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從完美出發:ASICS 設計師 Kenta Tateno談如何再造 METASPEED?
隨著 ASICS 在東京正式發表全新 METASPEED 系列,跑者們的目光再度被這個專為競速打造的跑鞋系列吸引。使用全新中底材料 FF Leap™,並推出僅 129g 的超輕量鞋款 METASPEED RAY,這一波革新讓許多跑鞋愛好者再次燃起好奇與期待。
這次,我有機會在東京與來自 ASICS 神戶研發總部(ISS,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的關鍵設計師 Kenta Tateno 進行一場難得的對談。他不僅是 METASPEED 系列的主設計者,更是我先前介紹過的「C-Project」核心成員之一。在這場對談中,他分享了當「完美」已被實現時,該如何繼續推動下一步,以及一些關於新的 METASPEED 系列的設計決策與開發難題。
來自「C-Project」的 Kenta Tateno-san 向我們解答關於 METASPEED 的疑問。圖|Ian 攝
“ 我們收到的回饋是:這雙鞋(METASPEED PARIS)
已經夠好了,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Tateno-san 說道,「運動員們總是評論說 METASPEED PARIS 已經很完美,沒有任何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對我來說真的很困難。因此我們需要去尋找新的技術或創新,而這也是我自己的挑戰。」
這對於一位跑鞋設計師來說,或許像是一種稱讚,但卻也是一場設計焦慮的起點,當產品已經足夠出色,下一步該如何著手?於是,他們選擇了一條更困難的路「創新和研發」。
Tateno-san 選擇的答案是:回歸研發與創新本質,從材料做出徹底突破,重新尋找推動「完美再進化」的可能性。
讓 Tateno-san 苦惱的竟然是「完美」!圖|Ian 攝
📌 FF Leap™:從設想走向實現的跨步
這一代 METASPEED TOKYO 系列、METASPEED RAY 的最大革新,來自於 FF Leap™ 這款全新中底泡棉。Tateno-san 提到,這種材料比過去使用的 FF Turbo Plus 更輕盈,觸感更柔軟,但同時擁有強勁的回彈表現,是與材料科學家、化學家長時間合作的成果。
「當我在腦海中想像這種泡棉時,它只是個概念,我不知道是否能實現。但透過我們團隊與專家的努力,它成為了可能,也成為我們突破的基礎。」
FF Leap™ 的出現,是與材料科學家、化學家長時間合作的成果。圖|Ian 攝影
📌 SKY 與 EDGE:重新思考中底組合
Tateno-san 談到 METASPEED TOKYO 系列中底的設計理念時表示,「SKY 在中底底部區域面積較大,因此推蹬的力量會集中在這個區域,中底底部對於能力回饋有很大的影響,於是我們在 SKY 底部採用了 FF Leap™,但在頂層稍薄的關鍵部位用上了 FF Turbo Plus,它能夠在觸地階段給予更穩定的作用。」
Tateno-san 講解了 METASPEED TOKYO 系列的中底組合邏輯。圖|Ian 攝影
「EDGE 也是採用了了這種設計,由於 EDGE 主要是為步頻型跑者設計,通常這類型跑者是後跟著地,較硬的 FF Turbo Plus 能夠防止後跟過度下沉,從而實現後跟到腳趾更平順的過度。」
這樣的細節調整,不只是工程配置,更是對「個體化競速需求」的回應。
📌 METASPEED RAY:輕量化是最終信仰
在 ASICS 推出 METASPEED 系列初期,品牌首度明確區分「步幅型(stride)」與「步頻型(cadence)」跑者,讓不同步態的選手能夠對應到最適合自己的競速鞋款,這個劃分不只是行銷標語,更深刻影響了跑者對自身風格的理解與選鞋依據。
但在全新登場的 METASPEED RAY 上,這個分類卻消失了!我忍不住問了 Tateno-san 為什麼?「我們希望這雙鞋能夠極致輕量化,這對所有選手都有幫助,因此在設計上更著重的是減輕重量與高效。」Tateno-san 回答道。
他解釋,RAY 是一雙為極致輕量而生的鞋款,設計團隊整合中底結構,減少膠水與材料堆疊,光是去除的膠水就省下約 5g,而這每一克的犧牲,對菁英選手來說都有可能成為關鍵差距。
圖|Ian 攝影
但從設計語言的角度來看,METASPEED RAY 其實也象徵著 ASICS 開始探索另一種方向:當材料足夠強大、結構足夠成熟,是否還需要「步態」這麼明確的分類?或許在極限輕量的設定下,跑鞋不再是為某種風格「量身打造」,而是為所有追求極速的選手「減去一切多餘」。
當然,這並不代表 ASICS 放棄了分類系統,而是代表它們正在打開另一條可能性:在頂尖速度追求的場域中,也許「更輕」就是對每一種步態、每一位跑者最公平的答案。
📌 未來,還能怎麼走?
訪談的最後,我問 Tateno-san:「當輕量化與性能已推進到這樣的極限,下一階段的跑鞋創新,還有什麼可能?」
他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說:「我現在還不能透露太多細節,但我們確實正在努力。只想說,我們正為明年的鞋款全力以赴,目標是為下一代運動員打造最好的選擇。」
Tateno-san 雖然沒有正面回應,但相信以「C-Project」的決心,我們很快能夠看到下一次的「進化」!圖|Ian 攝影
儘管無法透露太多,他還是留下一句值得玩味的觀察:「我相信輕量化會是每個品牌都會達成的成果,真正的差異,會來自於如何用結構設計與材料組合,打造出不同的性能表現。」
換句話說,當大家都能做出夠輕的鞋子之後,跑鞋的未來不會只在重量的較量,而會是工程思維與創造力的比拚,這不只是對材料的使用方式提出挑戰,更是對「速度」這件事的重新定義。
🗣️ 編輯結語:
對設計師來說,產品被稱為「完美」,聽起來像是榮耀,實際上卻可能成為創新的終點;但 ASICS 的開發團隊選擇以材料、結構、每一克重量的調整為起點,重新定義「進化」的路徑。
未來的跑鞋還會變得更輕嗎?還有什麼未被探索的跑感可能性?或許我們無法預測答案,但從這次 METASPEED 的革新中可以確定一件事,只要對「更好」仍有執念,「完美」就永遠不是終點。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Ian
*筆記專訪,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