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你以為是雞眼,其實是疣?跑者足底警訊 你該認識的皮膚問題與預防對策
J個先生
發表於 2025/06/17
45,268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分享
分享至
對於跑者來說,腳掌是每日承受衝擊的第一線,但你是否曾在腳底發現硬塊、疼痛點,以為只是普通雞眼?小心,有可能是「疣」(wart)悄悄上身!尤其常在訓練後或赤腳走在公共地區(如游泳池、健身房更衣室)時接觸病毒而中鏢。
♦ 什麼是疣?
疣是一種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皮膚增生,感染表皮後導致粗糙硬塊。此病毒可經由直接接觸(例如皮膚碰觸)或間接方式(如共用地墊、地板)傳染。
疣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依部位不同有不同名稱與型態,像是:
- 足底疣(Plantar warts):長在腳底,受壓會變平,可能伴隨黑點(血管栓塞)。走路或跑步時會疼痛。
- 一般疣(Common warts):常見於手背、指縫,表面粗糙。
- 扁平疣(Flat warts):光滑扁平,常見於臉部或刮痕處。
圖|Barry
♦ 疣會怎樣影響跑者?
對跑者來說,最麻煩的是「足底疣」。這種疣會因反覆踩踏變得更深,像有一根釘子在鞋裡,疼痛導致無法正常落地甚至改變跑姿,進而產生二次傷害。
♦ 跑者如何預防足底疣?
- 不赤腳走在公共場合(健身房、游泳池、澡堂)
- 訓練後保持足部乾燥,減少病毒滋生機會
- 定期檢查腳底異常硬塊,勿自行削皮
- 運動鞋勤換、襪子每日更換,避免潮濕悶熱環境
圖|Barry
♦ J編親身經歷:以為是雞眼,結果一腳「中標」
J編以前也曾經在發現腳底有一顆硬塊,當時以為是雞眼,就放著沒處理,想說「跑者哪有沒繭的腳」。沒想到過了幾週,那顆硬塊不但沒有消,還出現第二顆、第三顆——原來是足底疣。
直到有天踩地板一陣刺痛,才去皮膚科就診,醫師當下建議進行冷凍治療。雖然效果顯著,但這幾週的治療過程真的很折騰,因為每次冷凍完走路像踩釘子,練跑時只能「慢慢喬角度」,生怕誤踩疼痛點。
幸好後來完全痊癒,但這段經歷讓我徹底記住一件事:跑者的腳,是用來奔跑的,不是用來忍痛的! 若你也有類似症狀,別再拖延,趁早處理才能回歸訓練正軌。
圖|Barry
♦ 如果你發現腳底異常硬塊,該怎麼辦?
- 觀察是否會疼痛、有黑點、不對稱邊緣
- 若懷疑為疣,應儘早就醫,不建議自行挖除
- 醫師可能會採用冷凍治療、酸類塗抹、開刀或其他方式處理
- 有些人可能需要多次療程才能完全痊癒
♦ 結語:重視雙腳,是跑者最基本的自律
不要讓一顆小小的疣打亂你的訓練計畫。如果腳底有異狀,請別輕忽,越早治療,恢復也越快。身為跑者,我們要善待這雙陪伴我們千里奔馳的雙腳。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Barry
* 健康生活,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