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每天跑步,你吃對了嗎? 專家:掌握關鍵 4 點才健康

發表於 2020/01/14 11,003 次點閱 0 人收藏 5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20-01-14 09:00 聯合報 記者 陳婕翎

只要一雙跑鞋,無論室內戶外都能享受的路跑,近年在台灣風氣越來越盛行,跑步甚至已經成為橘世代的共同語言與信仰。但開始路跑以後,飲食調整也是一門學問,要多吃增肌還是少吃減脂,到底該怎麼吃,跟著營養師學習路跑族飲食入門。


  • 練路跑 其實不用補充高蛋白

有些跑友認為,經常運動就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彌補身體修復與建造。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路跑族的飲食入門原則」邀請開業診所營養師楊承樺介紹,依運動類型與體重為計算基準,大部分跑者的每公斤體重,約需 1.2 至 1.4 公克的蛋白質。

楊承樺解釋,假設跑者體重為 70 公斤,以 70X1.2=84 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以該蛋白質攝取量而言,現在一般人日常飲食中,吃進去的蛋白質多早已足夠,甚至還超過這樣的基礎量,因此跑者並不需要再額外大量攝取蛋白質。


  • 跑步前 5 小時要吃碳水化合物

常有想靠跑步減肥的民眾,再出門跑步前會刻意空腹不吃東西,希望藉此增加跑步效果,但楊承樺提醒,完全空腹跑步可能反而事倍功半,影響到運動表現。建議跑步前5小時內應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維持身體在運動時需要的能量。


  • 跑前 2 小時開始補充 200 至 400c.c 水分

另外,楊承樺也建議,在出門跑步前 2 小時,開始補充水分約 200 至 400c.c 左右。若跑步時間超過 1 小時又流汗量大,就必須在運動時多次適當補充少量水分,也可在飲水中添加少許電解質或少許鹽。

運動後來一瓶冰冰涼涼的運動飲料,是許多民眾的習慣,甚至有喝運動飲料比喝水好的迷思,但國健署指出,並非所有的運動都需要攝取運動飲料。運動超過 1 小時以上,且有明顯的喘與流汗才需要補充運動飲料。

補充量則以男生 600 毫升、女生 400 毫升為原則,且是以每 15 至 20 分鐘一次的頻率補充。若是進行阻力訓練,如重量訓練,則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至於較緩和的運動,則補充水分就已足夠,不需特別喝運動飲料。


  • 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醣類

運動後除補充流失的水分,還需適量補充蛋白質及醣類食物,在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除幫助肌肉修補、消除疲勞,還可以避免吃進去的熱量金在脂肪組織,增加胰島素分泌來啟動身體修補恢復機制。


開始路跑以後,飲食調整也是一門學問。(圖片來源:udn 元氣網)


楊承樺建議,可選擇低糖或無糖豆漿、牛奶,搭配香蕉、三明治或三角飯糰,別忘了三餐記得攝取多種顏色蔬果,維持中低 GI 飲食,並且不需刻意要求無油飲食,若想更進一步了解如何設計適合個人的運動飲食計畫,可諮詢專業營養師。


資料來源:udn 元氣網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看更多#疫起運動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