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訓練】收放的藝術

發表於 2019/07/18 14,555 次點閱 0 人收藏 798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凡事留有餘裕」是長跑名將 Bernard Lagat 的跑步哲學(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耐力運動中,如何掌握收與放的平衡,往往是為人所忽略、卻對選手表現與生涯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

雖然詞彙上收這個字在放的前面,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放優於收,使用直覺快速的股四頭、胸、腹肌群,不善於運用身結構與肌肉彈性吸收衝擊、轉換力量方向而前進;習慣放更多的力、放更多的情感、放更多的執著、放更多的訓練量。

心理上亦是如此,可以多,不可以少;可以專注訓練,休息卻坐立難安;不怕訓練紀錄或健康指數不合理的堆疊,而害怕必須調整時減少的里程或失去的體能,長期下來,交感神經強勢主導,副交感被強迫關機;而會有這樣的心理狀態其實也很正常,過度自我要求,過度在意旁人眼光,或背負來自同儕、競爭對手、媒體、或職業的壓力,此時能有一位懂你的教練或朋友陪伴,往往會比自己鑽牛角尖更好,正所謂旁觀者清。

身體的症狀多半比心理的症狀先出現,收放過度失衡的結果會先影響運動表現,恢復變慢、恢復品質差、然後持續疲勞、或是受傷、更甚者會引發賀爾蒙或免疫系統的病症;然而在這過程中心理層面多半持續被失衡的惡魔所蒙蔽,一開始你會覺得只是沒安排好,接下來會每次訓練都有點勉強只是為了跑到手錶上顯示的數字,而不是該訓練應有的體感,下一步是身體開始抗議,訓練跑不到水準,或是受傷生病,此時放多於收的惡魔會開始展現他最大的宰制力:

「不行,我放下就會退步;我休息就要重來。」

此時堅持下去會更好嗎? 絕大多數的答案是否定的,你會越來越壓抑逃避,直到身體駕馭情感、你不得不放手的那一天。有時候影響不見得在當下就那麼劇烈,而是對往後生涯的長期創傷,可能是生理,比方長期賀爾蒙失調、或是引發免疫系統病症、或是反覆受傷不見好轉;也可能是心理,患得患失,跑步不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而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的事情。

我曾在 2016 年訪問最近甫創下美國長青分齡組馬拉松紀錄的 Bernard Lagat,當時他以 41 歲之姿代表美國參加里約奧運五千公尺,同年又寫下個人萬米紀錄,隨後這兩年陸續跑出美國長青組最佳的半馬與全馬成績;訪談時最令我好奇的並不是他的成績,而是他如何持盈保泰,仍始終保持理想的體能和熱情。

要特別注意的是 Lagat 原籍肯亞,你可以注意到非洲跑者大多 35 歲後就準備退役了,因為非洲競爭激烈,選手對於生涯經營多半沒有概念,就是盡情消耗賺錢,不行了就退休,有長遠生涯和體能規劃的是少數中的少數,40 歲以上還能持續參賽的幾乎沒有,也讓 Lagat 的訓練哲學顯得更為難能可貴。

Lagat 當時和我說到,「我也沒甚麼秘訣,就是凡事留有餘裕,除了比賽,哈哈。我訓練的時候會盡力達成目標,但不會全力拚搏或試圖證明自己。

狀況不好就休息,我所謂的休息就是完全不跑步,陪陪家人,游游泳,只休息個一兩天、或一個禮拜,根本不用擔心體能會流失的問題,相信我,調整過後再回來訓練時,你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調整訓練,符合你當下的狀態,而不是死守一套原則,和自己的年齡或生活現實過不去。

大賽後我通常也是休息啦,完全不跑步,做一些平常不會、或沒時間做的事情,當然狀況如果不錯我還是會隨興跑一跑,但就是聽身體的聲音,等你準備好了,又會充滿期待地想要開始跑步,我想,這就是我始終對於跑步充滿熱情的原因吧。」

放下並不是消極,是正視缺點和長遠發展的積極態度,而放下後所能再次獲得的,往往比無謂堅持所換來的多更多。


*跑步訓練 就在運動筆記*

AD【評測】2024全新翼型碳板跑鞋 HOKA Cielo X1 再創新巔峰 唯獨自己才能突破自己
看更多野跑筆記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