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川內優輝險避禁藥危機:運動員用藥警告,一時疏忽恐毀職業生涯
37歲的日本馬拉松選手川內優輝,4日透過「X」(前推特)分享了他參加「防府讀賣馬拉松」後的一段驚險插曲。這場比賽,曾經五度在此奪冠的川內,因左腿傷勢影響最終僅獲第38名。然而,賽事後發生的事件,卻成為整場比賽最令人驚訝的部分。
防府読売マラソン後の医務室で様々な箇所が攣って痛みで苦しんでいました。
— 川内 優輝 Yuki Kawauchi (@kawauchi2019) December 4, 2024
その時に「足攣りに効く漢方があるよ」と勧められました。
「漢方はドーピング検査で引っかかる可能性があるので」と伝えたところ、「それならやめておこう」となりました。
一時の苦痛に負けて飲んでいたらアウトでした。 pic.twitter.com/cFqxoXWfDh
川內回憶賽後的情景:「我在醫務室裡因抽筋的疼痛苦不堪言,幾乎連站都站不起來。」就在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一種被認為對抽筋有效的中藥,希望能幫助他緩解不適。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或許只是一個平常的建議,但對於一名專業運動員,特別是曾代表國家出戰的川內而言,服用任何藥物都有著巨大的風險。
「當時我馬上詢問了這個中藥的成分是否會影響禁藥檢測,對方提醒可能會產生風險。」川內毅然決定放棄服用,忍受著劇烈的疼痛離開了醫務室。這樣的選擇看似謹慎,但隨後發生的事情,證明了他的專業判斷和細心。
僅僅兩天後,川內接受了一次突擊的禁藥檢測。他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檢測結果的圖片,並感慨道:「如果當時因一時疼痛而選擇服用藥物,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這起事件不僅突顯出川內對禁藥檢測規範的熟悉與專業,也再次提醒所有運動員:在面對疼痛和挑戰時,維持職業操守與自律的重要性。
♦ 台灣體壇也曾發生過多起禁藥案例
在台灣,近年來也有多起運動員因用藥不慎而遭受禁賽的案例。例如,知名籃球員林書豪因使用靜脈雷射治療足底筋膜炎,卻因治療中使用的藥物含有禁藥成分,遭判違規,不僅被禁賽5場,還無緣競逐年度MVP。同樣地,女子跳高選手李晴晴因接受眼壓雷射手術後緊急使用降眼壓藥物,因未事先申請治療用藥豁免,最終陷入禁藥風波,所幸經調查證明為非蓄意違規才免於禁賽。
這些案例提醒我們,許多看似不起眼的藥品,甚至感冒藥或中藥,都可能成為運動禁藥的來源。例如,麻黃素與乙型致效劑這些常見於鼻塞藥與止咳藥中的成分,都是選手最易誤觸的隱藏地雷。
♦ 日本與台灣的防制努力:運動藥師與教育的推動
日本自2009年起實施「運動藥師」制度,將禁藥防制教育推廣至校園與社區,並在賽事中提供諮詢服務。受到日本模式啟發,台灣近年也逐步建立了類似的體系。教育部體育署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合作推出「運動禁藥諮詢藥師培訓」計畫,培養專業藥師協助運動員進行用藥風險評估,確保他們能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避免觸碰禁藥紅線。
除了教育與諮詢,台灣的「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CTADA)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作為世界反禁藥機構(WADA)承認的國家組織,負責運動禁藥檢測與管制,並針對運動員進行賽內與賽外檢測。
♦ 運動員用藥的四大注意事項
無論是川內優輝的經歷,還是台灣選手的案例,都在提醒我們,謹慎用藥是運動員必須牢記的課題。以下是幾點建議,幫助運動員降低風險:
- 詳細了解禁藥清單:WADA每年更新禁藥清單,選手應定期查閱,了解最新規範。
- 就醫時清楚告知身份:就診時務必向醫師表明自己是運動員,並請醫師評估藥物是否符合規範。
- 尋求專業藥師諮詢:參賽期間有用藥需求時,應向專業藥師諮詢,避免誤服禁藥。
- 妥善申請治療用藥豁免(TUE):若因病症需使用禁藥範圍內的藥物,應提前申請豁免,避免後續爭議。
♦ 守護體育的純粹與公平
運動場上的每一份榮耀,都建立在公正與誠信的基礎上。川內優輝的故事讓我們看到,運動員在面對困難時的謹慎選擇有多麼重要;而台灣選手的經歷,則提醒我們防制禁藥教育與用藥監管的迫切性。希望透過更多教育與制度的完善,為運動員打造一個更加公平與安全的競技環境,讓每一滴汗水都不被禁藥陰影玷污。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Barry
資訊來源:川內優輝 TWITTER
* 話題故事,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