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賽況】無畏的跑者精神 2019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

發表於 2019/01/16 9,084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總統府前起跑、完賽獎牌鑲綴施華洛世奇水晶鑽,已成為渣打臺北馬拉松的主要特色。(圖片來源:吳俊毅)


有百年歷史的渣打銀行,於 1997 年在香港舉辦了第一場渣打馬拉松後,這場主要以渣打銀行贊助為名的馬拉松賽事,便在全球各地城市陸續展開。臺北,有幸獲得百年銀行的青睞,2013 年起,成為舉辦的城市之ㄧ,今年邁入第六屆,不僅藉此提升了臺北身為國際城市的知名度與健康形象,也為北台灣的馬拉松年度盛事再添一樁。筆者透過參與本屆賽事的全馬組,親身體驗與觀察,來看看這場賽事在各方面的評價。

 

今年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以「Be Fearless 」為精神標語,激勵跑者「無所畏懼」的勇氣與堅毅。(圖片來源:渣打臺北馬拉松)


規劃完善的起跑會場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的起終點設在不同地方,也是這場賽事的特色,雖然許多國外馬拉松賽事的起終點不同,但是在台灣則較為少見,起跑會場與完賽會場的規劃、衣物保管、跑者接駁等等,均考驗主辦單位的用心。起跑會場設於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寬闊的腹地,讓各項設施與活動有足夠的空間可運用,起跑拱門與總統府在凱達格蘭大道的兩端遙遙相望,頗具氣勢,天色未亮之際,抵達會場時,見整齊排開的寄物車、舉牌工作人員、補水站、醫護站、排列整齊且數量充足的流動廁所等會場設備已設置好準備跑者抵達。

 

會場安排許多舉牌工作人員,提供詢問服務。(圖片來源:吳俊毅)

 

 

起跑會場,大會也設置了水站、醫護站,以供跑者賽前需求。(圖片來源:吳俊毅)

 

大會也貼心安排醫護跑者,確保賽事過程中跑者的安全。(圖片來源:吳俊毅)

 

起跑會場設於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場地開闊,跑者們有足夠的空間暖身活動。(圖片來源:吳俊毅)


賽前寄物

因為起終點不同,跑者寄物後大會的衣保車,會將跑者衣物運往終點會場,跑者號碼布的前二碼編號就是衣保車的編號,賽前即可透過網站或跑者物資內的衣保車位置圖事先了解,會場也安排不少諮詢人員和舉牌工作人員,能快速指引跑友順利寄物,雖然當天參賽人數眾多,但是寄物動線、指引規劃,大致上均清楚、順暢,工作人員也會依跑者身上的號碼布主動告知、指引寄物車的位置,看得出來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進行專業的訓練,寄物流程整體井然有序。

 

起跑會場寄物車,標示車號就是跑者號碼布的前二碼,跑者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寄物車。(圖片來源:吳俊毅)

 

各組別的寄物車號均有明確指引。(圖片來源:吳俊毅)


起跑引導、分區起跑

為避免起跑後賽道壅擠,大會特別將半馬分 2 個梯次起跑,第一梯次是 6:00 與全馬跑者一起出發,第二梯次於 6:10 出發,起跑前有工作人員手舉起跑告示板,指引跑者在分區集結,即使起跑前跑者眾多,但是大致均能井然有序地聚集等待起跑。


全馬組沒有執行嚴格的分區起跑,但是也有工作人員手執告示板引導跑者分區集結起跑。(圖片來源:吳俊毅)

 

大會將半馬組選手分為 2 個梯次起跑,以免起跑時賽道壅擠。(圖片來源:吳俊毅)


今年大會也安排 NRC 配速服務,針對不同組別與速度,配速員穿著不同顏色背心,頭上繫氣球,帶領跑者準時完賽。(圖片來源:Nike+ Run Club


凱道上的起跑拱門,萬人齊跑,頗具氣勢。(圖片來源:Koukos Yang


賽道規劃

回歸馬拉松賽事的本質,賽道規劃是跑者最重視的關鍵,雖然起跑點設在市區的總統府前廣場,但是很可惜的只有約前面 10 公里位於市區,全程將近四分之三的路線是在基隆河濱兩岸來回繞行,而且剛起跑之際,天色猶暗,也無從欣賞臺北城市景觀,進入河濱路段之後,固然視野開闊,水岸綠草幽美,但是景色單調,再加上河濱兩岸側風逆風交錯,總是讓跑者備感虐心,這樣的路線安排,或許是基於市區道路交管考量,無可厚非,只能期待馬拉松賽事的舉辦能漸漸獲得市民大眾的支持,克服交通管制的影響,讓城市馬拉松的路線規劃更貼近城市。

 

以全馬路線而言,將近四分之三位於河濱兩岸,除了風勢較大,也因為折返點較多,對於追求速度的跑者而言,容易影響速度的流暢。(圖片來源:吳俊毅)


里程標示確實、全馬半馬分流清楚

跑者參加賽事,其二重視的應該還有賽道里程與賽道指引,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是台灣少數具備 IAAF/AIMS 認證的賽事,從起點到終點,沿途每ㄧ公里均有里程標示,以筆者參加的全馬路線而言,里程標示精準確實,讓跑者在配速上可以精準拿捏,這一點的確是令人讚賞之處。另外,這場賽事在大約 12.5 公里處進行全馬與半馬選手分流,在分流點前約 200 公尺即開始設置(提醒)分流標示,並且以三角錐分隔全馬與半馬賽道跑者,避免跑者誤跑路線,這也是大會規畫用心之處,值得其他賽事單位引為借鏡。


交管確實、啦啦隊喝采

主辦單位在交通管制方面也相當徹底與確實,除了市區各路口全程封路之外,分流點、折返點、上下橋處、河濱叉路口,均安排交管指引人員、三角錐、方向指示,提供跑者優質的競速賽道,讓跑者可以安全無虞的奔跑,再加上今年的天氣涼爽舒適,許多跑者紛紛創造佳績。大會在賽道上也安排幾組熱情的啦啦隊加油隊伍,雖然稱不上熱鬧繽紛,但是在冷冷的冬日清晨,每當跑至疲乏時刻,聽到啦啦隊的加油喝采,也適時地給跑者一股溫暖的激勵力量。

 

河濱路段的啦啦隊,冷風中的熱情加油聲,帶給跑者溫暖激勵的鼓舞。(圖片來源:吳俊毅)

 

進入前終點,兩側的啦啦隊配上激昂的音樂,鼓勵跑者作最後的衝刺。(圖片來源:渣打臺北馬拉松)


補給站與醫護站設置

以全馬為例,大約 3~5 公里就設有補給站,這場賽事的定位偏向專業競技型賽事,補給中規中矩,補給站設置算是很密集,補給站內容也符合專業馬拉松賽事的要求:水、運動飲料、香蕉、巧克力、餅乾海棉等均有足夠數量,唯一缺點就是補給線及垃圾桶設置動線不夠長,後段跑者較容易遇到跑友擠成一團的困擾。

沿途除了定點醫護站,也有看到摩托車巡邏的醫護人員與志工,醫護這方面的安排規劃,算是頗為完善,也讓跑者們安心。


公益訴求:視障者保障

渣打臺北馬拉松歷年來均以保障視障者權益為公益訴求,也鼓勵及提倡視障者從事運動項目,賽前也舉辦視障跑者陪跑員訓練營。本場賽事近三萬名跑者,超過 250 組的視障跑者和陪跑員參與,不論是全馬、半馬以及 13 公里組,不同組別均有經過訓練的陪跑員帶領視障跑者,展現出無所畏懼、堅韌的毅力與精神,是國內最多視障跑者參與的馬拉松賽事。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是國內最多視障跑者參與的馬拉松賽事,在專業領跑員陪伴指引下,讓視障跑者享受跑步的樂趣,也履創佳績。(照片來源:運動筆記)


終點會場區

渣打臺北馬拉松的賽事特色是起終點不同,終點位於大佳河濱公園,由於河濱道路限制,終點拱門無法同起點拱們一樣闊氣,有點可惜,但是通過終點拱門之後,工作人員依序遞上完賽毛巾、完賽獎牌,隨後馬上有撒隆巴斯攤位為跑者提供噴劑服務,立即舒緩跑者完賽時緊繃痠痛的肌肉。繼續往前就是完賽物資領取區,設置多頂帳篷,工作人員人數充足,即使跑者眾多,也不壅擠。領取完賽物資後,繼續往右側走去,就是衣保袋領取區,跑者的衣保袋依原來的寄物車次編號分區置於大直橋下,每一區均有充足的工作人員,跑者只要按照車次編號即可迅速領取自己的衣保袋,過程流暢。

  

通過終點拱門之後,工作人員依序遞上完賽毛巾、完賽獎牌,流程順暢。(圖片來源:吳俊毅)


 

終點拱門後即有撒隆巴斯攤位為跑者提供噴劑服務,也有運動器材廠商攤位提供腿部氣壓按摩器體驗服務,舒緩跑者完賽後緊繃痠痛的肌肉,(圖片來源:吳俊毅)

 

跑者領取完賽物資,帳篷及人員數量充足,沒有塞車現象。(圖片來源:吳俊毅)

 

跑者的衣保袋依原來的寄物車次編號分區放置於大直橋下,現場工作人員充足,跑者可迅速領取。(圖片來源:吳俊毅)

 

完賽禮與完賽餐點,雖然稱不上豐盛,但是完賽大毛巾對於冬天賽後保暖很實用,香蕉、麵包、及穀物營養棒,也能即時補充賽後的熱量需求。(圖片來源:吳俊毅)


完賽獎牌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將從 2019 年開始連續三年,向跑界傳奇人物致敬,首年要向傳奇跑者 Kathrine Switzer 致敬,她是第一位突破傳統,於 1967 年成功報名波士頓馬拉松,並且順利完賽的女性長跑選手,獎牌盒上也特別摘錄一段她說過的話語,並以「Be Fearless 無所畏懼」作為訴求,展現在完賽獎牌中。

 

鑲綴施華洛世奇經鑽水晶的完賽獎牌,質感精緻。(圖片來源:吳俊毅)

 

獎牌盒上特別摘錄一段波士頓傳奇跑者 Kathrine Switzer 說過的話語,並以「Be Fearless 無所畏懼」作為訴求展現在完賽獎牌中。(圖片來源:吳俊毅)


親子同樂,健康城市,公益宣導

除了競技型的跑者之外,本場賽事也兼顧了ㄧ般市民的需求,設計安排了 3K 的休閒親子組,讓更多市民朋友一起跑步追求健康。河濱公園會場也布置了造型可愛的 3K 組起跑拱門,終點會場規劃嘉年華活動,除了頒獎與摸彩之外,也安排了兒童節目主持人與小朋友們同樂,會場的廠商互動活動、設置兒童氣墊遊樂區,展現出企業舉辦體育賽事、親近ㄧ般市民的用心,許多市民也親子攜手,熱情參與,讓冬日的河濱公園充滿歡樂與溫暖,也看得出主辦單位的用心與誠意。

 

大會為 3K 組的選手搭建可愛的起跑拱門。(圖片來源:渣打臺北馬拉松

 

終點會場設置黑暗體驗區,讓大家體驗黑暗的世界,了解視障朋友的辛苦。(圖片來源:吳俊毅)

 

 

渣打臺北馬拉松的公益訴求:視障者就業保障。(圖片來源:吳俊毅)

 

終點會場設置視障按摩服務區。(圖片來源:吳俊毅)

 

終點會場的氣墊式兒童遊樂區,供親子同樂。(圖片來源:吳俊毅)


終點會場主舞台,除了頒獎典禮、摸彩活動之外,也安排了小朋友喜歡的兒童節目主持人與現場小朋友同樂。(圖片來源:吳俊毅)


終點嘉年華會場也安排了許多廠商互動區,可以參加互動領取贈品。(圖片來源:吳俊毅)


明年也來參賽吧!

渣打馬拉松在臺北舉辦的歷史不算悠久,至今年也才短短第 6 屆,但是在主辦單位用心經營下,在跑者間已經建立出相當的口碑與信賴,除了競技賽事的賽道認證品質,也兼顧不同層面的跑者的需求,如:親子休閒組,更結合保障視障者權益的公益活動,誠屬不易,以筆者連續參加三年的經驗觀察,總結今年(2019)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的優缺點:

優點:在活動流程、會場設計、動線引導等方面的規劃,比往年更加細膩與周到,由於具備 IAAF/AIMS 賽道認證,今年有許多競技選手、跑步訓練營、跑團、業餘跑者將這場賽事視為檢視訓練成果的重要目標賽事,這也是賽事品質獲得肯定的結果。

缺點:賽道路線大多數在河濱兩岸繞行、折返,路線單調,容易影響選手的成績表現;啦啦隊的動員能夠再加強,讓賽道上的加油喝采更熱鬧。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已營造出國際賽事的品質與水準,已獲得選手的肯定。(圖片來源:Koukos Yang


總體而言,今年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已營造出國際賽事的品質與水準,也期待優質的馬拉松。



以上內容由 渣打公益馬拉松 贊助刊出。

*跑步賽事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