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櫥窗] 世界紀錄的榮耀 adidas adizero adios 2

發表於 2014/06/25 21,793 次點閱 4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早在第一代adizero adios推出時,Haile Gebreselassie就穿著它打破馬拉松世界紀錄(照片來源:路透社)

近年來世界上馬拉松跑最快的鞋子是哪一雙?

2008年,Haile Gebreselassie以2:03'59''在柏林締造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2011年,Geoffrey Mutai以人類史上最快的2:03'02'',在波士頓馬拉松封王*。(因波馬賽道未符合認證規範,故不列入正式世界紀錄)


Wilson Kipsang以2:03'23''成為新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人(照片來源:路透社)

2013年,Wilson Kipsang再度刷新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成績2:03'23''。

無巧不巧,這三位跑者前後都穿著同一個系列的跑鞋,也就是本次鞋測的主角,adidas adizero adios 2。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以adios 2是馬拉松跑最快的鞋子來稱呼,只是個巧合又趣味的比喻,你或許也會說頂尖好手不管穿哪雙鞋都跑很快,但卻難掩adios 2身為adidas當家路跑競賽鞋的身分,在世界馬拉松的舞台上,不論各家鞋款年復一年改朝換代,總是少不了它的蹤跡,從2008年到現在,也不過只改款一次,究竟這雙鞋有甚麼特色,能在競爭激烈的賽場上獨據一方?

繼2013年初次體驗adios 2,隨著去年六大賽的精采賽況、年底Wilson Kipsang再度打破世界紀錄的精彩表現、以及去年個人以adios 2征戰大小場馬拉松賽事後,筆者再度穿上這雙鞋,細細品味足下這世界紀錄的榮耀。

 

外觀與鞋面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和近年來五顏六色、外觀與鞋身剪裁炫目的跑鞋相比,adios 2可說是低調且樸實,沒有太搶眼的光芒,卻有著傳統adidas跑鞋穩重耐看的特質;墨黑與白色為基底的鞋身,看似平淡,但以水藍色在鞋帶、鞋跟、與大底之間點綴後,讓整雙鞋的視覺感受顯得活潑了不少。利用鞋身不同區塊做顏色搭配一向是adidas的長處,有時看似是新推出的跑鞋,細看後才發現是同一款不同配色,卻因巧妙的配色讓跑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也許有人會覺得重新包裝再推出沒有誠意,但筆者卻恰恰持相反意見,有些經典鞋款穿了順腳後我反倒希望它萬年不改,讓穿習慣的跑者不用去適應新鞋,畢竟跑鞋是用來輔助跑步的,跑步本身才是這個運動的根本;回到賽場上,選手們若穿著一雙習慣的鞋子,能持續跑出佳績,為何要冒風險嘗試改款?

這或許就是adios系列在七年多來只改款過一次的原因吧。


第一代的adios,外觀和現行款adios 2差異不大(照片來源:adidas)

回顧一下第一代的adios,外觀與鞋型和現行款adios 2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較明顯的差別是在大底的配置,前腳掌由內側抓地外側緩衝的設計,改為現行抓地顆粒與緩衝大底並列、平均配置的安排,這樣的考量應是為了避免影響跑者的步態,讓跑者不論是何種跑法,都能獲得緩衝與效率兼具的雙重效益。


雙層網布,從內層可以看出鞋身相當輕薄(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鞋面採用傳統的雙層網布,內層緻密輕薄,質感偏硬,不若填充厚實的休閒跑鞋一般柔軟;外層孔隙較大,搭配鞋楦的類麂皮布面,提供了鞋面支撐並保持透氣性。adios 2的鞋型設計很合腳,調整好鞋帶後鞋面恰如其分地輕覆雙足,雖然沒有柔軟的內襯,但穿起來還算舒適。

筆者個人的經驗是,如果你的腳掌或中足部位較寬,跑步距離拉長(25km以上)時,由於內襯較沒有延展性,所以會有些許磨腳的感覺。不過這種狀況端看腳型而定,也能靠鞋帶和襪子來調整,筆者是跑了幾次逐漸調整鞋帶,並選穿幾雙不同的襪子後,才找到adios最舒適的設定。


鞋跟的弧度與填充厚薄適當,輕覆腳踝且具有良好的包覆性(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adios的鞋跟包覆性一般,和鞋面一樣是輕貼的感受,綁好鞋帶後輕輕扣住腳踝;鞋舌相當舒適,略有厚度的填充減少了腳背的壓迫感,由於adios是跑感偏硬的跑鞋,要完全發揮adios的性能,筆者認為要穿得合腳些,才能讓步伐與中底的彈性充分配合,所以我會使用最後一格鞋帶來增加腳跟的固定性,adios的鞋帶長度很充裕,能讓跑者依個人需求來調整鬆緊與配置。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在多一層網布、合成皮面、與大範圍足跟杯的加持下,儘管腳跟上緣的包覆感不明顯,實際跑起來腳跟的穩定性卻是相當不錯,沒有鬆脫或晃動的感覺,且因為腳跟周圍填充較少,所以不會感到悶熱。


本次測試的是寬楦版本的adios 2,寬與窄楦僅差在鞋頭雨鞋深寬度,其餘功能全無差異(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本次測試的是寬楦版本的鞋款,近年來adidas的跑鞋和以往相比鞋楦都寬了不少,即使是正常楦頭的版本也比以往寬得多,還記得筆者當年想要買adios第一代跑鞋試穿時,平常穿的跑鞋尺寸雙腳是套不太進去的,只好捨棄這世界紀錄加持過的跑鞋。

話說回來,雖然adios 2的鞋楦已經比adios要寬,但對於腳ㄚ超寬的筆者而言,要跑半馬以上的距離還是需要寬楦的版本,不過adidas一般而言同款鞋的寬楦版一年只會推出一次,所以可要把握購買時機,錯過了就要再等一年,不然就要到Outlet尋寶。

 

中底構造


傳統經典的adidas鞋型(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adios 2並未追隨時下流行低落差、薄底的跑鞋設計風潮,還是採用傳統競賽路跑鞋後高前低的設計,中底最厚處約為2.5cm,前腳掌約為1.5cm,1cm的落差配上弧形翹起的鞋頭跑起來並不會有很明顯的高低差,反倒因為稍厚的中底,提供快跑時雙腳的緩衝與保護,正如adios源自於德國的血統一般,你不會用義式風情藍寶堅尼那超低底盤、純粹為速度而生的硬調來比喻,這雙鞋的設計就如同BMW M或Audi RS車系,在性能為訴求的前提下,也不過份犧牲應有的舒適性。


adiPRENE+提供前腳掌推進時所需的彈性(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中底採用複合配置,整個鞋底以EVA材質為平台(白色),前腳掌輔以回彈性較佳的adiPRENE+(灰色),提供推蹬加速的彈性,讓跑者的推進力量能更有效率地發揮。


adiPRENE扮演後腳跟的緩衝角色,雖然只和adiPRENE+差了一個「+」號,特性與訴求卻是大不同(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後腳跟使用adiPRENE緩衝材質,提升跑鞋的避震效果與舒適性,且不會因多餘的避震結構(如氣墊、避震膠等)增加跑鞋的重量,這樣複合中底的設計使得adios 2如前所述兼具速度與緩衝的需求,成為一雙均衡的鞋款。

 

大底配置


具有抓地力的DSP顆粒和耐磨的馬牌輪胎橡膠平均配置於大底(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延續中底均衡配置的概念,大底也朝效率與緩衝兼具的調性來設計,可以看到雙腳施力重心的前腳掌部位配置了DSP顆粒大底,提升抓地力,減少推進的力量損失;而腳掌中央與兩側則使用相對平坦的橡膠材質,以分散雙角落地時的壓力,並讓跑感更為舒適。 

前腳掌外側那大大的Continental字樣我想就不必多談,從前年開始,adidas將馬牌輪胎橡膠材質應用於跑鞋大底,剛推出時只有單價較高的鞋款才有配置,現在已普遍使用於多種鞋款上,主打的當然就是耐磨性,依據筆者實測結果,其耐磨效果的確不錯,甚至比自家的adiWear耐磨橡膠還要優異。


Torsion System中足穩定結構(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中足部位使用網狀的Torsion System足弓架橋,給予足弓落地時的支撐並增強推進效果。而因應路跑競賽鞋高強度的跑步需求,adios 2的Torsion System也較adidas其它鞋款更為強化,並在足部凹折範圍最大的足弓中段特別補強,同時也透過鏤空的設計讓中足部位增添了扭轉與凹折的靈活度。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後腳跟採用adiWEAR耐磨大底,縮小大底面積並將鞋底設計為弧形,以減少腳跟觸地的時間,並輔助跑者從後腳跟過渡到中前足的步伐轉換;你也許會發現許多路跑或馬拉松鞋後腳跟的大底都很薄、面積很小,看起來超級不耐磨,難道是要讓消費者快速磨完後快點買新鞋嗎?

其實這樣設計的主因,是由於穿著路跑鞋的跑者大多有一定的跑步基礎、跑姿較為流暢、跑步速度也較快,自然會偏中前足著地方式來跑步,選擇比賽鞋時也大多以速度和效率為考量,所以縮小變薄的鞋跟會減少跑者以腳跟著地的時間和機會,進而提升跑步效率和成績。

 

實測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adios 2的重量約200克出頭,以現在各家鞋廠盡其所能地削減跑鞋重量、動輒瘦身到170克左右的狀況下,adios 2並沒有特別輕,但穿起來卻多了幾分踏實和穩定的包覆感;因為鞋身網布較薄且沒有填充,所以鞋帶的調整也決定了跑鞋的包覆效果,剛穿上adios 2的感受與一般超薄底的路跑鞋很不一樣,感覺像是中底較硬的慢跑鞋。

鞋舌的厚薄適中,貼合與舒適性都很理想,即使鞋帶綁得較緊,腳背也不會覺得壓迫,在穿著上比較值得一提的部分是兩側的膠條logo,由於是以塑料材質製成,沒有延展性,筆者在試穿窄版的adios 2時會覺得足內側有些束縛感,但穿著寬楦版時就恰如其分地輕貼腳側,讓雙腳在跑步的過程中更為穩定。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adios 2的跑感有如一台馬力十足的汽油跑車,剛起步時不如柴油車般輕快,但隨著速度逐漸提升,弧形鞋底與具有韌性的中底讓步伐轉換顯得特別流暢,配上前腳掌adiPRENE+的彈力加持,速度越快,回饋推進的感受越明顯。

帶有厚度的中底使得adios 2的路感較為模糊,感受不太到路面凹凸和大底的顆粒感,中底的靈活度普通,不若時下流行中底柔軟的跑鞋可以隨腳掌靈活彎折,雙腳感覺是踏在一個弧形硬實的平台上而跑,屬於傳統路跑鞋紮實而穩固的風格。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大底的抓地力很不錯,筆者穿著adios 2在雨中不知練跑了多少里程,也比過數場雨中馬拉松賽事,DSP顆粒絲毫不受潮濕地面的影響,落地推進的感受仍是一貫地紮實明確,是一雙不受天候影響,只要你想跑,都能銜命上場的跑鞋。


今年初穿著adios 2實際跑比賽的照片,當時穿的是同款不同色的版本(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來談談adios 2長距離的表現,雖然adios 2的中底有一定的厚度,不會過於輕薄,但adiPRENE+與EVA材質的組合所營造出的是偏硬的感受,只要跑者有足夠的肌耐力,adiPRENE+能提供良好的推進彈性,但隨著距離拉長(筆者的經驗是25公里以上),如果身體疲勞或肌力不足,尤其是對於初學跑者而言,這樣的回饋卻不見得適合,腳底板的壓力與反饋會比較明顯。

不過對於跑鞋來說,這真的是天秤的兩端,要有效率和速度,勢必得犧牲些許的舒適性,我個人認為adios 2快跑的舒適性與同類型的鞋款相比已經算不錯的了,如果魚與熊掌想要兼得,那還是把自己練強點比較實在。

回過頭來,如果到比賽後段仍有餘裕,那adios 2絕對是倒數時刻的一把利刃,適中的避震、有彈性的前腳掌、強韌的中足、與穩定的鞋跟,讓你逐漸提升並維持預定的配速,以「內斂流暢的奔馳」來形容,是給adios 2最好的註解。

 

結語


倫敦馬拉松經英跑者恰巧都穿著adios 2,圖中是一般楦(藍)與boost(橘)版本的adios(照片來源:路透社)

這是一張今年倫敦馬拉松菁英跑者群的腳步剪影,清一色都是穿著adios跑鞋(包括adios 2與另一款adios boost),adios系列經歷了兩屆馬拉松世界紀錄的洗禮,已經成為精英跑者常備使用的跑鞋之一,而這款經典的跑鞋在這7年(2008-2014)之間,也只有進行一次的小幅改款,可見設計者對於這雙跑鞋的信心。

有別於時下路跑鞋競逐輕薄的研發趨勢,adios 2仍保有傳統的中底厚度與落差,看似保守,卻在一片極簡輕量的氛圍中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在輕量與效率的訴求下,也不會過度失去舒適的跑感與緩衝效果;對於進階跑者,adios 2會是一雙均衡的路跑競賽鞋,但對於初階跑者而言,adios 2紮實的中底與前腳掌的彈性,在長距離跑步時可能會令你感到有些硬朗。

剛穿上它並不會有健步如飛或輕如鴻毛的驚豔感,但穩定踏實的表現,搭配恰如其分的彈性回饋,對於距離、速度、與耐力兼具的長跑運動而言,我想是最好的詮釋了。

 


以上測試產品由adidas提供,更多跑鞋資訊,請到運動筆記跑鞋專區

 

*跑鞋資訊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