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連技術都能量化!Garmin Forerunner620敬邀各路英雄體驗

發表於 2015/01/30 16,708 次點閱 12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Garmin Forerunner 620(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雙腳能量,兩鐵釋放」2015年全球知名GPS品牌Garmin,帶著Forerunner 620中文化介面強勢回歸!1月25日敬邀各路英雄好漢在天母舉辦一場體驗會,還特別請到Garmin簽約教練徐國峰來為大家解說如何藉由Forerunner 620進行有效率的「科學化訓練」。


教練徐國峰(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科學化訓練

什麼是科學化訓練?為什麼我們要進行這樣的訓練方式?很簡單,徐國峰引用Jack Daniels博士的一句話清楚解釋科學化訓練的意義:「用最少的訓練量達到最佳的成果!」因此我們必須藉由「數據」來定義平時的訓練強度。


跑步大致上可以分為「體能」、「技術」、「肌力」三個部分,如同肌力可以藉由20g、50g來評估訓練量,GPS錶上頭標示的心率、時間、里程也同樣讓跑者了解今天訓練了什麼,只是沒想到Forerunner 620更過分了,竟然連「技術」都能幫我們量化!不過在介紹這些強大的功能之前,先來看一段跑步訓練的關鍵之鑰—「能量系統」影片。


能量系統(影片來源:Garmin)


能量系統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徐國峰援引《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定義的訓練區間,讓跑者不必像無頭蒼蠅一樣,悶著頭就開始今天的訓練,而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在於「心率」!


徐國峰分享先前在東華大學三鐵隊教學過程中的有趣經驗,有一次隊上要練LSD(長距離慢跑),提醒同學們要慢慢跑,記得別跑太快。不過當下卻有學生問他:「老師,慢慢跑是要多『慢』?」讓他一時愣住,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換句話說,跑者在安排課表時經常會遇到一個狀況,究竟訓練強度該如何定義?這個問題當我們有了心率值能作為衡量指標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技術關鍵指標:垂直振幅、觸地時間、步頻

談完三大類別之一的「體能」之後,接著就來看Forerunner 620是如何將「技術」量化。有別於市售的GPS錶,Forerunner 620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垂直振幅」與「觸地時間」這兩項功能,究竟這兩個數據對於一位跑者有多麼重要?不囉嗦,直接用影片解釋吧!


步頻與垂直振幅(影片來源:Garmin)
著地位置與著地時間(影片來源:Garmin)


體能和肌力量化都不難,但對技術而言可就困難了!幸運的是,Forerunner 620能夠針對跑步技術的「關鍵性指標」進行量測,所謂關鍵性指標為:

垂直振幅:每步身體上下震動的幅度,單位為公分
觸地時間:腳落地後在地面支撐的時間,單位為毫秒
步頻:每分鐘跑幾步


 
(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垂直振幅就是身體上下位移的距離,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數值愈小愈好,因為假設整場馬拉松跑下來測出的數值是11公分,就像是你每一步都在往上爬11公分的階梯一樣!因此這項數值會影響到一位跑者的跑步效率,至於一位菁英選手的振幅為多少呢?大概是6到8公分左右。


(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觸地時間也是衡量跑步技術的因素之一,因為在跑步過程中,騰空時間愈長、觸地時間愈短,我們就能跑得愈輕盈、速度就能帶得愈快。而菁英選手大致上分成兩類,分別是前足著地與腳跟著地,前者的著地時間大概落在183毫秒左右,後者的時間則位於250毫秒附近。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步頻」,可以發現菁英選手很少步頻會落在180以下。


徐國峰分享一個有趣的例子:「當初有機會拿到這支錶測試時,就戴去跑一場全馬,結果測出來才發現原來我的平均步頻這麼低啊!」因為平時自己手動測量步頻時,會不自覺會跑快一點,所以測出來的數字就會貼近理想的180下左右的數據。

 

實測──雙腳能量 兩鐵釋放

在介紹完這麼強大的功能後,教室內早已瀰漫一股按捺不住的興奮情緒,跑者們恨不得趕緊掛上手錶,立馬奔出門外跑個兩圈,所以廢話不多說,直接就前去操場測試!


 

(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Garmin行銷部副理Jason特別推薦我們使用「自編菜單」(Garmin connect workout)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精準控制跑者的訓練過程!例如在熱身跑的時候,不希望跑得太快,可以設定自己要維持一個既定的配速與心率區間,一旦心率飆高或是速度攀升時,Forerunner 620就會及時提醒跑者該減速囉,宛如一個貼身教練在旁伺候。


(圖片來源:綿羊怪客)

(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在經過簡易的測試後,來聽聽這些專業跑者們對於Forerunner 620使用心得吧!


Garmin簽約教練 & 台灣超級鐵人三項226公里前紀錄保持人──徐國峰

徐國峰(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人性介面 監測分析

Forerunner 620給我的直接感覺就是操作介面很人性化,我需要的功能都能清楚地在錶面上呈現;而且它測出來的「步頻」實在很準!每次剛拿到一隻新錶時,都會先測一下步頻的精準度,沒想到錶測的結果與實際次數幾近吻合,所以能很安心將訓練託付給它。


再來就是剛才上課所提的,Forerunner 620能夠針對細項進行量化,體能和肌力要做量化並不困難,不過它卻可以進一步針對技術的部分作紀錄,因此Forerunner 620對我來說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能「監測」平時的跑步狀況,並且讓我能夠將這樣的數據加以「分析」。

 

三重箭歇團──張哲豪

 

張哲豪(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隨身攜帶的貼身教練

過去在跑步過程中比較重視身體當下直接的感覺,並沒有使用GPS錶的習慣,Forerunner 620對我最大的好處除了能記錄里程,再來就是「自編菜單」中的震動提醒功能,能夠在訓練過程中不至於掉速。假設我今天是要訓練高強度間歇,如果速度不小心太慢的時候,Forerunner 620可以預設一個既定的秒數與區間,來提醒我要繼續保持一定的速度,就好像一個教練說「太慢囉!你這圈應該要加速」的感覺。

 

蘆洲慢跑社──Roland

Roland(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訓練工具與紀錄工具的差別

其實我一直在找一支能夠記錄「步頻」的GPS錶,因為跑步跑到一個階段,體能逐漸會遇到瓶頸,比較需要調整的就是姿勢上面的問題,Forerunner 620確實能夠幫助到我在這部分的加強。與先前使用GPS錶的經驗來說,Forerunner 620的功能更強大,包含觸地時間和垂直振幅都能夠忠實呈現,大概就是「訓練工具」與「紀錄工具」的差別!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Forerunner 620的螢幕對我來說有些太小了,也許先前是使用大螢幕的錶款,加上隨著年紀增長視力有些退化,所以在訓練時如果盯著小螢幕會比較吃力。

 

達標愛跑社──吳俊毅

 

吳俊毅(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提升訓練成效的有利推手

這次更新的「中文介面」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因為先前在使用Forerunner 220的時候,就會有跑友來詢問狀況,雖然介面都是簡單的英文,不過有些台灣消費者就會想說,你要賺台灣人的錢,好歹也動個腦筋。


再來就是「自編菜單」的功能對於跑者很實用,因為當我們在訓練過程中,即便沒有教練或指導員在旁邊陪你,Forerunner 620還是能督促你在一定時間內在完成既定的訓練成效,其實有時候我們在練習時,雖然身體已經覺得快不行了,但是多撐幾口氣還是能辦得到,而跑者的進步就是在這樣無形中累積出來的!

 

PTT路跑社──安拉拉

 

安拉拉(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我本身就是Forerunner 620使用者,最一開始買得是Garmin初階錶Forerunner 10,不過我一直覺得跑步訓練與心率有很直接的關係,就想要買一支搭配心率帶的GPS錶,所以換了620之後,大概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心率,還有步頻維持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況,而且能幫助我改善觸地時間,這些都是要搭配心率帶才測得出來的數值。


另外今天參加體驗會的其中一個目的,也是因為Forerunner 620能充分紀錄平時的練習狀況,不過我先前一直不太能了解這些數據代表的意思,比較著重在跑得多快?跑了多遠?心率測得的數字為何?因此剛才也把握難得機會請教徐國峰教練許多問題。

 

Rainbow Run──李振邦

 

李振邦(圖片來源:淡定咖啡)


操作直覺人性

Forerunner 620在介面操作上給我的感覺很直覺人性,加上它支援觸控螢幕介面,在使用上更為方便;與先前使用的錶款比較起來,Forerunner 620的重量很輕,在訓練上更減少一層負擔,而這次主打的「垂直振幅」、「觸地時間」等功能,對於跑者來說,若能進一步得知這些資訊當然對訓練上一定會很有幫助,只不過這支錶目前在市場的定位屬於高價位,我想會是使用者在購買時怯步的一項因素之一。

 

更多Garmin Forerunner 620資訊請見官網

 


以上文章由Garmin贊助刊出。

 

*跑步產品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