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為了和 Kipchoge、Kosgei 奧運會同場競技,這三位跑者做了什麽努力?

發表於 2020/03/13 3,180 次點閱 0 人收藏 20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以上內容由愛燃燒授權刊出,為尊重原著與忠實呈現文意,內容僅做簡體轉繁體,故可能因文化差異,而有不同的翻譯及語法詞彙,還請各位跑友們參酌。


2020-03-10 22:55:00 711

美國的奧運會選拔賽,也是一個大型的追夢現場。

2月29日的全美奧運會選拔賽,是一個大型的追夢現場。懷揣著“美國夢”的,不只有Galen Rupp,Des Linden這樣的跑步明星,還有其他的這 500 多名參賽者,他們有同一個夢想,渴望站到東京奧運會的起跑線上,與 Kipchoge、Kosgei 這些頂尖精英並駕齊驅,共赴一場事關至高榮耀的競賽。


同一個夢想背後,有不同的驅動力,雖然不是職業跑者,雖然明知自己難以脫穎而出,但這一場比賽,對他們來說,有不同的意義。


一起聽聽下面三位跑者的故事,為了能跑到奧運會,他們都付出了什麽,又經歷了什麽?


「初 心」

我Google了一下如何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然後就穿了一雙不適合跑步的鞋子出了宿舍。

YiOu Wang,個人PB/2:38:46,現居地/加利福尼亞灣區,職業/化學老師
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書期間,YiOu Wang被繁重的課業忙得團團轉,不想就此成為一個書呆子的她,想要尋求一種能夠讓她走進戶外得到鍛鍊的活動。


麻省理工所在的劍橋市和波士頓同處馬薩諸塞州,每一年波士頓馬拉松開賽,YiOu身邊都有無數的同學、老師、朋友前往當地參加或是觀看比賽。在見識過這一場盛事之後,YiOu對跑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她的目標是,也想跑一跑這波士頓馬拉松。

於是她打開Google,輸入了“如何才能參加波士頓馬拉松”這個問題,在了解了參賽資格標準後。

她在鞋櫃裏挑了半天,根本沒有一雙像樣的跑步鞋,穿了一雙還算適合運動的鞋子,朝著哈佛大橋的方向跑了過去。

這是YiOu印象中第一次正正經經的跑步,她已經記不得那一次她最後有沒有跑過全長659.82米的哈佛大橋了,她只記得,回到宿舍裡,她腦海中的唯一想法就是「跑步好難」。

她聽身邊跑步的人都把能跑波馬當作終極目標,便也生了好勝心,為波馬的資格賽拼命地練習著。結果就是,她開始對跑馬這件事上了癮。她瘋狂地愛上了這種朝著目標不斷取得進步的感覺,她喜歡跑步這件能夠不斷磨礪自我的事情。


結果她發現,跑進波士頓馬拉松還不是她的極限,隨著之後幾年成績的不斷提升,她開始更加嚴肅地對待跑步這件事,她有了新目標,她想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會。

2011年她一鼓作氣跑出了2:38:46的個人PB成績,但在12年的奧運會選拔賽上,她跑爆了,腘繩肌肌腱炎的傷勢讓她的狀態有所起伏。4年之後的選拔賽,她缺席了,因為此時的她,已經轉型成為了一名山地越野跑者,她始終在追求一種激烈的競爭氛圍,而在野外山地上奔馳的快感,讓她欲罷不能。

YiOu Wang贏下了2019年TNF50的冠軍
重新回歸馬拉松賽事是因為一個意外。她原定要參加的2018年TNF50因為山火而被取消,於是她想著不如趁這個空去參加一場馬拉松。此時距離加州國際馬拉松開賽已經剩下不到4周的時間,“我大概就跑了兩趟節奏跑就站上了起跑線。”YiOu爽朗地笑著說。
常年跑超馬,讓YiOu擁有足夠的耐力,也讓她能非常好地適應坡道或是折返這樣的地形變化,盡管沒有做太多的速度針對訓練,但她還是跑出了2小時39分的成績,比她預定的目標成績還要快3分鐘,她也靠這個成績,獲得了參加美國奧運選拔賽的資格。

“我覺得自己不太有可能拿到名額,因為到時會有很多職業跑者前來參賽。而像我們這些業餘跑者,會有工作,也會有小孩、家庭。”拋開19年TNF50冠軍的頭銜,生活中的YiOu是一名中學化學老師。因為要和學生打交道,不想讓任何一名學生失望的她也在工作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於是平衡工作與跑步變成了一個大難題,因為平常也會有非常多的比賽來邀請她去參加。YiOu的辦法是給工作和生活劃下一道明確的界限,該工作的時候就果斷對比賽邀請說不,但在下了班之後,也絕對不會去查看工作郵箱,以免影響自己的私生活—尤其是在跑步這件事上。

在選拔賽前,YiOu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跑進240,最終她的成績是2:50:15,差著許多。但她依然感到滿足。回顧過去,YiOu說有兩件事是她始料未及的,一是她竟然還在跑,二是她竟然跑到了現在這個水平。

明知自己在全美奧運選拔賽上只是一個陪跑者,但還是願意參與其中,YiOu更在乎的,是能否在這樣的大型賽事中,感受到樂趣。就像多年以前,她覺得跑波士頓馬拉松會很好玩,所以就去參加了一樣。對她來說,這也算是“初心不忘”吧。



「榜 樣」

我父親在我出生當天去跑了西部100,他覺得機會難得。

Camelia Mayfield 個人PB/2:42:38 現居地/俄勒岡本德市 職業/醫院社工
Camelia算是出生在一個運動世家,她的父親是一名超馬跑者,她的外祖母經歷更是傳奇—在40幾歲的時候回到大學裡去讀書,順便進了NAIA(全美學院之間的運動協會,比NCAA低一個級別)的全美最佳陣容。


Camelia出生時正好趕上了西部100開賽,她的父親覺得名額來之不易,又覺得她已經是家裡的第4個小孩了,媽媽不會有事的,然後便大剌剌地跑去參加比賽了,也因此錯過了Camelia的出生。有這麽一個癡愛跑步的父親,Camelia追隨父親的腳步顯得順理成章,父親幫她打開了對於體育運動的眼界,並引領她進入了跑步圈子,一個在同齡人看起來毫無樂趣的小眾圈子。

Camelia(左一)和她的家人們


但Camelia還是一路從中學跑到了波特蘭州立大學,路跑、公路越野、山地越野,她全跑遍。

但她沒想過以後怎麽辦,讓她堅定要一直跑下去的,是她在大二時看的一場比賽,那場正好就是一場美國馬拉松奧運會選拔賽,她在電視上看到了她的老鄉,和她同樣成長於俄勒岡阿什蘭市的Jenn Shelton,後者當時已經是名滿全美的頂級超馬跑者。一個老熟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角兒,現在還跨界出現在了一場全美關注的意義非凡的比賽中。Camelia心中不斷回蕩著的一句話就是“我也要像她一樣酷。”於是Camelia開始追逐她眼中的潮流,她開始專注於超馬,並在過去幾年內排進了西部100英里耐力賽的前10名。


“跑完一場山地越野,就像是好好哭了一場的感覺,整個人變得空空的,但又隨即會滿滿裝載上充沛的情緒。”

當然,和YiOu Wang一樣,跑步對於Camelia而言,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同樣有著自己熱愛的工作。脫下跑步裝備,她是本德市聖查爾斯醫院的一名社工。因為工作的原因,她的作息是和正常人顛倒的,她得從晚上7點上班到第二天淩晨7點,然後白天回家睡覺。所以她的跑步訓練時間,不得不都放在接近傍晚的時間段,等跑了步迅速地吃了晚餐又得去醫院工作。
“(平衡工作與生活)是挺難的,但如果你把跑步放在一個優先的位置,生活一旦有了重心,其他的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18年,Camelia結了婚,愛情過於甜蜜,也讓她的身材在短短一個蜜月間就走了樣,但天生的競爭欲望,讓她不僅馬上瘦回了運動員身材,還讓她在隨後的加州國際馬拉松上達標了奧運會選拔賽。盡管馬拉松不是她的主項,但她還是想要去證明自己的能力。
Camelia給自己定的選拔賽目標是跑進前10%,但她未能如願,2:48:17的成績在380位女跑者中只能排第180名。遺憾多少是有一些的,但Camelia還有另外一個念頭:以前她是受父親和外婆的影響邁入跑步的世界,受同鄉Jenn的感召做起了參加全美選拔賽的夢,現在她有了這些值得說的成績和回憶,她想要等她老了,可以對著她的兒孫子侄們驕傲地分享這些經歷。

對於Camelia來說,能影響年輕一代,把運動的力量和精神傳承下去,可能比贏下全美選拔賽,要來得更有成就感。


「無 畏」

進入大學,身邊一下子全是進過全美最佳陣容的學長,我不再是最的那一個了。

Scott Fauble 個人PB/2:09:09 現居地/亞利桑那旗手市 職業/職業跑者
Scott是三個人中唯一的職業跑者,與另外兩位女主人公對這選拔賽抱著淺嘗輒止盡力而為的態度不同,Scott有比拿下奧運會代表名額更大的野心,他想要拿下這場比賽的冠軍。


他也確實有資格這麽說,作為這場比賽大熱門的他,個人PB(2:09:09)能排到所有選手中的第3位,僅此於 Galen Rupp 和 Leonard Korir。能跑出這樣的成績,也足以說明,在跑步這件事上,Scott確實是有天賦的。

從小就在跑步這件事上超過同齡人一頭,不斷地贏下比賽,過程中產生的快感很難讓 Scott 不喜歡上跑步這件事。在高中,他贏下了Foot Locker越野賽的州冠軍,以“未來之星”的姿態加入了波特蘭大學。


然後整個世界都變了,在大學的校隊裡都是進過全美最佳陣容的學長,他不再是最突出最令人關注的那一個了,與此同時,Scott還要面臨前所未有的,來自“自由”的誘惑。在大學裡,到處都是免費啤酒和垃圾食品,也不再有人天天催著你上床睡覺。壓力和誘惑的雙重夾擊之下,Scott沈淪了一段時間。他甚至因此出現了許多焦慮的症狀。
“這真的是太蠢了,我為什麽要讓自己陷入如此境地?”Scott決定浪子回頭,“如果沒有轉機就放棄跑步吧”,懷著這樣的念頭,Scott回歸訓練場。好在隨著身體被精心照料,回歸到一個跑者該有的體型,跑步的樂趣也全回來了。


Scott 的人生又回到了正軌,16年他迎來了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那一年他作為Hoka NAZ Elite的成員參加了奧運會萬米的選拔賽,結果他跑了第 4,雖然奧運會代表資格差之毫厘,失之交臂,但他也收獲了信心。隨後的 17 年,他選擇在身體機能處於巔峰之時轉戰馬拉松。他在這一年的紐約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上都拿下了第 7 名。他還在波馬上創下了 2:09:09 的個人PB。
好的成績不僅來自於更加科學的訓練,更加成熟的比賽策略,還來自於他愈發強大的精神力量。
在大學出現各種焦慮症狀後,Scott 養成了冥想的好習慣。每天起床後,他都會花上 15 分鐘時間靜坐、冥想。不僅焦慮因此一掃而光,他還在冥想過程中收獲了許多關於比賽的新感想。其中最讓他受益良多的,是處理好自己的“得失心”。有很多比賽,比如 16 年的奧運會萬米選拔賽,Scott 都是做足了準備,並且在比賽過程中沒有犯什麽錯的,但他就是輸了,可能差距很微小,但,就是技不如人。
“努力了卻未能換來如願的結果,可能離奧運會只差 1 秒,可能距達標波馬只差 2 秒,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Scott和Hoka NAZ Elite的隊友在一起訓練

如今的他已經如當初夢想的那樣,成為了一名職業跑者,且能靠著跑步這件事賺錢、維生,他擁有足夠多的“自由”,他的女友、父母、朋友、隊友們都不會因為他輸了比賽而離他而去,他完全可以毫無後顧地在一場比賽中傾盡所有。
在這場全美的選拔賽上,Scott跑到了第 12 名,2:12:39,雖然成績沒有太差,但還是與奧運會無緣。


“我還年輕,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機會還會有。「贏」這件事不是在拼拼圖,我把訓練拼這裡,我把營養補充拼那裡,最後就會拼出完整的圖片。「贏」這件事更像是慢慢揭開一副藝術畫作,你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完美的畫作就在蓋布下面等待揭曉。”


原文出處:“人物 | 为了和基普乔格、科斯盖奥运会同场竞技,这三位跑者做了什么努力?
圖片來源:愛燃燒

看更多東京奧運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