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櫥窗] 沉穩內斂 Asics Gel-Cumulus 14

發表於 2013/03/06 29,730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Gel-Cumulus是Asics避震鞋款的老班底,有別於現今跑鞋外型越來越炫、創新素材不斷推陳出新,Cumulus仍維持其內斂外型與傳統科技配置,但或許就如同大廚總喜歡使用黑黑的大鐵鍋一般,Cumulus平穩的特性仍受特定族群所喜愛,也正因如此,Asics每年仍持續推出小改款的Cumulus,轉眼間,已邁入第14個世代。

基本資料
鞋款名稱 Asics Gel-Cumulus 14
上市時間 2013年1月
跑步類型 慢跑鞋
功能性 避震型
重量 300g (US 8/26cm)
楦寬選擇 D 、 2E
建議售價 NT$ 3,280


外觀與鞋面

厚實的鞋底、大孔隙的透氣網布、環繞鞋身的合成皮面、與較為均衡的落差配置,Cumulus 14在視覺上的第一印象就是雙傳統跑鞋,不是那麼驚豔、但也沒甚麼突兀。這雙測試鞋選用藍與灰銀的基本款配色,Cumulus也有紅黃、紫黃等對比較強烈的顏色選擇。
 

鞋身的網布分為三層:內襯、外層透氣網布、與兩者之間的填充纖維,與現今跑鞋鞋身越做越輕薄的趨勢相比,Cumulus 14仍選擇傳統較為厚實的網布組合,維持鞋面的包覆性與跑步過程中雙腳的穩定感,但缺點就是跑鞋重量會增加,透氣性也會打折扣。整合商標的合成皮面環繞鞋身,形成鞋面的骨架,具有支撐鞋面、維持鞋型的效果,消光的霧銀與霧黑處理也不易弄髒,鞋帶則使用寬扁的款式。

 

中底配置 

中底配置是Cumulus 14的改款重點之一,同樣採用自家的Solyte輕量材質,但厚度略為變薄、邊緣也修飾得更為簡潔,因此較前一代減輕了約15g左右;且經測試小組實測結果,推測中底的配方應有略為調整,讓密度提升,以增進跑步效率。
 

亞瑟膠(Gel)是亞瑟士跑鞋在外觀上最容易辨識的特點之一,Cumulus 14在後腳跟與前腳掌分別配置了外露與內藏的亞瑟膠,而從亞瑟膠的厚度與配置比例來看,Cumulus的主要避震訴求放在腳跟,以減緩腳跟落地時的衝擊。

常在亞瑟士跑鞋上看到的IGS標誌,是Impact Guidance Sytem的縮寫,代表的是亞瑟士針對特定運動、從足部動態與人體工學為出發點的設計理念,也由此延伸出各式運動鞋款的IGS製造標準,希望跑鞋能輔助雙腳增進表現,而不是成為雙足的枷鎖。

 

內裡與大底

鞋口使用PHF記憶泡棉,除了依照腳踝的弧度做設計,也會隨不同的腳踝形狀在穿著後略為變形,以提升包覆性和舒適感;鞋舌較厚,將鞋帶綁緊腳背也不會有壓力,但相對的透氣性就沒那麼理想,夏天穿著時應會感到有點悶熱。
 

大底是Cumulus 14的另一個改款重點之一,較前代更為延伸的Guidance Line動態軌跡引導系統(紅線),從腳跟中心一路穿越前腳掌,藉由模擬足部動態的設計,來引導雙腳達成穩定與均衡的步態,進而提升跑步效率。
 

中足的架橋支撐片橫跨內外側,不僅面積大、還有立體結構補強以增加穩定效果,對於初學跑者或在起伏較大的路段穿著時,能維持雙腳的穩定性,避免中足部過度扭轉而受傷,但較好的保護換來的,就是可彎幅度較小的鞋底。
 

光從中足部大塊的支撐橋來看,大概會覺得這是一雙鞋底硬梆梆的跑鞋,但號稱有IGS設計理念的亞瑟士當然另有兩把刷子;腳後跟的區塊式鞋底,與前腳掌順應Guidance Line設置的開溝正巧彌補了中足架橋所犧牲的靈活度,讓前腳掌更容易彎折,後腳跟各區塊也能順應鞋跟與路面的接觸狀況獨立變形;大底仍維持偏厚的設計,並在鞋後跟配置AHAR+耐磨橡膠,延續Cumulus歷代耐用度高的優良傳統。

 

實測

筆者這雙Cumulus 14是2E寬楦的款式,但穿上後並不覺得有比較寬,反而因為收尖的鞋頭而感到腳趾有些被 “握” 住的感覺,RunningWearHouse的跑鞋評論也有相同的看法,認為14代較前一代的楦頭略小,依個人習慣,可能會有需要增加楦寬尺寸。

腳跟的包覆性很好,PHF泡棉握住腳踝,感覺相當穩固;填充也不會過軟,穿脫都很方便。因為跑鞋的鞋身較厚,儘管讓雙腳有穩定包覆的感覺,但透氣性表現就只能說普通而已,如果日後改款能在鞋面科技應用薄而支撐性好的素材(如TPU),應能有效降低重量,也能讓跑鞋更加透氣。

 

沉穩的調性

Cumulus 14的跑感偏硬,但較厚的鞋底讓路感有點模糊,彷彿是踩著很厚的輪胎跑步;密度較高、偏硬的中底讓Cumulus的吸震反應多於回饋,幾乎沒甚麼回彈的感受,加上較重的跑鞋重量 (300克/26cm),做姿勢操練與速度快時會顯得提腳不夠輕快。慢跑時倒是四平八穩,隱約可以感受到Guidance Line讓跑鞋維持均衡的落地角度,再順正常內旋軌跡引導雙足離地。

儘管後腳跟是亞瑟膠避震配置的重點部位,但Cumulus區塊式的後腳鞋底樣式與懸空的中足架橋,並不會讓雙腳有腳跟落地的傾向;前腳掌的避震不是很明顯,腳落地時中底沒甚麼壓縮變化,但因為鞋底夠厚,倒也不覺得避震不夠,只是反應較為沉穩。
 

跑上坡時略重的Cumulus 14就顯得有些重腳,跑感也比較拖;下坡的表現倒是不錯,大面積而平坦的前腳掌穩穩地落地、沿Guidance Line順勢再抬起,搭配大範圍的足弓架橋與較厚的鞋身包覆,讓下坡時多了幾分穩固的感覺;筆者也刻意用後腳跟先觸地下坡來測試亞瑟膠的避震效果,這時就可以感受到亞瑟膠的壓縮,會吃掉腳落地的衝擊力,反應是內斂含蓄的,不會大幅度變形,也沒有甚麼回彈的感受。

 

少了幾分趣味

穿著Cumulus 14跑20k以上的中長距離練習時,除了跑鞋稍重,對雙腳倒是相當友善,包覆良好的鞋身與足弓架橋讓長距離的後半段步伐仍相當穩定,密度較高的中底也不會吃掉太多力量,又兼具緩衝效果,如果不計較重量,一般跑者以Cumulus 14作為中長距離的練習鞋,應是不錯的選擇,但在跑鞋新科技不斷出現、配色越來越大膽、跑感越來越特別的時代,這樣傳統、“妥當” 的跑鞋沒甚麼不好,但總覺得少了幾分新鮮與有趣。

 

總結

Gel-Cumulus 14,較前一代在中底作了改良,厚度降低、重量略減,硬度也稍有提升,以維持避震和效率的雙重考量;大底的Guidance Line延伸至腳尖處,輔助跑者維持穩定的跑步動態;鞋楦微幅變窄,若你原本穿的Cumulus鞋楦有些緊迫,可能要考慮選擇更大的楦頭。

如果你不特別重視搶眼外觀,希望買一雙耐用且跑感平穩的鞋款,Cumulus 14會是值得考慮的選項,它沉穩內斂的跑感,很適合初學跑者一雙走透透、或是有經驗的跑者作為交替練習的鞋款。

 

 

跑鞋櫥窗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