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K實測】碳板大戰瑞典斑馬半路殺出 Craft CTM Ultra Carbon

發表於 2021/04/28 34,889 次點閱 5 人收藏 1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關於 Craft 和 CTM Ultra Carbon


Craft Sporwear 以多元機能運動衣著知名(圖片來源:Instagram


Craft Sportwear 是在1977年北歐成立的公司,專做瑞典皇家飛行員的高機能內衣,主要開發織物的通風性與排汗的研發。商品都是高品質的防風外套,運動衣物為主。


Craft 當家代言人越野超馬好手 Tommy Rivers Puzey(圖片來源:Instagram


CTM Ultra Carbon 是他們開發出來的碳板競速鞋,根據官網上的敘述,此鞋的定位是馬拉松訓練以及極長距離競賽(training for a marathon or competing at extreme distance)。此雙鞋的開發還有透過他們當家代言人,越野超跑好手Tommy Rivers Puzey (Tommy Rivs )的協助。Tommy 那標誌性的大鬍子,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幸的是,Tommy 在去年得到了非常嚴重的淋巴癌(NK/T-cell lymphomas)。目前他還在跟病魔努力搏鬥中。祝福他能早日康復!


測試者 張博堯
馬拉松 2:45:33(2020年台北馬拉松)

清大物理系助理教授,跑齡 10 年,學生時代開始接觸各種運動,博士班第二年開始跑步,留學美國、德國做研究時有豐富異國跑步經驗,2019年代表嘉義市參加全運會馬拉松;訓練、比賽之餘廣泛閱讀國內外跑步、耐力運動資訊,擁有多款各品牌黑科技跑鞋,並且樂於和同好分享穿戴經驗。

 

官方的分層結構圖


外型


由官方以及筆者拍的的圖片,我們可以知道鞋子主要鞋面由單層彈性網布構成,中底是 Vault Foam(EVA泡綿)中間夾了碳板組成,外底橡膠刻紋很深,大概 3mm 厚。


鞋墊的較厚,有明顯緩震效果,鞋舌也較厚,包覆性好,透氣設計也不感覺悶熱。鞋舌是做襪套形式,包覆感明顯。鞋跟有泡棉加厚,增加對腳踝的鎖定感。

  

外型是黑白交錯的條紋,看起來像是測試車的塗裝,非常吸睛。

 

非常厚的鞋墊

 

鞋舌和鞋身襪套式的接合

 

3mm 的橡膠外底,刻紋的深度可以做輕度越野。

 

單層透氣彈性網布


測量數據

前後落差 10mm(40mm 後跟,30mm 腳尖)

重量: 319 g(US 10)


實跑體驗


穿著斑馬條紋的 Ultra Carbon 跑在草原上


在測試鞋子的時候,剛好是在已經休跑兩個月後,儲備體能的階段。測試時間約兩週,跑了105.7公里。共跑了六次輕鬆/恢復跑(主要是交大和清大校園),兩次長跑(漁光島和頭前溪河堤),一次間歇跑(6*1000),和一次節奏跑(7.18k 山路)。以下分別以筆者本身的體驗分享。


抓地力優越的 Ultra Carbon 跑輕越野游刃有餘


1. 輕鬆跑/恢復跑


這雙鞋上腳的感覺覺得腳尖空間很大,非常適合寬楦的腳型。腳後跟鎖定感在剛上腳的時候沒有很好,但是大概跑了五分鐘就沒有感覺。輕鬆跑的配速下(5分到5分半),並沒有感覺碳板的推力,40mm 的鞋跟泡棉厚度,倒是覺得緩衝感十足。很寬的底部設計,落腳感很安定,40mm 這樣高度下在角度很大的轉彎下不會覺得有翻船的疑慮。



10mm 的高低差,加上滾動的鞋底設計,即使在輕鬆跑有點鬆散的跑姿下,也感受到鞋子鼓勵後腳跟的抬起,降低觸地時間,增加跑步經濟性。這雙鞋在雨天微濕的路面抓地力也很好,略帶攻擊性的大底提供相當不錯的抓地力。


校園輕鬆跑


2. 長跑


筆者共跑了兩次 21K。在漁光島上與 Boston 123 的隊員同跑,以 sub 5 分速跑完,感覺相當輕鬆寫意,跑完完全沒有特別的疲勞感,筆者認為是相當好的緩衝的中底,加上優越的滾動設計,大大的減緩了長跑疲勞的堆積。第二次長跑是與筆者的馬拉松訓練夥伴(初馬就 sub 245)黎委宣在頭前溪河濱一起完成。


其中在 10-15 公里的時候跑了 sub 4 分速的馬拉松配速跑。在 sub 4 分速的配速下,可以感覺到碳板的剛性提供了適度的推進力。但是 EVA 泡綿本身並沒有像 Pebax(如 Nike 的 Zoom X)泡綿這般的高彈力。因此感受上沒有像穿 Nike(alphafly/vaporfly)Next% 一樣高彈力的鼓勵推蹬。跑馬拉松配速的感受上是以增加跑步經濟性下更省力,再利用碳板的彈性增加推動力。

 

Boston 123 是筆者與 Angus 和清大山神 Eating 在準備第 123 屆波士頓馬拉松取的隊名。

 

筆者與委宣在頭前溪前合影


3. 間歇跑(1000*6)


筆者用每圈 86 秒配速跑。跑感上由於較厚的中底,踩踏的回饋感受不清晰。但是碳板鞋的彈性很好,反應很快且扎實,在彎道上 40mm 的中底也沒感受不穩定,完全能勝任間歇課。


對於田徑場的強度訓練 Ultra Carbon 也能勝任


4. 坡道節奏跑(7.18k山路)


筆者跑清大環校二圈 (strava 路線名為 NTHU track&field training loop * 2),一圈略慢,一圈略快的配速跑。此鞋在下坡下明顯可以感受到碳板鞋的推動力。由於較大的鞋底,在下坡下筆者非常敢邁開步伐跑,在每次推蹬下,碳板的推動力非常明顯。如果有一個下坡比賽,筆者認為這雙鞋非常適合,因為較其他的碳板鞋,落地的安定感很好,而且 EVA 泡綿緩震佳,加上外底較厚的橡膠,落地感受力形變小,路感相當扎實。


碳板動力回饋在山路更加明顯


K跑完後的外底磨損

 

鞋面基本上完全沒有破損的痕跡,織布支撐力還是很好


 

整體外底橡膠沒有太大磨損


 

唯一磨損較明顯的是腳後跟外側,其中因為突起的小顆粒幾何結構較易磨損,但是還約有1mm的外底橡膠可以使用。


比較


目前以筆者穿過的跑鞋和 Craft CTM Ultra Carbon 比較,最為相近的是 Hoka One One Carbon X。筆者認為,這兩雙跑鞋是最好的馬拉松訓練鞋以及超馬競賽用鞋。這兩雙都有良好的滾動感增加跑步經濟性,也有足夠的中底緩衝,碳板的推力輔助,良好的鞋面透氣性,可以幫助跑者應付馬拉松的訓練,以及超越馬拉松長度的比賽。筆者將其中些微的感受差異一一列下:



與其他筆者跑過的其他碳板鞋比較
(Vaporfly next%, Alphafly, Vaporfly 4%, Zoomfly3, Metaracer, FuelCell 5280)


  1. 重量:
    5280 (151g) < 4% (198g) < Next% (200g) < Metaracer (212g) < Alphafly (231g) < Carbon X (263g) < Zoom Fly 3 (274g) < CTM (319g)

  2. 舒適度
    CTM = Carbon X > Alphafly > 4% = next% = Metaracer > Zoom Fly 3 > 5280

  3. 彈性
    Alphafly > Next% > 5280 > 4% > Metaracer > CTM = Carbon X = Zoom Fly 3

  4. 抓地力
    5280 > CTM = Metaracer > Alphafly = Next% = 4% = Zoom Fly 3 > Carbon X

  5. 觸底感
    5280> Metaracer > 4% = Next%> CTM > Zoom Fly3 = Carbon X > Alphafly

    

心得與總結


Craft CTM Ultra Carbon 是雙接近完美的馬拉松訓練鞋。筆者認為要是有場輕度越野 50 公里的超馬比賽,CTM 也是最合適的一雙比賽鞋。即使單純訓練鞋來說,各種配速,距離的跑步,都能很好的勝任。她那略帶攻擊性的外底橡膠,再EVA泡綿老化的程度不會太嚴重下,筆者認為可以跑超過1000公里沒有問題。


筆者推薦 CTM Ultra Carbon 給喜歡輕度越野跑,或是喜好馬拉松訓練的跑者。對於未來這雙鞋的改版,若能稍稍降低外底橡膠厚度,並且採用更輕量化的泡綿,降低重量,或許更全方位,能夠作為相當有競爭力的馬拉松跑鞋。

看更多野跑筆記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