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異於常人的吸震與回彈 Boston 第五代傳人

發表於 2015/12/06 12,718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圖片來源:Fish)

當一個跑者,除了享受雙腳奔跑的當下感受外,體驗新科技帶來的新鮮感與震撼也是一種樂趣。近年來各大品牌致力礸研跑鞋的進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 2013 年 adidas 所推出的 BOOST 彈力材質科技,開創出新的未來趨勢。近年來更運用在旗下多款的經典跑鞋系列,從原有的 EVA 材質替換成 BOOST,讓慢跑鞋重生,帶來新的衝擊感。


(圖片來源:Fish)

其中,不得不提到 adidas 熱門款式 Boston 系列 ,如同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擁有高人氣與榮耀於一身,adidas 歷年來的新科技也都承載在此鞋款上,秉持著追求進化的精神帶領跑者,所以理所當然 BOOST 也運用在 Boston 系列上,給予全新風貌與更強的功能性服務跑者。

身為 Boston 第五代傳人,就讓我們來瞧瞧有什麼過人之處吧!

 1. 靈魂人物 BOOST 
早在去年和前年, adidas 花大動作宣傳 BOOST 科技,想必很多人都了解它的厲害了,這邊再做個簡單的介紹:「看似保麗龍外觀的 BOOST ,主要成份是由 TPU(熱可塑性聚氨酯樹脂)發泡成數以萬計的微型能量膠囊,再聚合塑形成為跑鞋中底,提供強大的避震性、回彈性與耐用性。」


(圖片來源:Fish)

但強大的回彈性與避震性,會造成落地的不穩,故在鞋身前端與中底上層加上 EVA 材質(Boston Boost 中底含 55% BOOST 科技),加強落地後鞋身的穩定性。


(圖片來源:Fish)

 2. 招牌的馬牌橡膠大底 
近年來 adidas 大量的使用德國 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直接呈現優異的耐磨特性給消費者,當然 Boston 也選擇馬牌橡膠大底,主要分佈在前掌和後掌部份。


(圖片來源:Fish)

鮮明的專利 logo 非常醒目,順著鞋型的溝紋讓跑者在行進間比較流暢,以最少的面積包覆鞋底也達到輕量化的方向。


(圖片來源:Fish)

中橋採用 TORSION SYSTEM 提供中足支撐,主要提供大部份的跑者使用,能隨路面狀況調整及提供穩定性。


(圖片來源:Fish)

 3. 鞋口與鞋舌的組成 
鞋口部份僅以紅色的海棉材質包履,雖然以輕量化為考量,但基本的防磨設計可少不了。


(圖片來源:Fish)

鞋舌僅以較厚的海棉材質組成,可緊緊服貼於腳背上,固定性佳。


(圖片來源:Fish)

Boston 系列在定位上是以中階跑者為主,所以在輕量與速度的考量下,鞋帶系統也以基本功能為考量設計,搭配新型的寬鞋帶,適量的彈性特性在鞋帶綁緊後減輕腳背上的壓迫感。


(圖片來源:Fish)

 4. 多元化的鞋面材質,追求輕量與透氣的平衡點 
鞋尖以麂皮材質為主,不同於前一代的塑條材質過硬的感受,麂皮提供適當的柔軟度包覆,又可輕易對付腳尖的動作變化,還添增鞋體的視覺質感。


(圖片來源:Fish)

前段網布則以毛孔較大的網眼布包覆住,內側搭配較薄軟的網眼布,除了加強耐用度外,也防腳掌皮膚與較粗網布磨擦脫皮,從陽光照射下,可發現網布的透光性很明顯,代表毛孔真的夠大足以提供強大的透氣性。


(圖片來源:Fish)

中段則以織法較密集的網眼布為主,可提供後跟系統與綁帶部份的穩定性。


(圖片來源:Fish)

腳跟部份以兩種異材質組成,形成強韌的系統包覆腳跟、穩定動作,以防受傷。


(圖片來源:Fish)

鞋跟的包覆系統,俗稱足跟杯,利用塑膠片來固定,穩定行進間的晃動,照片可明顯看出是由兩種不同的材質組成,並以鞋子的名稱 logo 為小亮點。



(圖片來源:Fish)

 5. 細緻與流行化的外型 
鞋身以沉穩的黑色為主,局部再以火焰的紅色點綴,給人穩重又帶有速度的視覺感受。


(圖片來源:Fish)

經典的三線 logo 僅以白色的塑膠片呈現,給予簡約時尚的氛圍。


(圖片來源:Fish)

鞋墊則以廣受跑者喜愛的瑩光色呈現,背面如高度曲線圖的線條呈現腳掌觸地的範圍面積,跳色的瑩光綠倒是讓人挺喜歡的。


(圖片來源:Fish)

實戰測試
短距離的測試以 PU 跑道為主的場地,距離:12 公里;時間:52 分
中長距離的測試以柏油路為主的馬路,距離:21 公里;時間:1 小時 40 分


(圖片來源:Fish)

1、重量
約 240 克的鞋重對於中階跑鞋算是標準範圍內,對付平日練習或是中距離的路跑活動綽綽有餘了,但比較追求速度或是高實力的選手來說,可能無法滿足需求,建議可以考慮 adios 系列或是 Takumi。


(圖片來源:Fish)

2、包覆性
鞋口的海棉緊貼著腳跟,以防磨皮現象發生;在奔跑行進間,利用鞋帶的彈性讓鞋舌緊貼腳背,但卻不會有過大的壓力存在;略窄的楦頭因使用麂皮材質,給予腳趾舒服的感受,腳尖活動時,不會有像塑料材質卡卡的現象,但要留意略窄的楦頭設計是否適合自己的腳寬。此系列有推出寬楦版,一定要去試穿看看,以免運動過久,腳掌因體熱腫脹而有不舒服的現象。


(圖片來源:Fish)

3、透氣性
在炎熱的白天下練跑,並無感受到悶熱的感覺,我想應該是前側毛孔較大的網布面發揮強大的效果,雙腳一直保持乾爽的狀態,也沒有汗水積在裡面排不出去的現象,連襪子穿什麼顏色都可以看的出來。


(圖片來源:Fish)

4、避震性
最讓人期待的莫過於 BOOST 到底有多強,其實當初看到 BOOST 發展時,心裡還是有點抗拒,畢竟愈是彈 Q 的效果,愈會造成不穩與肌肉的疲疺,但一切都是白擔心。

在 12 公里於 PU 跑道練跑時,腳掌落地立刻感受到一股回彈的力量,讓提腳動作更為快速輕鬆,而且回彈力非常規律集中,不太像 Ultra Boost 會有反彈力,可能是 EVA 中底的加入讓腳掌可以先穩穩的落地,再利用 BOOST 的回彈特性,達到推進的效果。

把場地拉到柏油路和距離拉長時,BOOST 驚人的避震和反彈力並無打折扣,長時間的作用下,也沒增加肌肉的負擔,雙腳還是維持一定的靈活性。


(圖片來源:Fish)

5、支撐性
測試慢跑中,能明顯感受到一股反彈力,但卻有股穩穩的支撐力從腳跟延伸到腳底,利用足跟杯的塑膠片固定腳踝不輕易晃動後,落地後鞋底的 TORSION SYSTEM 能避免反彈力造成的內旋或是外旋現象,讓雙腳能享受 BOOST 的反饋力但又能穩健的向前進。

(圖片來源:Fish)

6、抓地力
不管在 PU 跑道上或是街道的柏油路上,腳掌落地後均能抓住地面,不會產生後移的現象,不需多花力氣來穩住腳掌,再搭配 BOOST 的反饋力,更輕鬆的向前邁進,跑完後審視一下鞋底,顆粒根本沒有磨損的現象,我想馬牌的 logo 就是品質的保證吧!


(圖片來源:Fish)

總結
adidas 的慢跑系列,近年來不管在深度或廣度都突飛猛進,其中 Boston 始終屹立不搖,而 adizero Boston Boost 更是象徵經典與科技的結合,到底它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圖片來源:Fish)

1、速度與避震兼具:
Boston Boost 算是我目前覺得 BOOST 發揮最完美的鞋款之一,能採用大範圍的 BOOST 覆蓋鞋底,但卻能穩健的提供避震和回饋力,讓速度能展現出來,是其他系列無法比擬的。

2、輕量化的設定:
Boston Boost 在定位上是雙中階的跑鞋,可用來練習用和比賽用,鞋重剛好足以應付兩種不同模式的慢跑狀況,讓輕量和透氣達到平衡。
 
3、耐看的外表:
Boston Boost 在鞋面的構造上更為精簡,反而展現出簡約的時尚感,加上鞋尖的異材質──麂皮,讓造型上散發出復古的氛圍。

4、BOOST 的衝擊:
BOOST 材質是我近年來覺得最突破性慢跑科技之一,在各品牌無不努力礸研中底技術之時, adidas 能研發出外表看似保麗龍的微型能量膠囊,發揮出異於常人的吸震能力和快速回彈力,而且長時間的使用下,效能卻不打折扣,非常威猛啊!

我想,身為一個熱愛慢跑活動的勇腳,不來一雙體驗一下怎麼行呢?


以上文章由 adidas 贊助刊出,相關資訊請見 adidas​ × ​臺北馬拉松官方網站


*跑步知識 就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