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科技】跑步「同鞋會」 你不可不知的跑鞋知識

發表於 2016/01/12 29,84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跑者的跑鞋,就如同女生的高跟鞋一樣,永不嫌多!許多跑者明明就已有媲美蜈蚣足量的各款跑鞋,一旦看到新款上市,還是管不住荷包,恨不得再敗一雙!但如何挑選一雙「尬意又合腳」的跑鞋,關鍵知識可不能少!無論從功能性、外觀、構造設計、重量,或是挑選時的注意事項等,都要「步步為營」才能「慧眼識鞋」,讓跑者與跑鞋成為最佳拍檔、戰無不勝!


關鍵提問 1:路跑鞋、慢跑鞋,傻傻分不清楚? 
路跑鞋就像「跑車」,慢跑鞋如同「房車」,需求不同、功能就不同。


(影片來源:運動筆記)

簡單來說,路跑鞋就像「跑車」,駕馭跑車時,車手講究的是效率與速度,路跑者最在意的,則是如何創 PB、破瓶頸,所以路跑鞋與馬拉松鞋是否具輕量化、透氣性與適度避震功能,就是關鍵。

對中階、進階跑者來說,由於跑步技巧與力道控制都已相當熟稔,步伐落地時不需太多的緩衝,重要的反而是落地的效率與抓地力,此時若選擇鞋面輕薄,內裡包覆性較少的路跑鞋,相對較透氣且重量負擔小,而顯切割的大底,較薄的中底與顆粒狀前底的「黃金組合」,雖避震較少,但前後落差較小,更可幫助競技跑者運用靈活的步伐,提升抓地力。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與「跑車」相對的「房車」(慢跑鞋),講究的則是在舒適、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穩定前進」,慢跑鞋較適合訴求為健康而跑或入門新手,由於新手較容易以腳跟著地,需要較多緩衝來保護足部,此時慢跑鞋寬厚的中底與大底,即能提供良好支撐與吸震效果,在落地時分散衝擊力道,若有多層複合鞋面的設計款,也能穩定雙腳,帶來更佳包覆性。


跑鞋賞析開始啦(影片來源:運動筆記)


關鍵提問 2:跑鞋不就是一雙鞋,構造有差很大嗎? 
跑鞋雖然一雙僅有區區數百公克,乘載的卻是跑者全身的重量、力道與期待,所以每雙鞋的構造與設計,都是精心打造,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鞋面:
若整雙鞋面具大範圍透氣性網布,搭配在重點部位的膠料支撐,不僅可保有步伐的靈活性與跑步時的透氣性,也仍有包覆的效果;前腳掌部分的大孔隙、大範圍網布,可帶給前腳掌較佳的包覆性,後腳跟部分的緻密網布與內裡,或是將鞋舌部分填充加厚,也會有很好的包覆效果。


 (影片來源:運動筆記)

二、中底:
顧名思義,就是跑鞋的中段部分,該構造若有輕量化的材質,可兼顧輕薄與跑步彈性,且與前後結構的落差較小,讓跑者可多運用前腳掌著地;有些跑鞋還設計有避震型波浪片,可提升足弓的穩定性、支撐與保護性。


三、大底:
也就是整雙鞋腳底對應的部分,若選擇順應後跟、中足,與前足都有跑步軌跡的切割設計,跑者無論在何種部位著地,都能保有靈活流暢的步伐;部分鞋款具輕量化的發泡大底,亦可減輕重量、增加回彈性,腳跟和外緣若選擇有耐磨的 S 形大底,則可為跑鞋提供較長壽命與使用度。


 (影片來源:運動筆記)

四、重量:
一般來說,路跑鞋、馬拉松鞋會比慢跑鞋更輕量化,一雙甚至僅有 230-250 公克,若想從慢跑進階到路跑的跑者可逐步嘗試,除保有舒適性與彈性,還能提升速度。
 
關鍵提問 3:如何選擇一雙合腳好鞋?
買鞋就像選男女朋友,挑選鞋款時間、尺寸、楦頭與實際跑感都要 Fit,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一、買鞋前:
因為下午腳掌會脹大,比較符合跑步狀態,建議午後買鞋最適當;挑選時要攜帶跑步習慣穿著的襪子,試穿才有臨場感,並依跑者的習慣、目的與場地購買,例如平常較常在山徑、柏油路面練跑,即可選擇路跑或越野跑鞋,若較常在構造較軟、吸震較佳的操場跑步,即可挑選慢跑鞋款。

二、選擇尺寸 3 要領:
1、正確的長度:
穿上襪子後,依照平常跑步習慣綁好鞋帶後,將腳跟抵住鞋跟,最長的腳趾應距離鞋尖約一指幅寬,才有足夠的空間伸展與包覆感,跑步時也不會踢到鞋尖。

2、楦頭的寬度:
楦頭是前腳掌最寬的寬度,穿好跑鞋後,要確認五個腳趾沒有相互交疊、摩擦與擠壓,才是適合的楦頭寬度。

3、實際穿著的感受:
穿好後可在店內試走、小跑步,感受一下實際的感覺與跑步是否有落差,包括:包覆感、鬆緊度都要感受,才能避免產生黑指甲或水泡,讓你跑起來舒適又有效率。

隨著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鞋款推陳出新,聰明的跑者更要熱情卻又不失理性的挑選,讓跑鞋與自己合作無間、再創 PB !


以上文章由集視和運動筆記合作刊出。


*運動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看更多新手專區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