選舉不允許郵寄投票。2008和2012年那兩屆他都有參加。


對於大陸這種專業體育體制,他的看法是:「我覺得吃得飽,但他們不能參加商業性比賽,一年只能參加兩次場地賽和兩次馬拉松,不像體制外的可以到處參賽;要求每場比賽都要跑好。」


台灣半馬紀錄保持者

蔣介文是台灣馬拉松三大現役高手之一。據台灣媒體報道,蔣介文拿過兩次台灣全運會(兩年一屆,逢奇數年舉行)馬拉松金牌,2011至2012年蟬聯富邦台北馬拉松台灣冠軍。


(圖片來源:愛燃燒)


2004年他在香港創造的個人最好成績2:18:14,在台灣歷年成績榜上排名第14,個人排名第五。他前面的四個人有兩個現已退役,包括1995年在日本別府大分馬拉松創下全台紀錄2:14:35的許績勝。


蔣介文也擁有一項台灣紀錄:去年2月,他在日本香川縣丸龜半馬跑出1:03:46,打破同樣由許績勝在日本創造、已經塵封22年之久的1:04:05全台紀錄。筆者提到這一點時,他謙遜地說:「沒有啦沒有啦,謝謝謝謝!」


提起當時的情形,蔣介文回憶說:「我不太敢快,因為怕跑到後面會沒力量,所以比較壓著跑。日本半程平均水平很厲害,跑六十一二分的很多。我的名次是五十幾名,第一名59分多。」


我按Dave Cameron的公式推算,蔣介文63:46的半馬成績全馬可以跑到2:15:30;如果按Pete Riegel的算法,他的全馬成績能達到2:13:52。


而最樂觀的是教練張國偉。「我們教練跟我說,我的馬拉松還有很大潛力。(我的半馬PB換算成全馬)應該是兩小時十一二分——如果耐力好的話。可是馬拉松很難說,,它是兩個半程。你半程很好,不一定全程也會很好,全程好也不一定半程好。」蔣介文指出。


這話沒錯。2010年創造半馬世界紀錄58:23的厄立特里亞人塔德塞(Zersenay Tadese),全馬從未跑進2小時10分。


但蔣介文並不認為,2:18就是自己的馬拉松極限。「香港馬拉松路線不好跑,上下坡多。以當時的狀態如果去日本會更快,快多少我不曉得。因為香港每年的冠軍都是快的兩小時十四五分,慢的十七八分。」


至於如何提高耐力,他對教練非常信任:「看教練安排怎麼練就怎麼練。」


據蔣介文說,目前台灣專攻馬拉松、能進2小時30分的只剩三個,其他2:30以上的都是學生。台灣沒有田徑專業隊,「只有棒球和籃球兩個項目有職業隊(商業性質),所以我們都算業餘的(笑),靠獎金吃飯,還有台灣阿迪公司贊助。」


不過,政府也養一些運動員——在高雄左營訓練中心。「那些都是奧運會可以拿牌的:舉重、跆拳、女壘……其他的如果你今年奧運達標,他們會叫你去訓練中心呆著,他們會給你薪水;離開訓練中心就沒有了。」


目標:里約奧運+破台灣紀錄

參加今年8月的里約奧運會,是蔣介文今年的首要目標。


「這次奧運的標準蠻低的:2:19。以前奧運會A標是2:15,B標2:18。今年不分A、B標。台灣男的現在只有何盡平一個達標。


「其實去年我也可以達標:去年4月我參加大邱馬拉松,那時的標準是2小時17分。最後1公里我一看進不了17分,就慢慢跑回來,成績是2:19:43。誰曉得標準又下調到19分。」他有點無奈地說。


(圖片來源:愛燃燒)


每個國家或地區最多可以派三人參加奧運馬拉松,而台灣具備進2:19實力的男子選手正好有三個:除了去年3月1日在日本琵琶湖跑出2:17:42(PB)的何盡平之外,還有以2:15:56(2011年鄭開)排名台灣歷年成績第二張嘉哲。


蔣介文上半年會參加兩場資格賽事:2月的別府大分,以及4月的平壤馬拉松——「我們是台灣派的,台灣田徑協會承認這個比賽。」


他的「別馬」成績似乎不理想:2:31:46,第67名(何盡平2:23:26,第24名),但他不以為然,在微信上告訴我:「這次比賽是訓練前30公里用2小時16分的節奏,後面12公里以輕鬆慢跑完成比賽。這是教練安排的訓練計劃,我重點是四月的比賽。這比賽不重要啦,哈哈。」


好在他在平壤已經有過進2:19的經歷。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身高1米70、體重55公斤的蔣介文出生於1982年,現年33歲。他不認為里約是自己參加奧運的最後機會:「如果我想再跑的話,也可以跑到三十七八。我們教練說,馬拉松這個項目跑到三十七八還是可以的,只是那時候你的恢復能力要好。訓練也和年輕人不一樣。比較辛苦啦。」


(圖片來源:愛燃燒)


他的長期目標,是半程跑進63分,全馬2小時14分以內——打破台灣紀錄。


儘管2:14的目標比蔣介文的PB快4分鐘,但他認為這個成績並非不可企及:「如果沒有受傷,一直練下來,應該沒有什麼難度。我們教練跟我說,如果好好配速,這個紀錄可以打破。馬拉松最關鍵是前面30公里的配速,如果你配得好,後面12公里就跑得好;配不好,後面12公里就跑不好。」


以他自己的情況為例,他希望前30公里按每5公里16分左右——15:50至16:10之間的配速跑(注:5公里16分是每公里3分12秒、全馬2小時15分的配速),「到30公里還有力量就加速,打開15分內」。


不過,正好跑這種配速的選手不容易找到。蔣介文喜歡去日本參賽,就是因為日本馬拉松水平高,和他跑相近節奏的選手有不少。


他覺得自己看表不好掌握,因為「每次比賽狀況都不一樣,自己看表有時會急會慌,用時超過一點會加速,快了自己也不知道,會不知不覺地越來越快,最後也跑不到。跟跑的話前面的人還會幫你擋風,跟在後面比自己跑輕鬆」。


北京和平壤,一年兩個2:18

2012年在富邦台北馬拉松,蔣介文以2:19:14獲得全場第8、台灣第1,贏得23萬新台幣的獎金。賽後他向台灣媒體透露,自從2004年港馬PB之後,自己已有8年沒跑進2小時20分。


2014年,他卻在平壤和北京跑出兩個2:18、很接近PB的好成績。對於自己的明顯進步,他分析說:「因為我每年都會來雲南訓練,提高了能力。另外,2013年開始,比賽次數降低,2014年只跑兩場比賽。馬拉松和半馬不一樣,可能要兩三個月才能恢復到最佳狀態。所以國外選手都是一年兩場比賽,上下半年各一場。」


那一年的霧霾北馬,也是大陸專業運動員的馬拉松冠軍賽。蔣介文的成績僅次於冠軍賽第一名韓成才,且兩者非常接近(2:18:29對2:18:21)。出發時,他還處在不利的位置。


「我的號碼是3開頭的,從第三區出發,追上去再跟大陸選手跑,耽誤了一些時間。以那天的狀況,應該可以更快。我沒有見過霧霾,還以為是大霧,跑下來感覺呼吸道有點怪怪的、有點堵塞,好像有灰塵在裡面。比賽時倒是沒注意到。」


(圖片來源:愛燃燒)


賽後他在跑記中寫道:「從沒在這樣的天氣下比賽過,明明就是白天,看起來像是比較亮的傍晚……」


不過,蔣介文告訴筆者,就算當時知道是霧霾,他也不會棄賽,因為「都已經報名了,沒有辦法」。


(圖片來源:愛燃燒)


同年4月的平壤馬拉松,他和今年一樣,也是台灣派去參加的,「不然進去辦簽證會很復雜。台灣和北朝鮮有交流」。


那次他原本排名第七,到最後兩公里一下掉到第11。「跑不動,快要走路的節奏,因為前面太快。如果按前面的節奏,成績就是2小時12分多(實際2:18:37)。後面5公里慢了6分鐘。馬拉松真的很難說,不到最後,你不知道自己可以跑多少。」


蔣介文如此描述他在平壤參賽的感受:

北朝鮮可能有點像中國五六十年代的場景,車、電車都很破舊,很多人騎自行車。街道倒是很漂亮,整理得很好,草修得很整齊,馬路都很平。每個人都穿「中山裝」,胸前有金正恩和金日成的像章。


我們沒辦法出去逛,因為有限制,只能在飯店附近看看,軍人很多。比賽那天才知道,原來平壤的街道是這樣子。


那次天氣蠻熱的,二十幾度,起跑就很熱。我們跑的時候,後面會有一排車,他們的教練在車上用朝鮮話指導還是罵人,我聽不懂,反正就是很凶。


一圈10公里只有兩個補給站,只有水,沒有吃的。賽道旁邊有很多人圍觀。跟一般的比賽沒什麼兩樣。最後跑到體育場,整個體育場坐滿人,看你跑回來。


沒有什麼感覺,沒什麼好看的風景。觀光只能導遊去,導遊帶你去就去,話不能亂說,照片也不能拍。手機之前說進去會沒收,出關才還給你,現在GPS手機還是不能帶進去。他們的手機不是智慧型的,還是按鍵式。


我們從北京走,週五到,週一回來,呆了四天。很封閉的國家,真的沒什麼印象,沒什麼特別會讓我想起來的東西。我一上飛機就喘一大口氣,因為一進去就很壓抑。


出身泰雅族的黑色閃電

是時候揭曉最後一個謎底了:蔣介文和蔣家無關。

事實上,他是泰雅族——台灣高山族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北台灣。


蔣介文從小跟著當體育老師的父親,在台中市區長大,只是暑假才回老家。「可能有在山上呆過,但是當時比較小,沒有記憶。」


關於自己的名字,他曾問過爸爸;他父親說是一個教授起的。他祖上也不姓蔣。「我們有自己的傳統姓。國民政府來台灣後,每到一個部落,會拿幾個姓讓各個家族抽籤,抽到什麼姓什麼,比如姓陳、姓蔣。」


蔣介文不會說泰雅話,不過家裡有泰雅族傳統衣服。至於該族的一大特色面部刺青,他說那是不能隨便刺的,要變成男人才可以:「你要在山上打到獵物帶回來,或者把別族的人頭割下來才可以;女孩子要會織布。現在我們那個族都沒有了。有紋面的可能只剩兩三個。」


「這些文化我不是很深入瞭解,是聽一些老一輩講的。我爺爺也沒有趕上那個時代,他爸爸才有。」蔣介文坦承,「高山族有的是從菲律賓、從南洋過來的。可是我查了一下,雲南有個獨龍族,跟我們泰雅族習俗很像——從衣服到身上的刺青都很像。」


台灣著名美女高金素梅和徐若瑄,都有泰雅族血統。「泰雅族五官比較深遂。我們有14個群族,有區分。徐若瑄漂亮是因為她爸爸是國民黨老兵。純粹的泰雅族不是很漂亮,皮膚比較黑。但如果你跟漢人通婚的話,小孩是很漂亮。」蔣介文透露,他女朋友也是漢族,來自遼寧大連。


皮膚黝黑、在馬拉松賽道上常與黑人同跑的蔣介文曾自嘲說,看到非洲軍團就像看到自己的同胞。


蔣介文大學上的是台灣體育學院,在競技運動系主修體育教育專業。他的5000米PB是14:40出頭,拿過亞洲青年第三(2001年在文萊)。萬米現在跑得少,應該是29分出頭。破紀錄的那場香川丸龜半馬,他前10公里用時29分40秒。


他的首馬是2001年台灣運動會,當時還在上大學一年級,成績大概是2小時33分——最後1公里抽筋,賽前訓練練時間也比較短,沒有很專注於練馬拉松,因為當時還在跑5000米和10000米。


蔣介文覺得,現在比賽對他已經沒有多少壓力,更多是去享受比賽;出國參賽壓力大一些,因為要成績。


如今他每年正式大賽只跑三場——4月,10月各一場,外加12月的台北馬拉松。後者因為是阿迪公司的贊助賽事,作為簽約跑者他必須參加。


利用回台灣的機會,蔣介文會順便參加一些路跑賽,馬拉松跑兩小時三四十分就行,掙點生活費。在求成績的大賽前三四個月,他會來雲南訓練。


(圖片來源:愛燃燒)


「畢竟我年紀大了,差不多要退休了。所以想求質量,盡量趁這幾年還可以拼、還可以進步的時候,把成績提上來一點,有個完美的退役。」退役後他會在高中——相當於大陸的體校當教練,但自己也會練,做運動員兼教練。


(圖片來源:愛燃燒)


「退下來以後,我不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賽,就會去跑路跑,有錢去賺,沒錢就不去。現在雖然吃緊一點,但我覺得先完成成績目標的話,或許對未來會更有幫助。」蔣介文坦言。


更多蔣介文的最新動態,請參考蔣介文粉絲專頁


*焦點人物 盡在運動筆記*

AD【評測】2024全新翼型碳板跑鞋 HOKA Cielo X1 再創新巔峰 唯獨自己才能突破自己
看更多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