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為什麽跑馬那麽痛苦,我們還是樂此不疲?

發表於 2020/07/22 11,666 次點閱 0 人收藏 2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20-07-21 10:35:00 711

我們的記憶會耍花樣。


如果比賽中經歷的痛苦能夠一一展出,那麽馬拉松跑者們或許可以開個展廳,好好地將這些痛苦的感受歷數一遍:

在馬拉松的最後幾公里,乾渴、眩暈、不請自來的抽筋、皮膚被磨破、腿腳的疼痛、上半身肩頸和背部以及腰部僵硬、足底出血……但我們還是義無反顧地一次又一次重新站上起跑線。

跑步過程中的痛苦(不舒服)部分,並沒有讓我們知難而退,選擇放棄。

是身體、心理上疼痛的體驗不夠深刻嗎?還是說馬拉松跑者都是「金魚」?只有 7 秒記憶?,好了傷疤忘了痛,喜歡自找苦吃?

關於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可以通過研究「我們大腦是如何記憶耐力賽事帶來的痛苦」,去尋找一些有說服力的答案。


期刊《記憶(Memory)》上曾發表過一篇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在一場馬拉松的終點隨機抽取了 62 名完賽跑者,詢問在當下結束比賽的這一刻,他們是如何評估這場比賽的強度的,同時請他們描述此刻的疼痛感覺,並且表達自己的情緒。

然後,時隔 1 週、1 個月、3 個月以及下一場比賽開始前 6 個月,分別再去回訪這些跑者,問他們同樣的問題,結果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時間流逝,事後還對完賽後的痛苦存留記憶,還帶有強烈情緒的跑者所占比例非常小,而且時間過越久,這個占比就越小。

他們最後得出結論:

「運動鍛鍊所帶來的痛苦感受往往不會被我們的大腦清晰準確地記錄下來。」

這份報告的作者說道:「盡管馬拉松普遍被認為是一項艱苦的運動,但對於參賽者,尤其是最終完賽的參賽者而言,這依然是一段讓他們欣慰、雀躍、榮耀,帶來正面積極情緒的經歷。」

雖然這份報告只涉及完賽的跑者,但是通常情況下,只要你是一個熱愛跑步的人,你都往往能比(不跑長跑的)普通人更理解,也更能承受(身心)痛苦的感受。

當你在挑戰一個耐力項目(訓練或比賽)時,你會下意識地去忽略正在經受的不舒服、身體疼痛,你會在高強度的運動中專注於自己的表現,然後沈浸到一個不斷重複動作的過程中。

也是基於這個道理,跑者們會慢慢地學會分辨痛苦感受的差異,比如有的痛疼是因為你正在突破你的身體極限,隨之產生的一些生理反應,但有的痛疼可能就是傷病的信號,所以他們就會跑得更聰明,什麽時候帶著疼痛跑是克服困難,什麽時候感覺疼了停下來,是為避免出現傷病,這就叫「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而比賽中產生的疼痛,多為我們身體達到極限後出現的生理反應,所以有經驗的跑者會自然而然把它當成習以為常的正常反應,因此也就不會對其感覺到特別印象深刻。

另外一個讓我們把比賽中的疼痛感拋諸腦後的原因是我們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我們的大腦更傾向於存儲一場比賽中的感動時刻—並不是把每一幀都記錄在冊,你會記得萬人同時開跑的盛景,你會記得跑過終點後的慶祝,你會記得路邊人群裡你的朋友高聲呼喊你的名字。

這些片段存在著邏輯聯系,能夠串聯成完整劇情,它更生動更鮮活,更讓人記憶猶新。

另外,讓人愉悅的那些心情「成就感」、「自我滿足感」、「自豪感」能夠磨滅掉那些痛苦的感受,讓你依然對下一次的參賽感到興奮和期待。

如果在比賽的過程中,你感覺自己痛苦萬分,難以為繼,那麽你最好嘗試一下轉移注意力,把心思集中在你已經完成和實現的事物上,比如說,去想我已經跑了多少公里了,而不是去惦記著,我還要再跑多少公里才能結束。將這種痛苦感視作成功的預兆,換句雞湯話來說就是⋯⋯

「如果你感覺自己累,那麽你就是正在走上坡路。」

而在比賽前的訓練中,你就可以開始演習這個過程。我們可能會在比賽中遇到大風、暴雨、烈日高溫,種種情況,但是我們事先經歷過了,已經讓自己的意志更強大,更能適應這些特殊情況,然後制定一些應對的策略,這能讓你的整個比賽過程行進的更順暢。 對比賽中的突發狀況鎮定面對,安之若素,你一定能收獲更美好的體驗。



責任編輯:Ian
文章授權:愛燃燒
圖片來源:愛燃燒

*跑步歷程,盡在運動筆記


以上內容由愛燃燒授權刊出,為尊重原著與忠實呈現文意,內容僅做簡體轉繁體,故可能因文化差異,
而有不同的翻譯及語法詞彙,還請各位跑友們參酌。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