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跑鞋測試] adidas Energy Boost 2 ESM 慢跑鞋界的沙發椅

發表於 2014/08/25 59,105 次點閱 2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早在去年2013年,adidas已經在紐約盛大發表劃世紀跑鞋—Energy Boost(一代),號稱是研發多年的跑鞋科技Boost將鞋底效能發揮到極致,到底有多神奇?

Energy Boost,看到這產品型號,顧名思義是雙充滿神奇能量的鞋款。(圖片來源:雞塊)

其實已超過5年以上沒接觸adidas的慢跑鞋,這次接到adidas Energy Boost 2 ESM的鞋測任務真是充滿期待又怕受傷害……

一開箱,刺眼的粉橘色毫不保留的飆射入目,是2014最流行的馬卡龍色系。誰都希望自己腳下那雙是眾跑者群中最亮眼的一雙跑鞋,因此在色系方面男跑者也漸漸能接受從螢光到粉色系的跑鞋,尤其是像我一樣黝黑皮膚的男跑者,粉色系的跑鞋更能點綴出鞋子的亮點!跑得快不快不重要,重點是跑起來要夠吸睛!

(圖片來源:雞塊)

 

Boost中底推進科技

adidas引以為傲的Boost科技,將提供跑鞋革命性前所未有的強大推進效能。

(圖片來源:雞塊)

外觀看似保麗龍般的中底,其實是一顆顆細胞能量膠囊(TPU熱塑性聚氨酯)所吹製而成,細胞膠囊在受到壓力擠壓時,將動能儲存轉為彈力向外釋放擠壓周邊細胞膠囊,而產生瞬間飽和能量。利用細胞膠囊的球型面做全角度的能量傳遞,來達到更均勻且高效能的能量傳導。

除了本身材質效能以外,溫度是影響跑鞋彈性的最大因素。在亞洲地區,鞋底長時間摩擦接觸炎熱的地面是個嚴峻的考驗。

Boost強調高低溫耐受力高耐用度,+40度到-20下及數百km的測試跑後,仍維持與出廠時相同的中底彈性。

 

一體式透氣鞋面+Techfit支撐=包覆與透氣的融合

介紹了鞋底科技之後,來到鞋面的部分,為了創造更高的科技感與包覆性,鞋面看不到任何一絲?線,由高透氣彈性布料製成一體成型鞋面,並且運用機能壓縮服飾Techfit科技的PowerBand取代?線支撐。

(圖片來源:雞塊)

鞋套式設計讓鞋體包覆感十足,即使沒穿襪也能輕鬆套上出門享受跑步!Techfit並沒有像以往壓縮服飾造成特別的壓迫感,反而是緊貼整隻腳的包覆性,尤其能在高速跑動時能明顯感受到穩定壓條的支撐力,讓腳掌不容易前後滑動

(圖片來源:雞塊)

在鞋面網布的部份,做出針織大網洞設計,除了外觀上展現潮流感,在穿著上透氣度及排水性有相當優異的表現。適合運動時腳掌容易出汗風雨無阻的重度跑者(其實筆者就是上述兩者兼具)。

鞋面透氣度的設計讓腳掌出汗的狀況降低跑完步後沒有出現以往襪子溼漉、腳掌悶溼的不適感,連在大雷雨下的練習中,原以為鞋底沒特地設計排水排氣孔會出現雨鞋效應,但在跑動的同時鞋底的水分卻是能及時從鞋面排出,是個相當奇妙且驚人的經驗!

 

中底推進+足弓支撐+外底耐磨=完美跑鞋

(圖片來源:雞塊)

從側面看來,在中底方面使用整片式Boost,從前腳掌延伸至腳後跟提供極佳的回饋推進力。但在長時間跑動時常常會因肌力降低而影響跑姿,不太可能一直保持前腳掌落地,往往在落點偏後的同時,增加足弓受傷的風險,此時跑鞋足弓的穩定性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巧妙的利用多層簍空設計。(圖片來源:雞塊)

在Boost下層夾了H型的Torsion System穩定片,加強足弓的支撐性及穩定性,即使在長途路跑肌力下降,腳掌的踏感還是相當明確穩定,不會有鬆軟翻轉的感覺出現。這對於體重較重跑步經驗較少的跑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功能,畢竟優質的跑鞋除了讓跑者跑得舒適,最重要的是能保護跑者免於受傷。

話說在中底的彈性及支撐性有優異的表現,在外底的設計上也不馬虎!將耐磨的adiWEAR橡膠大底鑲在前後腳掌中外側落地點,可以看出在輕量化及耐用度上的堅持。市面上為求輕量常將鞋底橡膠大底捨去,使耐用度大大降低成了雙競賽專用鞋,但Energy Boost巧妙的把耐磨橡膠大底輕巧的與高彈性的中底做融合而成一雙練習與競賽兼具的全方面跑鞋。可以不用擔心耐用性的問題,穿上Energy Boost火力全開的做每一次具挑戰的練習,享受在每一腳步下神奇的推進力。

(圖片來源:雞塊)

其實一開始拿到這雙鞋時也在這個角度研究很久,不知道這塊後跟凸起的設計用意。在拿出操到不成鞋型的舊跑鞋仔細研究鞋底磨耗程度後,終於能了解Energy Boost的用心。

(圖片來源:雞塊)

不少重度使用跑者會擔心是否橡膠大底會磨損過快直接傷到Boost系統,這點Energy Boost也考慮到了,因此在慢跑磨損最嚴重的鞋後跟加強了厚度。

 

中寬楦頭鞋型

跑鞋除了看外觀、看科技,還有最重要的是亞洲人普遍的楦頭寬度。

(圖片來源:雞塊)

記得adidas經典跑鞋款adizero的窄楦頭設計曾經讓我卻步,Energy Boost透過高彈性鞋面搭配中寬楦設計,讓大部分的亞洲人有了舒適的選擇。話說是寬楦設計,但因鞋面Techfit壓條支撐會讓首次套上跑鞋時有些許的壓縮錯覺,感覺是否要再買大半號?但其實只要壓縮感不是太高,在幾此跑動後隨著布料及壓條的收縮,鞋感會舒適許多而顯得包覆感顯著,慢慢的腳掌會漸漸適應包覆的鞋感,反而養壞了胃口,不習慣傳統式的鞋裏設計。

 

前傾角度+高彈力回饋LSD & Tempo Run適合

從鞋側面角度,看得出前腳掌偏前的傾角度設定。偏前的設定讓跑動時更能自然作出重心向前身體前傾的感覺。但不是每款跑鞋的角度都一樣,隨著各鞋款前傾的角度及鞋底的厚度不同,適合不同的跑者族群及不同的訓練內容。

(圖片來源:雞塊)

Energy Boost屬於高底跑鞋,前腳掌為1cm後腳掌為3cm,搭配Boost高效能彈力系統,減震效果好,但相對地於腳掌的踏感跟反應時間就差了些。適合長距離的慢跑LSD或中長距離的漸速跑Tempo Run練習。

 

實際測試

特地選了一個悶熱空氣濕度高的午後,進行15km的戶外測試跑LSD測試Energy Boost在高溫時的回饋推力及鞋面的透氣性。

(圖片來源:雞塊)

12km以有氧區間進行慢跑,首先鞋面高彈性布料除了以針織紋路展現花俏以外,對於腳底易出汗的我,在在透氣性感到相當滿意。而前腳掌角度的設計能明顯讓身體維持前傾,同時保持前腳掌落地跑姿。最後落地時的踏感及回饋力是Energy Boost的重點!

小編本身屬於體型較壯碩體重較重的跑者,在落地時的力量原本就會比較重,相對的如果要維持較高的步頻及輕巧的腳步,過去我習慣選擇較薄底的跑鞋,來減少落地時的反應時間,缺點就是薄底跑鞋會造成身體較大的反作用力耗能。但在穿上Energy Boost後,在步頻及踏感上讓我感到非常意外。

(圖片來源:雞塊)

落地的同時,感覺上就有上千顆細胞膠囊將我的腳掌瞬間彈離地面,同時從腳踝、膝蓋、髖部,沒有感覺到多餘的力量回衝,有股神奇的綿密彈力感覺是讓我一路彈跑了12km。

踏頻的維持上不輸薄底跑鞋,同時節省不少耗能,一點都沒有厚底跑鞋的笨重感。如果與我相似身形較重或自感步伐較重的跑者,相當推薦嘗試Energy Boost的神奇彈力!

(圖片來源:雞塊)

提高步頻及拉大步距,鞋底回彈的感覺維持不變,在高速跑動下,更能感受到Techfit在鞋身的包覆性。但唯一的差異是與薄底跑鞋比較起來,路感沒有這麼明顯且步伐也沒有這麼的輕巧。因此對於短距離的間歇跑或衝刺跑,這款鞋就較不適合使用。

另外我也在室內跑步機上測試過30min慢跑,也許是跑步機上履帶的橡膠材質或在履帶上跑動不需要太多推蹬,在落地時的回饋路感沒有較戶外路跑時明顯。因此對於習慣室內跑步機的跑者,是較無法享受到Energy Boost的神奇彈力。

 

鞋測總結

  • Boost與Techfit的結合讓我重新對adidas慢跑鞋刮目相看,綿密的彈力及包覆性,不愧是革命性的產品。
  • 高超的回饋性及反應時間,適合中重量體型跑者,提供絕佳的減震與路感,一定要嘗試看看這跑鞋界的沙發椅。
  • 勇於嘗試喜歡花俏搶眼的跑者,橘子口味的馬卡龍Energy Boost絕對讓你滿意。
  • 雖然是中寬楦頭設計,但因Techfit包覆性佳,寬楦跑者建議挑選大半號尺碼的鞋試穿。
 

延伸閱讀:

[跑鞋測試] 乘著Energy Boost 化身亮眼城市跑者


以上測試產品由adidas提供,更多跑鞋資訊,請到adidas跑鞋專區

 

*跑鞋資訊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