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科訓練】你是否留意過『垂直振幅』?過高或過低竟會導致受傷!
你是否曾經留意過你的「垂直振幅」?
從步頻、步幅到心率、燃燒的卡路里,現代裝置能提供的數據可謂目不暇接。然而,在這些指標中,有一項常被忽略,卻與你的跑步效率息息相關,那就是垂直振幅。
究竟這個經常被忽視的跑步指標,是如何影響表現?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吧!🧐
❐ 什麼是垂直振幅?
垂直振幅(Vertical Oscillation),又稱垂直位移,指的是跑步時整個身體上下移動的幅度,這正是你在跑步中感受到的「腳步彈跳感」的根源。
專家提醒:「當垂直振幅低於 5 公分時,效率會大幅下降;但若超過 10 到 12 公分,同樣會成為效率的致命傷。」
雖然跑步時身體一定程度的垂直移動是自然現象,但過多或過少的振幅卻可能悄悄吞噬你的效率。例如,振幅過低,步伐容易顯得沉滯拖沓;而振幅過高,則如同將寶貴的能量拋向空中。
❐ 影響垂直振幅的因素
影響垂直振幅的因素眾多,包括跑步姿態(如步頻)、肌肉力量以及柔韌性等。「過度的垂直振幅往往與小腿肌群(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柔韌性不足或踝關節僵硬密切相關。當小腿緊繃時,會導致腳跟過早抬起,進而阻礙腿部完成充分的髖部伸展,使身體向上的能量遠超向前推進,浪費了前進的動能。」
❐ 垂直振幅的理想範圍是多少?
垂直振幅的理想範圍落在 5 至 10 公分之間。雖然跑者可能出現過多或過少的垂直振幅,但「過度彈跳」的現象更為常見。然而,這並非無解,在專業指導下(如物理治療師),跑者可調整跑姿以達到更高的效率。
「垂直振幅涵蓋了兩個關鍵階段:高點,也就是飛行階段,雙腳完全離地、身體在空中的巔峰;以及低點即中支撐階段,單腳著地、膝蓋彎曲、身體下沉至最低位置。跑者在這兩個階段之一出現過高或過低,均可能影響跑步效率。」
❐ 垂直振幅可能是傷病的徵兆
根據《國際運動物理治療雜誌》2018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垂直振幅過高的跑者在足部著地時,地面撞擊力會顯著增加,透過降低垂直振幅並增加步頻,可以有效減少地面反作用力的影響。
專家解釋道,「例如,髖屈肌與小腿緊繃的跑者,無法讓足部充分接觸地面並向後推進,蹬地動作也因此乏力。結果便是腿部提早離地,導致垂直振幅過度增加,並伴隨著跨步過長,最終引發下肢傷害。」這些傷害可能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甚至疲勞性骨折。
關注並調整垂直振幅,不僅能優化跑步表現,還能大幅降低受傷的風險。看完文章,大家不妨可以去看看自己的垂直振幅是多少?也歡迎在 Facebook 留言區告訴小編你的數據和感想。✨
❐ 延伸閱讀: |
責任編輯:Ivy
文章來源:Runner's World
* 運科訓練,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