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跑透透] 從3公里到42公里─中年宅男的馬拉松故事

發表於 2011/12/24 18,893 次點閱 1 人收藏 2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By 林進德

今年是我第三年參加富邦馬拉松,前年和去年分別陪大兒子及小兒子跑FunFun組3公里,今年則是跟一群EMBA朋友跑全馬,以5小時29分完賽。

同事聽到我說跑完全馬,都是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因為我看起來就是一付中年宅男的模樣。我的回答是:「只要心肺功能正常、雙腳正常,都可以跑完全馬」、「要跑完全馬,第一靠勇氣,第二靠毅力,第三才是靠體力。」

雖然說體力排第三,但是只有勇氣和毅力,沒有體力,也不可能在關門時間前完賽,富邦馬完賽時間5小時30分,這可是絕大部分人從來沒想過可能達到的目標。從3公里到42公里,一定是要經過訓練的。

話說我超過5公里的跑步經驗大概是從今年1月起為參加五月戈壁挑戰賽而進行的一系列跑步訓練開始的:

剛開始每周六在台大操場跟著EMBA朋友團練跑操場,偶而沿學校圍牆紅磚道跑,每次累計跑5~6公里左右。周二、周四我則在公園跑,每次約4公里。每月穿插1次山路長跑練習。

由於20幾年前退伍後就沒跑過3公里以上,跑一個月下來,只要跑超過4公里,髂脛束就造成右膝外側隱隱作痛,試過三種護膝都沒有很大功效。3月初我在萬金石參加生平第一次半馬,一開始跑髂脛束就在痛,一路痛到最後用走的到終點,不過成績2小時40分鐘,還在關門時間2小時50分鐘內,因此得到我生平第一面半馬獎牌。

之後的三次越野路跑徵選,我也都是在髂脛束困擾下半跑半走完成,不過發痛時間從起跑後4公里,慢慢延長到8公里。

5月去走戈壁4天120公里,腳沒出什麼大問題,只起了一個小水泡。回來後繼續每周在台大操場團練,每次累計跑的距離還是6公里左右,但是訓練強度拉高,以限時間歇跑的方式,每次練完心跳都高到170,但是在教練指導下,做完恢復跑及讓人哀哀叫的收操後,隔天竟然都不會鐵腿,而且奇怪的是髂脛束不再痛了。直到最近我才發現原來我髂脛束疼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高足弓,之前因為未選擇高足弓專用跑鞋,難怪每跑必痛。戈壁回來後換了跑鞋就不痛了。

7月參加陽明山21K路跑,10月參加貓空21K路跑,雖然跑到最後還是會抽筋,但是髂脛束不再痛,成績進步到2小時35分鐘。

11月被哄騙跑太魯閣全馬,途中特別吃了兩粒鹽錠,讓抽筋延到32公里才發生,但是最後10公里,即使半走半跑,仍是身心的極限考驗,最後抵達終點時間是6小時15分鐘,已過了關門時間,所以沒有獎牌。不過能夠完成連續42公里的路程,已經是個人生平記錄。我想如果不抽筋的話,我應該可以在時限內完賽。 

12月報富邦全馬,比賽前三周特別參加八方雲集20K路跑,刻意放慢速度,跑完2小時20分鐘,竟然沒抽筋。我想用這樣的速度跑富邦全馬,如果不抽筋,應該可以在5小時30分鐘內完賽。

富邦馬當天,起跑前人太多沒找到喬巴社長帶頭的慢集團,自己跑速度太快,前20公里還在竊喜如果照這樣速度攪不好5小時就跑完了。沒想到之後腳就越來重,到了33公里開始有要抽筋的感覺,到34公里果真就抽筋了,然後又是半走半跑的完成最後8公里,為了拼5小時30分,最後3公里硬是使盡吃奶力氣用跑的,總算跑進時限,再一次通過身心的極限考驗。

我事後檢討,這次富邦全馬前面跑太快,吃的鹽錠含鉀量太少,我預計3個月後的國道馬拉松再次挑戰42K,策略是前面跑慢,搭配含鉀較高的岩鹽,希望可以不抽筋、讓成績再進步5到10分鐘。

總結我過去將近一年的馬拉松之路,幾點心得給馬拉松新進者參考:

1. 跑鞋最重要,選對鞋,跑步的毛病少一半,可以免去買護膝、肌樂或是看推拿師的金錢和時間。 建議先了解你是正常腳、扁平足、還是高足弓,台北市敦化/忠孝東路口幾家運動品牌旗鑑店都有測腳型的儀器。

2. 比賽過程中要自備鹽錠補充鈉鉀及能量膠補充能量,主辦單位提供的水或運動飲料不夠你流失的電解值,而主辦單位針對能量的補充通常只有香蕉和餅乾,而且通常數量不夠,跑太慢就吃不到。 

3. 跑步前的熱身操及跑步後的恢復操很重要,熱身操讓你避免運動傷害,恢復操讓你避免隔天鐵腿。

4. 參加比賽要循序漸進,不要好高騖遠,教練說要跑過三分之二的里程才去參加比賽,例如要報21K之前要先跑過14K。 

5. 如果你是像我一樣四十幾歲以後才開始練長跑,建議練跑前後量一下自己的心跳數,要用自己最舒服且不喘的心跳頻率去跑,才可以跑長久。 最好儘快去做個健康檢查,特別建議做心臟超音波及運動心電圖,先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肺功能,再去循序漸進訓練與設定目標。

6. 建議參加社團練跑,不要一個人練,一方面交朋友,一方面交流運動心得。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